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王繼珍
全國政協委員、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二院副院長李文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住院醫師的規范化培訓是醫學生畢業后走向醫生道路的“引橋”部分,關系到醫學生能否走到更高的“橋”上,以及能否在“橋”上不失足,安全地“渡過”這座“高架橋”。所以,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過程就顯得非常重要。
李委員說,目前我國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雖然建立了制度,但絕大多數醫學生畢業后的出路是考研或就業,只有少數人才進入住院醫院培訓基地接受培訓,這就意味著絕大多數醫學畢業生沒有接受規范化的住院醫師培訓。
李委員具體介紹說,目前的住院醫師培訓存在兩種情況,一是醫學院校的自我培訓,盡管醫學院校的附屬醫院都會對新員工進行住院醫師培訓,但大多數院校培訓尚欠規范,很難達到要求的效果,其原因是,各醫學院校的附屬醫院均分科非常細,畢業生分配到醫院基本上都是分配到各專科,因此,大多數人都非常注重本專科的培訓,而對其他相關學科的培訓重視不夠。相當一部分人接受的培訓完全是走形式,根本不參加或非全程參加輪科培訓,而是在本??七M行學習。結果,各??漆t生缺乏全科醫師所必備的知識和技能,即使在三級甲等醫院,仍然會出現除麻醉科、急診科以及重癥治療病房的醫生外,其他學科的醫生對急救復蘇的常識和操作不到位,使許多患者在突發呼吸、心跳停止時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救助而喪失生命。我國當前和今后的醫療工作中亟需大量的全科醫師,三級甲等醫院需要這些人才,社區醫療單位更需要這部分人才,而住院醫師培訓基地正是可以規范化地培養這類人才的場所。二是一些大型醫療機構即使獲得了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的資格,也很難堅持下去。究其原因,一是醫學生的來源得不到保障,二是資金的來源或金額得不到保障。
對于如何能使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工作保質保量地進行,李文志委員從三個方面提出了建議。
一是完善制度,使醫學生的規范化培訓能達到預期目標。他建議,規定所有的醫學畢業生必須經過規范的住院醫師培訓,合格后方可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漆t師的培訓應該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之后進行。同時,還應該建立相應的配套制度,即為參加培訓的人員的再擇業建立暢通的渠道,也要對不合格人員制定相應的“對策”。
二是加大力度進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落實和管理。設立專門人員進行管理,制定或完善培訓的流程及全國統一的考核標準,考官可選異地專家按標準考核。各基地間可以進行經驗交流,共同解決難點問題,使其能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是政府應給予資金的投入。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最大難點就是資金的來源和金額問題,基地自籌資金來完成培訓工作難以長久,也難以保障培訓質量,更影響了培訓基地人員的積極性。住院醫師培訓的資金必須由政府全部承擔。只有資金的來源和金額得到了保障,住院醫師的規范化培訓才能正常持續下去,才能使最好的醫療服務惠及廣大人民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