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軍,曹丹珠,張秀麗
(遼寧省本溪市鐵路醫院內科,遼寧本溪 117000)
肝硬化是各種慢性肝病發展的晚期階段,是臨床常見病。其病程長、療效慢,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同時也造成沉重的社會經濟負擔。世界范圍內的年發病率約為100/10萬,出現并發癥時死亡率高[1]。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償期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其發生機制主要是門靜脈壓升高,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淋巴循環障礙,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增多等。做好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護理工作,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癥狀、減少痛苦,縮短住院時間,對疾病治療起著重要的作用。
本組36例患者中,男24例,女12例;年齡29~69歲,平均43.5歲;腹水時間<1個月5例,1~3個月10例,4~6個月12例,7~12個月6例,>1年3例;其中肝炎后肝硬化腹水28例,酒精性肝硬化腹水5例,藥物性肝硬化腹水1例,原因不明肝硬化腹水2例;并發上消化道出血5例。均未出現意識障礙,彩超均提示肝硬化合并腹水。排除肝癌,其他原因所致的腹水。
1.2.1 患者的入院護理 責任護士接待患者時應態度和藹親切,安慰并充分理解患者,認真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熱情做好入院接待。詳細介紹病區環境與作息制度,介紹負責醫生、病房主任及護士長,制造輕松和諧的氣氛,使其盡快熟悉病房環境。介紹正確的化驗標本留取及相關檢查方法。
1.2.2 心理護理 大量腹水可引起患者精神緊張不安,情緒低落,對恢復正常生活缺少信心。因此,當患者入院后,應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2],安慰患者,使患者保持穩定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才有利于腹水消退,臨床癥狀減輕或緩解[3]。醫護人員避免在床邊討論患者病情及向患者家屬交代病情。
1.2.3 飲食指導 肝硬化腹水患者應給高熱量、高蛋白、多維生素及低鹽(每日飲食中食鹽含量不超過2 g,或醬油少于10 ml)或無鹽易消化的清淡食物,少量多餐,每日總熱量不應低于2 000 kcal,避免食用刺激性,粗糙食物,油炸食物。應細嚼慢咽,藥物應磨成粉狀。應進食富含必需氨基酸的高價蛋白質,以利肝功恢復,減少肝性腦病發生。如可食牛奶、水果、蔬菜、蛋類、瘦肉等。
1.2.4 體位指導及安全護理 腹水患者應囑患者臥床休息并取半臥位,使橫膈下移,增加肺活量;必要時間歇吸氧,減輕呼吸困難及心悸。少量腹水者,應臥床休息以改善內臟血流量。大量腹水患者行動不便,要預防患者摔傷,護士應幫助患者打開水、買飯,患者站立、行走及大小便時,護士應在旁守護,并攙扶患者以防摔倒。
1.2.5 藥物指導 有效容量減少,腎血管收縮,腎血液重新分布,抗利尿激素增多,這些原因都會造成水鈉潴留,出現少尿,形成腹水,這就需要應用利尿藥。 患者服利尿藥時,要做好用藥指導利尿劑使用,劑量不宜過大,利尿速度不宜過快,每周體重減輕不超過2 kg為宜。及時記錄24 h尿量,同時每日測量腹圍,及時做好記錄,為醫生提供治療依據。用排鉀利尿劑時,需注意有無低血鉀的臨床表現,如惡心、嘔吐、腹脹等,發現異常立即通知醫生及時處理,以免發生心律失常等。鼓勵患者進食香蕉、橘子等含鉀量高的水果。對于輸注白蛋白或血漿等血液制品患者,要嚴密觀察有無過敏反應等。
1.2.6 腹腔穿刺術的指導 在行腹腔穿刺術前,要向患者及家屬講解腹穿的目的是為了抽取腹水進行相關檢查,以明確腹水性質,協助診斷,指導治療。講解腹穿的過程和要求,以利患者積極配合。對于腹水而導致胸悶、氣促、腹脹,難以忍受時,可穿刺放液減少患者痛苦,也可腹腔內注射藥物促進腹水消退。穿刺前囑患者小便,排空膀胱,以免損傷膀胱。術后囑患者臥床休息24 h。以免引起會陰、陰囊部水腫,注意穿刺后有無漏液現象,如有漏液應及時處理,更換敷料,并用腹帶裹緊腹部。
1.2.7 并發癥指導 肝硬化腹水患者有并發感染、消化道出血、肝腎綜合征、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的可能。發熱患者囑患者臥床休息,保持舒適體位及周圍環境安靜,病室通風透氣,身心休息可使代謝率降低,能量消耗減少。保持衣著及蓋被適宜,大量出汗時,注意更換內衣。藥物降溫時囑患者注意不良反應。對于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密切觀察血壓、脈搏、面色、糞便的量、顏色和性質[4]。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消除緊張情緒,積極配合治療。
護士應了解肝硬化腹水的發生機制,針對可能發生的并發癥,把護理工作做在癥狀出現之前,增強預見性,做好健康宣教。住院期間使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吸煙、不酗酒,避免服用生、冷、硬飲食。幫助患者及家屬了解肝硬化腹水的基本醫學知識,掌握有關疾病的病因、誘因、預防和應急措施,加強自我護理,促進病情有效緩解。同時做好必要的出院指導,包括:疾病康復指導、飲食起居衛生、功能恢復辦法,正確用藥方法,活動方式、復診須知等[5-6]。
好轉33例,占91.7%;死亡2例,占5.6%;自動出院1例,占2.7%。
通過實施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具體臨床護理,使患者從入院到出院不僅得到了責任護士的熱情服務、精心治療和護理,而且讓患者學到了疾病相關醫學知識,增加了預防保健能力。通過護患之間的溝通,改善了護患關系,患者對護士的滿意度大大提高。從而明顯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縮短了平均住院時間,促進患者回歸社會,有效降低了死亡率。
[1]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446.
[2]李淑杰.急性患者的心理護理體會[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6):91.
[3]佟麗芳.肝硬化患者的心理狀態分析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1998,13(5):22.
[4]白少平.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J].醫學文選,1999,18(5):861.
[5]趙吉榮.老年肝炎后肝硬化腹水55例觀察護理[J].中國現代醫生,2009,47(4):117-118.
[6]趙霞.住院患者護理的健康教育[J].中國現代醫生,2007,45(2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