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日本、加拿大特約記者 蕭 達 蔣 豐 孫秀萍 陶短房 ●本報特約記者 汪北哲
日本最大汽車公司豐田公司總裁豐田章男昨天在美國眾議院“過堂”,接受對豐田汽車出現安全問題的質詢。當天出面提問和旁聽的是當今世界最伶牙俐齒,也是最傲慢的一群議員,他們習慣了刁難和羞辱美國內外的所有人。而日本企業家的習慣則是與人面對面時盡量把腰折得彎彎的。盡管日本有不少人一直認為豐田事件“總體上是商業事件”,但24日日本輿論還是對豐田的遭遇流露出傷心甚至不滿。日本媒體從沒有像美國此次對待豐田這樣抨擊過美國產品。日本人與美國正面沖突時經常流露出謙遜甚至怯意。美國《外交政策》評論說,“當豐田章男本周接受美國議員的拷問時,他代表的不僅僅是四面楚歌的豐田公司。他還代表一個處于意外的國家安全危機的一個國家”。23日的“一審”當場,一名遭遇事故的美國女子哭訴“豐田,你真無恥”,尤其讓日本人聽上去刺耳。這僅僅是一個人對豐田公司的辱罵?還是美國人對“日本制造”的公開羞辱?日本社會相當不安地期盼著事情能早點過去。
美國的緊逼,日本的悲情
“對日本來說,讓官員們夜不能寐的不是朝鮮核野心、阿富汗叛亂或中國的海軍或網絡進犯,而是豐田公司污點在全球所造成的影響。”對迅速升級的豐田“召回門”危機,美國《外交政策》給予了這樣的評論。在這一波的危機中,世界第一大汽車制造商豐田已召回了800多萬輛汽車,為其更換油門踏板及位置不合適的地墊。
在日本被稱為“王子”的豐田章男24日參加美國眾議院舉行的聽證會。美國《明星論壇報》寫道,電視直播的聽證會是演戲場,而CEO們不是主角,“去那里不可能贏”。文章引述曾作為克林頓總統顧問參加國會聽證會的杰克·奎因的話說:“聽證會的目的是拷問別人,實際上是把他們當做道具,來做政策或政治宣示。你在那里就像木桶中的一條魚。”出席聽證會之前,豐田章男準備的證詞中說,豐田公司迷失了方向,并向遭遇事故的美國公民表示道歉。《華盛頓郵報》說,一個道歉對那些充滿個性且喜愛爭辯的美國議員來說是不夠的,尤其面臨選舉年。
23日晚上舉行的第一場眾議院聽證會上,駕駛豐田雷克薩斯車遭遇事故的美國公民史密斯成為焦點,她回憶2006年的一起事故,哭訴“豐田,你真可恥,如此貪婪。”美國在線新聞網列出了一些議員頗為咄咄逼人的問題,稱出席聽證的豐田汽車美國營銷負責人蘭茲此前已經為汽車的缺陷反復道歉,聽證會上再次道歉,但伊利諾伊州民主黨議員拉什仍不滿意。逼得蘭茲甚至講起了20年前其兄弟遭遇車禍的往事,強調“自己了解遭遇車禍的家庭的痛苦”。
《華盛頓郵報》說,蘭茲向國會解釋,為什么豐田公司的汽車會突然加速,有時會引起致命后果。但眾議院商業委員會沒人接受他的解釋,該委員會的高級共和黨人以“騙人”來稱呼豐田的作為。《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網站將豐田和深陷性丑聞的老虎伍茲相比,稱豐田現在正經歷“老虎伍茲時刻”。兩者都需要經歷某種鞭策獲得救贖,伍茲是通過其妻子之手,豐田是在裝模作樣的政客的講壇上。兩者都需要重獲公眾信任。
《朝日新聞》24日頭版頭條的巨幅黑字很醒目,但是強調的并非豐田公司在美國聽證會上的陳謝(道歉),而是用比“陳謝”字體粗大一倍的黑體寫著“否定電子控制存在缺陷”。副標題才是“豐田在美國聽證會上進行陳謝”。這種報道反映出日本媒體對本次“召回門”的抵觸態度。日本媒體說,主動召回800萬輛汽車的豐田公司總裁豐田章男,站在聽證席上首先要“宣誓”,表示自己絕對不會說謊,如果說謊不惜接受法律的懲罰,然后用5分鐘的時間表示自己的看法,此后就是回答美國國會議員的尖銳質問,“這實在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與此同時,美國全國都可以看到這場聽證會的電視實況轉播,“這對豐田來講無疑是一場羞辱”。《東京電視臺》等反復播放聽證會上豐田汽車美國營銷負責人蘭茲的發言,他堅決否認豐田車存在技術問題。
《環球時報》記者當天在東京新宿街頭隨機采訪了多名日本市民,一個名叫鈴木弘實的公司職員說:“看著日本人最喜歡的豐田汽車在美國出現了這種事情,我真的是很心痛,也覺得很沒有面子。但是,美國就一點問題都沒有嗎?”另一位名叫新谷惠子的女大學生說:“豐田章男真可憐,在美國聽證會上和一個被告差不多,我們日本車的質量沒有差到那種程度吧。”一位不肯說出姓名的家庭主婦說:“我還沒有聽說過美國國會讓哪個外國企業家去出席聽證會的,美國這是在欺負日本!”
日本謹慎與美國對抗
英國《獨立報》說,美國有“最咄咄逼人的政治”,但豐田章男不得不去,美國是其最重要的市場,
環球時報2010-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