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州,武運喜,李志敏,李海林,程永振,龐東磊,何臘仙,郭寧國
(1.濮陽市德康斷肢再植醫(yī)院,河南濮陽 457001;2.濮陽市中原油田職工醫(yī)院,河南濮陽 457000)
雙足趾移植再造修復多手指缺損20例臨床觀察
李海州1,武運喜1,李志敏1,李海林1,程永振1,龐東磊1,何臘仙2,郭寧國2
(1.濮陽市德康斷肢再植醫(yī)院,河南濮陽 457001;2.濮陽市中原油田職工醫(yī)院,河南濮陽 457000)
目的:觀察足趾移植再造修復多手指缺損的臨床效果。方法:對20例拇、手指等多指缺損患者,應用游離雙足趾移植再造修復。隨訪5~24個月。結果:本組20例40指,一期全部成活,外觀基本滿意者11例,9例給予二期外觀再塑形手術。再造的拇、手指功能:優(yōu)15例,良4例,可1例。結論:雙側第二足趾移植再造修復拇指等多個手指缺損,是當前再造拇、手指諸多方法中比較理想的方法,且對足部的美觀及功能影響較小。
足趾移植;再造手指;顯微外科
隨著我國工業(yè)化機械化程度的發(fā)展,我國手外科領域目前的主要疾病仍是以創(chuàng)傷為主[1]。由于傷時嚴重毀損無法再植而造成的拇指等多個手指缺損病例,在臨床中也屢見不鮮。我院自2006年2月~2009年6月,對20例多個手指缺損患者,進行了雙足趾移植再造手指(40指),全部成活且功能良好。現報道如下:
20例患者中,男14例,女16例;年齡18~30歲。缺損部位:1~3指缺損8例,1~4指缺損2例,2~3指缺損5例,2~4指缺損3例,掌中段缺損2例。雙側第2足趾移植再造拇、示指2例,再造拇、中指8例,再造示、中指3例,再造中、環(huán)指5例;單側2、3足趾移植再造示、中指2例。
嚴格選擇移植再造手指適應證,選用臂叢加硬膜外麻醉,手術分兩組同時進行足趾游離取趾。于雙側第2足趾根部背側做Y型切口,并將近端做S型延長,直至伸肌支持帶下緣,第2足趾根部跖側做一小V型切口,尖端向近端,背側與跖側切口于兩趾蹼處相連。如選一側2、3足趾移植,則于背側做U型切口,向近端做S型延長,跖側做弧形切口。游離靜脈從遠端向近端細心分離至大隱靜脈主干,沿途選擇移植比較粗大的分支遠離主干結扎,切斷結扎趾背靜脈-跖背靜脈-足背靜脈弓-大隱靜脈回流系統(tǒng)以外的靜脈側支時,也應稍微遠離主干,保留適量的靜脈周圍組織。在踝關節(jié)前方,伸肌支持帶的下緣分離足背動脈,從近端向遠端分別游離足背動脈、足底穿支和第1跖背動脈,其分支或伴行靜脈應小心分離和結扎。當確認第1跖背動脈口徑較粗,為理想的供血動脈時,則切斷結扎足底深支。如第1跖背動脈為Ⅲ型時,則需保留足底深支,應用足背動脈-足底深支-第1跖底動脈的供血系統(tǒng),從足底穿支到趾動脈之間采用會師法游離,足底穿支遠離主干結扎,其他分支常規(guī)結扎。動脈游離完畢后,在切口近端適當長度處切斷伸、屈肌腱及趾神經,根據再造手指所需長度,從適當的平面截斷跖骨或從第2跖趾關節(jié)處離斷。決定再造手指的殘端采用矢狀切口,顯露近節(jié)指骨或掌骨殘端,鑿除殘端的硬化骨,如指骨為近關節(jié)面處缺損,應盡可能地保留關節(jié)面及關節(jié)囊的完整性,分別解剖和標記神經及伸、屈肌腱。在鼻煙窩處分離橈動脈背支和頭靜脈,有時需要在腕背另行切口,找出腕背中央靜脈。骨端固定:將移植的第2足趾置放于缺損手指的殘端部位,處于對指功能位置,用兩枚細克氏針交叉固定或用鋼板螺釘固定,或保留兩骨端關節(jié)面,縫合關節(jié)囊重建再造手指關節(jié)。吻合血管:將游離的第2足趾背側的血管、神經及伸肌腱蒂,從拇指殘端背側的切口,經由皮下隧道輕柔地拉至腕背部切口,趾長屈肌腱和雙側趾神經從拇指殘端掌側切口,經由皮下隧道輕柔的拉至于掌部魚際紋的切口處。上述組織在皮下隧道內應順行無張力排列,避免扭轉。如為示、中指移植,應從相應手指殘端背側的切口開辟皮下隧道。用9-0無創(chuàng)縫線將一趾的大隱靜脈和另一趾的大隱靜脈吻合后,再與腕部的頭靜脈行端端吻合,或采用兩趾大隱靜脈主干分別與腕背部頭靜脈和腕背中央靜脈吻合。動脈的吻合是將兩趾動脈分別與腕部橈動脈的遠近端吻合,或采用兩趾動脈分別與橈動脈和掌淺弓吻合。吻合神經、肌腱:常規(guī)吻合神經,調節(jié)肌腱張力縫合肌腱。傷口于無張力下縫合,放置橡皮片引流,松軟多層敷料包扎,短臂石膏托固定患手。
患者臥床休息1~2周,室溫保持于24~25℃,患肢適當抬高制動,烤燈局部加溫保暖,注意全身情況,及時補足血容量,嚴密觀察再造手指的血液循環(huán)情況,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理。應用抗生素、抗血管痙攣及抗凝藥物。
術后6周,去除外固定并逐漸開始再造拇、手指的功能鍛煉,如應用克氏針做固定,于術后7~8周骨骼初步愈合即可拔除。輔助理療及康復治療,在感覺神經恢復期,應強調進行感覺再訓練,再造的手指才會獲得良好的感覺和運動功能。
本組雙足趾移植再造修復多手指缺損20例共40指,一期全部成活。4例術后24~48 h發(fā)生血管危象,經熱敷換藥、罌粟堿封閉、輸血后危險解除。20例患者均予隨訪,外觀基本滿意者11例,9例進行了二期外觀再塑形手術。再造的拇、手指功能,按中華醫(yī)學會手外科學會拇、手指再造功能評定標準[2]:優(yōu)15例,良4例,可1例。
隨著顯微外科的發(fā)展,足趾移植多個手指再造的報道不斷增多[3-4]。足趾與手指的解剖結構雖然近似,但其外觀上有著明顯的差異,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的目的,是手功能重建。移植再造手指,雖然比原來缺損時有一定的改觀,但其外形仍不夠滿意,故不能作為整形需要應用。這點在術前應向患者特別說明,讓患者充分了解手術所達到的預期效果。總結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病例時,發(fā)現接受多個足趾移植和2個足趾移植的手的功能沒有明顯差別,美觀方面也沒有明顯改善,但足部的影響相差很大。如果雙側僅取第2足趾,縫合后足的外觀影響較小,術后1個月即可恢復正常行走。如果一足取2個足趾,則對足的外觀影響較大,日后行走及跑跳功能有明顯障礙。因此,雙側第2足趾移植是再造多手指缺損的最佳選擇。手術中要注意選好再造手指的安放位置,調整好力線和方向,使再造的手指處于良好的對掌、對指位,否則會造成日后持物困難的缺陷。對于拇、示、中、環(huán)指的缺損,一般應再造拇指和中指,對于2~4指在同一平面的缺損,應選擇再造中指和環(huán)指,這樣做有利于虎口的開大,方便抓握較大物品,功能早恢復。
足趾游離過程中,足趾的靜脈變異很少,動脈變異則較多。熟悉第2足趾的解剖,了解第2足趾的基本供血系統(tǒng),當遇到第2足趾的動脈血管解剖變異時,即可根據術前估計及術中所見,決定選擇最佳的供血系統(tǒng)作為第2足趾移植的血管蒂。選擇的方式有:①當足背動脈存在而第1跖背動脈缺如,可采用足背動脈-弓形動脈-第2跖背動脈系統(tǒng),或采用足背動脈-足底深支-第1跖底動脈系統(tǒng)。②當第1跖背動脈口徑太細,此時應保留該細小的第1跖背動脈及進入第2趾的細小分支,同時采用第2跖背動脈或足背動脈-足底深動脈-第1趾足底動脈的供血系統(tǒng),即所謂的兩套動脈供血系統(tǒng)。③若第1跖背動脈為Ⅲ型者,采用足背動脈-移植血管-第1跖底動脈的供血系統(tǒng)。④若第1跖背動脈缺如,而第2跖背動脈起于足底動脈弓,管徑又粗,可將第2跖背動脈切斷,直接與足背動脈吻合。⑤若是足背動脈缺如,而第1跖背動脈起于足底弓口徑較粗,可將第1跖背動脈行高位切斷,足趾移植到手后,將第1跖背動脈與受區(qū)撓動脈做低位吻合。
血管危象的出現將直接危及移植足趾的成活。如果處理不當或處理不及時,將導致整個手術失敗[5]。因此,必須做到及時發(fā)現危象及時處理。雙足第2趾移植再造拇、手指,一次手術即可完成,再造的手指血供佳、感覺好、屈伸功能好,是再造拇、手指比較理想的方法。
[1]顧玉東.中華手外科學術比較與任務[J].中華手外科雜志,2005,11(21): 1-2.
[2]程國良.不同形式的足趾移植拇手指再造與修復[J].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02,25(1):8-9.
[3]顧玉東.足趾移植的回顧與展望.中華顯微科雜志[J],2000,13(23):10.
[4]潘達德,顧玉東,侍德,等.中華醫(yī)學會手外科學會上肢部功能評定標準[J].中華手外科雜志,2002,18(16):132-133.
[5]顧曉秋.斷肢再植187例觀察與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9,15(1):115-116.
R622
B
1673-7210(2010)02(c)-165-02
2009-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