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國外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特征、動因和作用*

2010-02-17 12:14:15沈洪濤劉江宏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2010年1期
關鍵詞:環境信息企業

沈洪濤劉江宏

(1.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北京 100871;2.暨南大學管理學院,廣東廣州 510632)

國外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特征、動因和作用*

沈洪濤1劉江宏2

(1.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北京 100871;2.暨南大學管理學院,廣東廣州 510632)

本文根據國外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研究成果,綜述性地介紹國外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特征、動因和作用。國外企業環境信息披露在披露渠道、披露方式和披露的國家及行業分布等方面形成了特點;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動因包括企業特征、環境表現等內部因素和環境監管規定、環境事故以及新聞報道等外部合法性壓力因素;企業環境信息披露不僅具有經濟后果,而且還有合法性管理的作用。本文最后分析了國外企業環境信息披露對我國企業、監管者和社會公眾的啟示。

環境信息披露;特征;動因;作用

20世紀5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在戰后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環境污染問題日趨嚴重。這引起了社會公眾、政府和企業的關注,環境保護的呼聲越來越高,各國政府陸續出臺了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20世紀70年代后,隨著各國環境法規和監管的日趨嚴格,加上若干重大環境事故的發生,環境活動逐漸成為企業經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環境信息披露,作為企業向外界傳遞其環境表現信息的工具和社會監督企業環境保護活動的途徑,逐漸受到重視,發達國家披露環境信息的企業越來越多。20世紀80年代至今,一些國家和國際組織先后推出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規定和指南,發達國家的企業環境信息披露開始普遍化。

本文根據國外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研究成果,綜述性地介紹國外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特征、動因和作用,為我國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實踐提供借鑒。

1 國外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特征

國外企業披露環境信息已有數十年的實踐,在披露渠道、披露方式和披露的國家及行業分布上都具有一定的特點。

1.1 企業環境信息的披露渠道

國外企業主要通過公司年報、獨立的環境報告、公司網站和新聞媒體等渠道披露環境信息。

早期的環境信息披露渠道主要是年報,相關信息分布在年報中的不同部分,包括“管理層討論與分析”、“財務報表及附注”、“董事會報告”及“分部報告”等。大部分針對英美企業的研究發現,“管理層討論和分析”部分以及“財務報表及附注”部分的環境信息披露比“董事會報告”部分的多,且前者更具有強制披露的性質(Ingram和Frazier,1980;W iseman,1982;Freedman和Wasley,1990;Gray等,1995)。

隨著技術的發展,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渠道越來越多樣化,出現了獨立環境報告、公司網站和新聞媒體等披露渠道。獨立的環境報告在上個世紀90年代逐漸被企業采用。有證據顯示:企業更傾向于選擇公司網站而不是年報來披露社會和環境信息[1],獨立的環境報告和公司網站的披露更具有自愿披露的性質[2],獨立報告和網站等披露渠道的采用會減少年報中提供的環境信息[3]。

1.2 企業環境信息的披露方式

國外企業環境信息的披露方式主要有定性披露、非財務量化披露和財務量化披露三種。

Ness和Mirza(1991)分析了131家英國企業1984年的年報,其中91%的環境信息是定性描述的,9%是非財務量化信息,沒有財務量化的環境信息[4]。Niskala和Pretes(1995)對芬蘭環境敏感行業企業的環境信息披露進行研究,發現采用定性披露的企業明顯比非財務量化披露和財務量化披露的企業多[5]。Guthrie等(2008)發現,澳大利亞企業披露的環境信息中,定性的信息最多,占91.2%;非財務量化的信息較少,為8.2%;財務量化信息最少,僅為0.6%[1]。Cho和Patten(2007)的研究顯示,在環境敏感性行業,企業間非財務量化披露沒有明顯差異,環境表現差的企業的財務量化信息披露程度較高。在非環境敏感性行業,環境表現差的企業非財務量化披露程度相對更高[6]。

1.3 環境信息披露的國家和行業比較

Fekrat等用評分法對18個國家6個環境敏感行業的168家企業年報中的環境信息披露進行了比較,結果顯示:不同國家、不同行業的企業環境信息披露存在明顯差異,美國披露環境信息的企業比其它任何一國都多,日本企業的披露程度最低;對于環境訴訟信息,美國企業比其它任何國家企業的披露程度都高出很多;從行業來看,林木業環境信息披露程度最高,汽車行業披露程度最低[7]。Adams等(1998)對西歐國家的比較發現,企業披露的環境信息項目總數從多到少排列,依次為德國、英國、瑞典、瑞士、法國和荷蘭[8]。來自美國、西歐和芬蘭等國的證據也說明行業之間的環境信息披露存在差異。[5,8-9]

2 國外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動因

國外企業的環境信息披露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既有企業內部的因素,也有外部總體環境因素,包括:不斷變化的社會關注、負面的媒體報道、重要的環境事件的發生、政治群體的關注和環境訴訟等[10]。

2.1 企業內部因素

2.1.1 企業特征

通常而言,規模大和環境敏感的企業會更多披露有關環境活動的信息,有效的公司治理會鼓勵和推動企業的環境信息披露行為。

Adams等[8],Patten[11-12],Brammer和Pavelin[13]都證實,企業規模和行業類型是環境信息披露的重要解釋變量。Karim等(2006)的研究表明,外資股權集中度較高的企業較少披露環境信息[14]。Brammer和Pavelin還發現,股權分散的企業更可能進行自愿性環境信息披露[13]。Brammer和Pavelin對環境信息披露的公司治理因素進行了研究,發現:股權集中度、董事會結構也可能對企業環境信息披露有不同程度的影響[15]。Al-Tuwaijri等則證實,企業環境信息披露與管理層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度正相關[16]。

2.1.2 企業環境表現

不少學者觀察了企業環境表現對環境信息披露的影響,但尚未形成一致的結論。

根據信息經濟學的自愿披露理論,環境表現好的企業出于經濟目的,會通過披露環境信息向外部傳遞其環境表現信息以減少信息不對稱,從而環境信息披露與環境表現呈現正相關關系。支持這一假說的研究主要有Al-Tuwaijri等和Clarkson等。Clarkson等以美國5個污染最嚴重的行業的191家企業為樣本,發現用有害廢棄物回收比率和TR I/SALES比率衡量的環境表現與獨立報告或公司網站的自愿性環境信息披露正相關[2]。

2.2 外部合法性壓力

合法性是指組織的價值觀與其所在社會的價值觀一致的狀態,當二者存在實際或潛在的分歧時,組織的合法性會受到威脅[18]。如果企業實際或認可的行為與社會價值觀相偏離,企業的合法性就會受到威脅[19-20],這將導致對企業不利的公共政策措施增加[21]。合法性受到威脅的企業有動機增加信息披露以達到下列目的:告知相關公眾企業表現的實際改變;改變公眾對企業表現的認識;通過強調其它表現轉移公眾對所關注問題的注意力和改變公眾對企業表現的期望[18]。因此,環境監管規定的出臺、環境事故的發生和新聞媒體的報道等構成了企業的合法性壓力,都可能影響企業的環境信息披露行為。

2.2.1 環境監管規定的出臺

Barth等[22],Hughes等[23]以及Alciatore等[24]的研究都證實,FASB,SEC和其他監管部門與環境有關的規定出臺對環境信息披露有實質性影響。Frost發現,澳大利亞1988年公司法中與環境有關的強制報告指引出臺后,澳大利亞公司披露的環境信息數量明顯增加,信息的質量也明顯提高[3]。Freedman和Jaggi對跨國公司的分析顯示,是否來自于簽訂《京都議定書》的國家也是企業披露環境信息的決定因素之一[25]。

2.2.2 環境事故的發生

Patten研究了阿拉斯加石油泄露事件對石油行業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影響,發現涉事企業,Exxon,在隨后的年報中用了遠遠多于往年的篇幅披露該泄露事件及隨后的清除情況;整個石油行業企業披露的環境信息也明顯增加[12]。Darrell和Schwartz對Patten的研究進行了延伸,擴大了樣本和研究期間,發現:樣本企業事故當年年報中的環境信息披露程度與事故前相比有顯著提高;事故后一年年報中的環境信息披露程度比事故當年也有所提高,但提高的幅度小于前者。這表明環境信息披露與具體的時間和事件有關,企業會從自身的利益出發對環境信息進行披露以應對公共政策壓力[21]。Deegan等觀察了5個與環境有關的事故,發現:其中的4個事故后,受影響的企業年報中總的和正面的社會信息(包括環境信息)披露均明顯比事故前增多;另外一個事故則因影響小且媒體報道少,受影響的企業年報中的社會信息披露沒有明顯變化[26]。2.2.3 新聞媒體的報道

Brown和Deegan對澳大利亞企業的研究發現,年報中環境信息披露程度明顯與媒體關注度有關,并且企業正面的環境信息披露程度與負面的媒體報道較多有關[27]。Bewley和Li針對加拿大企業的分析發現,與環境問題有關的新聞報道較多的企業更可能披露概括性的環境信息[28]。Clarkson等發現,以前年度有不利新聞報道的企業更可能披露一些不易證實的對環境負責任的信息[2]。Aerts和Cormier也證實,企業環境信息披露和與環境有關的媒體報道間存在明顯的正相關關系[29]。

優化吸引人才的環境,是實現高層次人才集聚的關鍵要素。針對北京、天津兩市的“虹吸效應”,河北省要盡快改善吸引人才的“軟”“硬”環境。優化“硬”環境,就是要為高層次人才提供高標準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合理的薪酬待遇、暢通的人才流通渠道、廣闊的發展空間等。充分解決高層次人才的后顧之憂,讓高層次人才得以充分施展才華。優化“軟”環境,就是要用“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戰略眼光去育才、引才、聚才、用才。優化“軟”環境還包活優化社會環境、政治生態環境、用人環境、知識環境、政策環境等。

3 國外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作用

企業的環境信息披露不僅能影響資本市場上股票價格的變動,從而影響企業價值,而且還能改變企業的社會形象,起到合法性管理的作用。

3.1 環境信息披露的市場反應

通常,政府出臺環境監管措施或上市公司發生環境事故都會引起資本市場上相關企業股價的負面反應。但研究發現,企業事前的環境信息披露可以降低這種負面反應的程度[30-31]。

Reitenga發現,印度Bhopal化學物泄露事件后,美國化工行業股票的市場收益與企業年報中環境信息披露程度正相關,環境信息披露越充分的企業股價下跌的幅度越小[32]。Freedman和Patten以112家美國企業為樣本,發現政府環境政策出臺后,年報中環境信息披露較少的企業股票的負面市場反應程度更大,說明環境信息披露可以減弱有關環保政策出臺導致的市場負面反應[33]。Blacconiere和Patten認為,“環境信息的市場價值可能在于投資者將環境信息的缺乏理解為環境風險”,所以“事前的環境信息披露可以降低市場負面反應的程度”[30]。

3.2 環境信息披露的合法性管理作用

合法性理論的支持者認為,有效的環境信息披露有助于企業聲譽的建立,環境信息披露會被用作企業管理公共政策壓力的工具。Neu等認為,“環境信息披露給組織提供了一種不必改變組織經濟模式就可以維持組織合法性的方法 ”[34]。

Hasseldine等以英國企業為樣本,發現環境信息披露質量(而不僅僅是數量)對環境聲譽的建立有較強的影響[35]。Patten以及Darrell和Schwartz分別研究了1989年阿拉斯加石油泄露事件后石油行業及相關行業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變化,發現與環境相關的事故發生后,受影響的企業會通過增加環境信息披露來回應因事故引起的社會關注和壓力[12,21]。Deegan和Rankin對20家因違反環境保護法被指控的澳大利亞企業的研究表明,企業發生訴訟等威脅企業合法性的事件后,會通過增加環境信息披露,特別是正面的環境信息披露,來減輕或消除這種威脅[36]。De Villiers和Van Staden以南非企業為樣本對1994-2002年間環境信息披露進行了趨勢研究,發現:當企業認為詳細的披露對維持合法性弊大于利時,他們會減少詳細披露;有負面環境影響的行業的企業喜歡披露更多概括性的環境信息和更少詳細的環境信息[37]。

4 對我國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啟示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社會、經濟與環境的和諧發展,已成為我國新時期建設的基本理念。我國步入“十一五”以來,證監會、證券交易所、國務院國資委和國家環境保護部等相繼鼓勵和要求上市公司、中央企業和重點行業企業公開環境信息。國外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實踐可以為我國企業、監管者和社會公眾提供有益的啟示。

對于企業來說,首先要認識到披露環境信息是企業在環境友好型社會中生存和發展的必需。一方面,環境信息是資本市場的投資者評價企業環境風險的依據,充分的信息披露可以降低企業在市場出現行業系統性風險時的價值損失。另一方面,環境信息披露是企業合法性管理的重要手段。企業在應對政府監管規定、新聞媒體報道和環境訴訟過程中,都需要通過披露環境信息來樹立企業合法、合規和富有環境責任的良好形象。其次,企業可以突破財務報告中采用貨幣單位計量環境表現的困難和局限,考慮在年報中合適的部分以及通過公司網站,結合非財務定量信息和定性描述等方法,披露企業的環境活動情況。

對于監管者而言,國外的經驗顯示,政府監管規定的出臺是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主要驅動因素。原國家環保總局在2007年公布了《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上交所在2008年推出了《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指引》,顯示了監管部門對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重視。但已有的規定較為原則性,操作性不強。所以,還應制定和出臺更具體和可操作的企業環境信息披露指引框架,規范披露的方式和內容,提高環境信息的可比性,并積極引入環境審計,以增加環境信息的可信度,使得環境信息披露真正起到監督和推動企業環境保護活動的作用。

對于社會公眾,應看到社會民主化進程將使得輿論的監督作用日益凸顯,在環境保護領域也不例外。無論是政府、消費者、員工、社區等企業的環境相關利益者還是非政府環保組織,都應借助媒體的力量增加企業的環境透明度。

企業環境信息披露不只是提供一組數字,而是傳遞建立受托責任關系的信息,因為企業要給出和說明使用環境資源的理由,環境信息的使用者是企業負有環境責任的相關利益者。從更深遠的意義上來看,披露環境信息是企業與社會之間對話的途徑,最終將有助于建立一個更為開放、透明和民主的環境友好型社會。

(編輯:劉文政)

[1]Guthrie J,Cuganesan S,Ward L.Industry Specif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Reporting:The Australian Food and Beverage Industry[J].Accounting Forum,2008,32(1):1-15.

[2]Clarkson P M,Li Y,Richardson G D,Vasvari F P.Revisit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Environmental Perfor mance and EnvironmentalDisclosure:An EmpiricalAnalysis[J].Accounting,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2008,33(4-5):303-327.

[3]Frost,G.The Introduction of Mandatory Environmental Reporting Guidelines:Australian Evidence[J].ABACUS,2007,43(2):190-216.

[4]Ness K E&Mirza A.M.Corporate Social Disclosure:A Note on a Test ofAgency Theory[J].The British Accounting Review,1991,23(3):211-217.

[5]NiskalaM.&PretesM.Environmental Reporting in Finland[J].Accounting,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1995,20(6):457-466.

[6]Cho C.H.&Patten D.M.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Disclosures as Tools of Legitimacy:A Research Note[J].Accounting,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2007,32(7-8):639-647.

[7]FekratM A,Inclan I.&PetroniD.Corporate EnvironmentalDisclosures:Competitive Disclosure Hypothesis using 1991 Annual Report Data[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1996,31(2):175-195.

[8]Adams C A,Hill W-Y,Roberts C B.Corporate Social Reporting Practices inWestern Europe:legitimating Corporate Behavior?[J].The British Accounting Review,1998,30(1):1-21.

[9]Davis-Walling P,Batterman S A.Batter man.Environmental Reporting by the Fortune 50 Firms[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997,21(6):865-875.

[10]Newson M,Deegan C.Global Expectation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Corporate Social Disclosure Practices in Australia,Singapore,and South Korea[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2002,37(2):183-213.

[11]Patten D M.Exposure,Legitimacy,and Social Disclosure[J].Journal of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1991,10(4):297-308.

[12]Patten,D M.Intra-industry EnvironmentalDisclosures in Response to the Alaskan oil spill:A Note on Legitimacy Theory[J].Accounting,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1992,17(5):471-475.

[13]Brammer S,Pavelin S.Voluntary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s by Large UK Companies[J].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Accounting,2006,33(7-8):1168-1188.

[14]Karim K E,LacinaM J,Rutledge R W,Martin Freedman,Bikki J.The Association Between Firm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Level of EnvironmentalDisclosure in Financial Statement Footnotes[J].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Accounting andManagement,2006,3:77-109.

[15]Brammer S&Pavelin S.Factors Influencing theQualityofCorporate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J].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2008,17:120-136.

[16]Al-Tuwaijri S A,Christensen T E,Hughes K E.The Relations A-mong EnvironmentalDisclosure,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and E-conomic Performance:a Simultaneous EquationsApproach[J].Accounting,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2004,29(5-6):447-471.

[17]Patten D M.The Relation Betwee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d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a Research Note[J].Accounting,Organizations&Society,2002,27(8):763-773.

[18]Lindblom C.The I mplications of Organizational Legitimacy for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and Disclosure[D].New York:Paper presented at the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ccounting Conference,1994.

[19]MilneM J,PattenDM.SecuringOrganizationalLegitimacy.An ExperimentalDecision case Examining the I mpact of EnvironmentalDisclosures[J].Accounting,Auditing&AccountabilityJournal,2002,15(3):372-405.

[20]Patten D M.The Accuracy of Financial Report Projections of Future Environmental Capital Expenditures:a Research note[J].Accounting,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2005,30(5):457-468.

[21]Darrell W,Schwartz B N.Environmental Disclosures and Public Policy Pressure[J].Journalof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1997,16(2):125-154.

[22]Barth M E,McNichols M F,W ilson G P.Factors Influencing Fir ms’Disclosures about Environmental Liabilities[J].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1997,2(1):35-64.

[23]Hughes SB,Anderson A,Golden S.Corporate EnvironmentalDisclosures:are theyUseful in Determining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J].Journalof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2001,20(3):217-240.

[24]AlciatoreM L,Dee C C,Martin Freedman,Bikki J.Environmental Disclosures in the Oil and Gas Industry[J].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Accounting andManagement,2006,3:49-75.

[25]Freedman M,Jaggi B.GlobalWarming,Commitment to the Kyoto Protocol,and Accounting Disclosures by the Largest Global PublicFirms from Polluting Industries[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Accounting,2005,40(3):215-232.

[26]Deegan C,RankinM,Voght P.Fir ms’Disclosure Reactions toMajor Social Incidents:Australian Evidence[J].Accounting Forum,2000,24(1):101-130.

[27]Brown N,Deegan CM.The PublicDisclosure of Environmental Perfor mance Information-aDual TestofMediaAgenda Setting Theory and Legitimacy Theory[J].Accounting and Business Research,1998,29(1):21-41.

[28]Bewley K,Li Y.Disclosure of Environmental Infor mation byCanadian Manufacturing Companies:A Voluntary Disclosure Perspective[J].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and Management,2000,1:201-226.

[29]AertsW,CormierD.MediaLegitimacy and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J].Accounting,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2009,34(1):1-27.

[30]BlacconiereW G,PattenD M.EnvironmentalDisclosures,Regulatory Costs,and Changes in Firm Value[J].Journalof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4,18(3):357-377.

[31]Patten D,Nance J.Regulatory Cost Effects in a GoodNews Environment:the Intra-industry Reaction to the Alaskan oil spill[J].Journal of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1998,17:409-429.

[32]Reitenga A L.Environmental Regulation,Capital Intensity,and Cross-sectionalVariation inMarket Returns[J].Journal of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2000,19(2):189-198.

[33]FreedmanM,Patten D M.Evidence on the Pernicious Effect of Financial Report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J].Accounting Forum(Elsevier),2004,28(1):27-41.

[34]Neu D,Warsame H,Pedwell K.Managing Public I mpressions:Environmental Disclosures inAnnualReports[J].Accounting,Organisations and Society,1998,25(3):265-282.

[35]Hasseldine J,Salama A I,Toms J S.Quantity Versus Quality: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on the Reputations of UK Plcs[J].The British Accounting Review,2005,37(2):231-248.

[36]Deegan C M,Rankin M.Do Australian Companies Report EnvironmentalNews Objectively?An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s by Fir ms Prosecuted Successfully by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Authority[J].Accounting,Auditing&Accountability Journal,1996,9(2):50-67.

[37]De Villiers C,van Staden C J.Can less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have a legitimising effect?Evidence from Africa[J].Accounting,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2006,31(8):763-781.

AbstractBased on the review of researches on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s in foreign countries,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deter minants and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s.Environmental disclosures in foreign countries have some characteristics in mediation and type of disclosures,as well as the country&industry distribution of disclosures.Environmental disclosures in foreign countries are determined by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The internal include fir m characteristics and environmentalperformance.External factorsmainly consist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environmental incidents andmedia exposure on environmentalmatters.Environmental disclosures are not onlywith economic consequences,but also used as legitimacy management tool.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i mplications for fir ms,regulators and the public in China.

Key wordsenvironmental disclosures;characteristics;deter minants;effects

The Characteristics,Determ inants and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D isclosures in Foreign Countries

SHEN Hong-tao1L IU Jiang-hong2
(1.Guanghua School ofManagement,Peking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
2.School ofManagement,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2,China)

F233

A

1002-2104(2010)03專-0076-05

2010-02-03

沈洪濤,博士后,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責任會計和環境會計。

*該文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o.70772099),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創新團隊項目(No.07JDTDXM63003),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No.09YJA630048)和中國博士后基金項目的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環境信息企業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長期鍛煉創造體內抑癌環境
一種用于自主學習的虛擬仿真環境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云南畫報(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孕期遠離容易致畸的環境
環境
訂閱信息
中華手工(2017年2期)2017-06-06 23:00:31
展會信息
中外會展(2014年4期)2014-11-27 07:46:4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免费看成人影片| 久久综合伊人77777| 日韩区欧美国产区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不卡网|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视频二区| 国产99在线|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麻豆| 91小视频在线| 激情成人综合网|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 国产日韩AV高潮在线| 国产男女免费完整版视频| jizz在线免费播放| 久草视频精品| 成人免费黄色小视频| 成年女人a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男女免费完整版视频| 国产美女人喷水在线观看|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午夜在线不卡|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亚洲婷婷六月| A级全黄试看30分钟小视频| 怡红院美国分院一区二区| 不卡无码网| 天天综合网色中文字幕| 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免费| 蜜芽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黑丝一区|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国产91视频观看| 伊人网址在线| 久久永久视频| 久久综合结合久久狠狠狠97色|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 国产精品制服|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毛片国产精品完整版| 99在线国产|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不卡| 911亚洲精品|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 朝桐光一区二区| 久久无码高潮喷水| 亚洲第一香蕉视频| 欧美a在线看| 亚洲黄色成人| 国产全黄a一级毛片|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久草热视频在线| 日韩在线中文|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在线国产91| 久久免费视频6| 日本色综合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国产丝袜第一页|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国产二级毛片| 国产无码性爱一区二区三区| 热久久综合这里只有精品电影| 国产女人喷水视频| www.youjizz.com久久| 五月激情婷婷综合| 欧美性久久久久| 成人午夜免费视频| 色成人综合| 91最新精品视频发布页| 91探花国产综合在线精品| 男女男免费视频网站国产| 国产综合精品日本亚洲777| 精品一區二區久久久久久久網站| 国产精品分类视频分类一区| 97国产在线视频| 美女视频黄频a免费高清不卡|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观看|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