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紅
(鄭州大學第四附屬醫院超聲科,河南鄭州 450044)
急性闌尾炎是小兒常見的急腹癥,臨床常表現為腹痛、發熱、嘔吐、血白細胞增加,中性粒細胞比例增加。由于小兒的解剖及病變發展特點,并且急性闌尾炎患者發病很急,須及時診斷及治療,而臨床醫生主要靠臨床體征及實驗室血液分析來診斷闌尾炎,并沒有影像學輔助,誤差性比較大。本文對我院2007年2月~2009年7月收治的62例闌尾炎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資料進行整理、分析,現報道如下:
選擇2007年2月~2009年7月在我院彩色多普勒超聲共診斷小兒急性闌尾炎62例,其中,男32例,女30例;年齡2~17歲,平均6.5歲。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腹痛,部分患者為轉移性右下腹疼痛,腹痛時間最短3 h,最長7 d。實驗室檢查: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增高。
應用Siemens G60彩色多普勒超聲儀、探頭頻率4.0~8.0 MHz。
患者取仰臥位,采用局部加壓檢查法。觀察上腹部后,將探頭置于回盲部,先在右下腹顯示回盲部與升結腸,腸腔內有液氣泡回聲,再將探頭逐漸移動至回盲部末端,平放于闌尾區,在探頭兩端緩慢加壓,將周圍的組織推開,在腹壁與腹膜后的腰大肌,髂內外動靜脈之間探查闌尾的基本圖像及闌尾周圍的情況而進行診斷。并觀察壁的CDFI表現和闌尾周圍情況。
62例闌尾炎中,單純性闌尾炎30例;急性化膿性闌尾炎15例;壞疽性闌尾炎10例;闌尾周圍膿腫7例。全部病例均行超聲檢查及手術病理證實。不同類型的急性闌尾炎聲像圖表現,①單純性闌尾炎:闌尾均勻狀增粗,直徑>0.8 cm,周壁較規則,回聲較低、較均勻,闌尾邊界清楚,周邊無積液、結構清晰,長軸切面闌尾似指狀弱回聲,管腔中央呈中等偏強回聲,短軸切面呈靶環狀。②急性化膿性闌尾炎:闌尾腫脹明顯,前后徑>1.0 cm,闌尾壁增厚,層次模糊,壁間可見低回聲小膿腫,黏膜回聲呈斷續狀,腔內液性暗區增多,暗區透聲差,闌尾與周圍組織界限尚清。③壞疽性闌尾炎:闌尾明顯腫大,壁輪廓不清,回聲低弱,或正常形態消失呈不規則狀或包塊狀,內散在分布有強弱不等的細小光點和低弱片區,周圍可見較強包裹狀回聲或凌亂無回聲區,彩色多普勒可見內部有明顯增多的血流信號。④闌尾周圍膿腫:表現為混合性低弱回聲團塊,邊界尚清,團塊內或周邊可見腫大、斷續的闌尾回聲,形態欠規則,輪廓不清晰,并可見積液、積氣、糞石等雜亂回聲。
闌尾位于右髂窩內,外形似蚯蚓狀,闌尾正常長5~10 cm。正常闌尾腔較細,超聲一般不易顯示,當闌尾梗阻或發炎引起腫脹、化膿、充血水腫、滲出及糞石嵌塞時即可顯示。急性闌尾炎在急腹癥中居首位,在病理上分為單純性闌尾炎、化膿性闌尾炎、壞疽性闌尾炎和闌尾周圍膿腫。單純性闌尾炎的主要改變是充血、水腫和白細胞浸潤,闌尾腫脹輕微。化膿性闌尾炎也叫蜂窩組織炎性闌尾炎,闌尾腫脹明顯,壁間形成多發性小膿腫,腔內積膿,闌尾周圍可有膿性滲出液。壞疽性闌尾炎的管壁缺血壞死,容易繼發穿孔,周圍有較多滲出液。闌尾周圍膿腫在腫脹的闌尾腔內顯示強回聲糞石伴聲影腹腔、盆腔積液等。
超聲應用于闌尾炎應注意鑒別診斷,①闌尾炎與充液性腸管鑒別:兩者均為低回聲,但充液性腸管內徑較大,探頭加壓時易于壓縮,減壓時又易恢復,并可觀察到腸蠕動及環狀皺襞,而闌尾炎不具備該特點。②與右側輸卵管結石、右側輸卵管炎、卵巢囊腫蒂扭轉、卵巢濾泡及黃體破裂的聲像圖鑒別。單純性闌尾炎為蚯蚓狀低回聲,墨菲征陽性;壞疽性闌尾炎管徑增大,呈團狀低回聲,加壓后形態不改變,有時可見糞石;輸尿管結石:腎盂積水,結石以上輸尿管擴張,結石呈強光團、后方伴聲影,腎盂積水不明顯的患者做利尿試驗或行靜脈腎盂造影,輸尿管內造影劑在結石下方中斷可明確診斷。
彩色多普勒超聲不僅可以了解闌尾的大小、形態、位置及感染程度,而且對相鄰處疾病的鑒別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但仍有待于借鑒臨床相關檢查和判斷,結合病史、臨床癥狀、體征和實驗室檢查并綜合分析,有利于手術方式的選擇及預測手術的難易程度。
[1]吳乃森.腹部超聲診斷與鑒別診斷學[M].2版.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236-240.
[2]曹海根,王金銳.實用腹部超聲診斷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231-232.
[3]張萬蕾,李建國,宋奕寧,等.基波、自然諧波和彩色多普勒超聲對急性闌尾炎的診斷價值[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05,2(16):444.
[4]張紅麗,陳琛,侯新毅,等.急性闌尾炎的超聲診斷及鑒別診斷[J].中華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06,3(6):377.
[5]劉明瑜.超聲對闌尾病變的診斷價值[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03,19(7):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