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 勇,王于藍,陳 斌
(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四川南充 637000)
麻醉學專業的教學與藝術
龐 勇,王于藍,陳 斌
(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四川南充 637000)
為適應現代醫學教育從純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環境模式的轉變,從麻醉學教學的藝術和對麻醉系學生的藝術教育兩方面探討如何將嚴謹而理性的科學教育與浪漫而感性的藝術相結合,培養專業過硬,又具有獨特審美觀和創新性的全面發展的新一代麻醉醫師。
麻醉學;教學;藝術
現代醫學教育正從過去的純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環境的模式。醫學研究和服務的對象是人,這就決定了醫學教育的特性。麻醉學的教學作為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育模式、理念和特性也要作出相應改進。藝術教育是人文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加強藝術教育是提高全體醫學生的文化品位、審美情趣、人文素養和科學素質的重要手段。因此,如何將嚴謹的理性的科學教育與感性的藝術相融合,是當前麻醉學教育應該思考的問題。
教學藝術是教師在課堂上按照教學的法則和美學的要求,靈活運用語言、動作、表情、圖像等手段,技巧性地運用教學情感,目的是為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而施行的一套具有特殊風格的創造性教學活動。教學藝術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審美性、表演性、創造性,是促使學生積極向上的藝術。
麻醉學作為臨床醫學與基礎醫學之間的橋梁課程,融合了內科學、外科學、藥理學、人體解剖學、生理學多學科知識。麻醉學一直被認為是臨床醫學中的一門輔助學科,不被學生所重視。同時傳統教學存在方法單一,內容枯燥難懂,知識點不易掌握,無法進行臨床實踐等弊端,不同程度地影響了長學制醫學生對麻醉學理論的理解與技能的熟練掌握,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啟發學生思維是教學藝術的核心,作為一名麻醉學教師,應發揮主導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009年2月,國家教育部下發《高校藝術教育的指導綱要》規定:本科院校將藝術教育列入必修課中,每個大學生在校期間必須要獲得兩個藝術教育的學分。大學生若沒有修滿兩個藝術教育學分,將不能畢業,這進一步強調了藝術在大學教育中的崇高地位。藝術教育可以作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切入點,它將對當代醫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產生巨大的作用和影響力。
2.1 提高文化素質和審美能力
醫學生總是給人以不茍言笑、中規中矩的印象,通過參加文藝活動,閱讀藝術類書籍,對其個性的養成、人格的完善、價值取向、行為規范等都起到潤物無聲的效果,能培養深厚的人文精神、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力并提高表達能力,通過各種形式的藝術作品給人以力量和啟迪。同時,通過藝術教育,能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提高其審美能力,激發對美的愛好與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個性,不斷將外在的知識與能力轉化為內在的素質,科技精神與人文精神兼備,以適應和促進社會的發展[1]。
2.2 提高思想道德素質
在麻醉學這種專業性較強的學科的學生培養過程中,思想品德素質具有決定的意義。藝術教育的特點在于它可以通過藝術活動調動人的興趣,打動人的情感,讓學生愉快地受到教育。方式上可以選擇以各種文藝活動、講課比賽,給學生以鮮活的思想品德教育,增強對祖國的責任感,堅定對黨和社會主義的信念,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現、世界觀和價值觀。如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麻醉科醫生的勇敢和奉獻,感動了全國的人民。可以通過舞蹈、創作歌曲、表演話劇等多種形式再現爭分奪秒、舍小家為大家的英雄形象,將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在獲得專業知識的同時,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促使他們職業倫理價值觀的確立[2]。
2.3培養健康、豐富的感情世界
醫學院校課業繁重、畢業后高風險的職業特征往往給醫學生帶來沉重的心理負擔,因此,培養學生健康豐富的感情世界是重要的教育內容。促進學生參加藝術活動有助于提高其自身的審美能力和鑒賞水平,并增進人際交往,促進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通過參加藝術活動,學生能夠接受到藝術的熏陶,增加交流的范圍,更新知識和觀念,增進個人修養及內涵,形成豁達開朗的性格,在面對困境的時候比較容易調試自己的心理狀態。在對麻醉系學生的教學中,可以鼓勵和引導學生多參與文體活動,教師也可以設計特定互動場景,要求學生以表演的形式模擬麻醉醫師與患者、其他科室醫師、護士的溝通,討論出最佳的效果。
2.4 推動專業業務素質的提高
無論是專業知識,還是專業技能都是以文化素質為基礎的。對于麻醉學理論的理解,對于麻醉學操作的悟性,上手的快慢和管理的體會,都是基于文化素質的高低。在醫療活動的開展進程中,雖然醫療質量具有核心的地位,但一段充滿人文關懷的醫療體驗必然會使整個就醫活動更富有效率,無論患者還是醫者都會從中受益[3]。通過藝術教育的實踐活動可以不斷地完善個性,使學生獲得更加綜合的學科知識,并發展自身的學術文化興趣,提高實踐能力,學會解決復雜問題,增強創新能力和社會適應性,引導學生由單純注重理論知識學習向“理論-技能-人文”三者并重的實用型模式轉變[4]。
總之,對麻醉系學生進行現代醫學教育,應該注重教學的藝術性和對學生的藝術教育,將嚴謹理性的麻醉學科學與感性的藝術教育結合起來,培養理論扎實、技術過硬、品德高尚、具有獨立的審美觀和創新性、對社會適應良好且和諧發展的新一代麻醉醫師。
[1]何劍.新形勢下醫學院校實施素質教育探析[J].中文科技資料目錄-醫藥衛生,2007,45(1):120-122.
[2]郭曉麗,王震,陳力勇,等.提高麻醉學臨床教學質量的做法[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09,16(3):299-300.
[3]全守波,秦成名,劉菊英,等.強化麻醉學專業本科生實習期人文關懷教育的探索[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9,19(17):2718-2720.
[4]全守波,劉菊英,嚴世榮,等.新形勢下保障臨床麻醉學教學質量的若干探索[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09,23(3):301-303.
Teaching and art of anesthesiology
PANG Yong,WANG Yulan,CHEN Bin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Nanchong 637000,China)
To adapt the conversion of modern medical education from pure biomedical pattern to biology-psychology-social environmental pattern,discussed the teaching art and art education for anesthesiology and showed how to combine the scrupulous and r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and the romantic and sensible art.So as to cultivate a fresh generation of anesthesiologists who have not only expertise and professional skills,but also unique ideas of aesthetics and creativity.
Anesthesiology;Teaching;Art
G420
C
1673-7210(2010)10(c)-098-02
龐勇(1975-),男,四川西充人,醫師,碩士在讀,主要從事麻醉學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王于藍(1980-),女,四川南充人,本科,注冊護士,主要從事手術室護理工作。
陳斌(1967-),男,四川金堂人,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麻醉學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
201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