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高媛
我們現在可以做的,就是盡量把這些欺騙的手法公之于眾,讓更多的人了解這些手法,避免因此遭受各方面的損失。
在手機和互聯網逐漸普及之后,越來越多意欲通過手機和互聯網行騙的人出現了,而且行騙的手法越來越隱蔽,曝光一批之后又會出現新的手段。我們現在可以做的,就是盡量把這些欺騙的手法公之于眾,讓更多的人了解這些手法,避免因此遭受各方面的損失。
造黃人員從互聯網上下載手機網站代碼,然后租用服務器空間,在該空間上分別架設一個WAP手機網站和一個Web互聯網網站,并分別在兩個網站上放置大量的色情文章和色情圖片,供他人通過手機或者電腦瀏覽、下載。不法分子則通過網站的點擊瀏覽量非法牟利。
不良信息的網站一直以來都在侵襲我們的生活。近年來,在巨大利益的趨勢之下,事態更加嚴重,鬼鬼祟祟之事更加猖獗。造黃黑手從漫漫無邊的互聯網,伸向了移動互聯網。黃色、暴力網站等不良信息的網站一直是一個久治不愈的頑疾。
政府對于黃色網站的管理力度一直在加大,可惜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通過各種技術手段,淫穢色情信息的傳播方式更加隱蔽,手機黃色網站通過限制屏蔽來自互聯網的訪問,或設置兩種不同內容的網站頁面來欺騙、逃避相關部門的監管。而且,為了今后的持久戰,這些網站大多將服務器轉移到了境外。
手機WAP網站也是當前淫穢色情信息傳播的新路徑。因為手機WAP信息量少,規模小,不太為人注意,便讓他們鉆了監管的空子。
國家監管部門是從宏觀的角度對黃色網站進行監督和管理。但能否讓黃色信息在我們的生活中消失,則完全在于我們自己。尤其是未能完全辨析是非的未成年人,更是容易因此走上歧途。黃毒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只有練就金剛不敗之身,才能將黃毒遠遠拒之門外。

購物達人經常能遇到便宜貨。幾十元的耐克鞋、幾十元的名牌化妝品,商家紛紛打上促銷的口號。幸運的真能買到稱心如意的東西,倒霉的自認是交了點學費。當你鼠標輕輕點擊,拍下寶貝,付款之后,也許山寨名牌已經在發往你家的路上,或者索性被商家以缺貨告知,讓你更換產品。而當你收到貨物與描述不符之后,給予差評,商家便開始對你的手機狂轟亂炸,讓你終日不得安寧。而這些也只是網購陷阱的小小角落。
我們睜大了眼睛去辨析事物的真偽,但卻總有我們想不到的招數。無論你是購物達人,還是菜鳥,交學費總是避免不了,只是多少的問題。
也曾經有好心的賣家揭秘網絡陷阱:有些賣家利用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工具的相關規定的漏洞,延遲發貨,這樣買家在遇到問題時長時間不申訴,賬號里的現金就會自動打到賣家的賬號里。虛擬產品,尤其是網游點卡及充值卡,這些利用率很高的產品,也最容易導致網購騙局。虛擬產品發生交易糾紛后,因為沒有實物憑證,卡類信息無法核實,很難取證,由此導致網站平臺方處理交易糾紛很困難,從而延長了處理時間,或者很難鑒定事實真相。
由于工作繁忙,網購已經成為了很多白領追捧的購物通道。這一人群具有一定的消費能力,從而給網絡商家帶來了很大的利潤空間。網購興起之初,還是非常純潔之地。巨大的商機,讓原本可以更好地惠及人們生活的網購魚龍混雜。
有賣家支招,在網上買東西,千萬別迷信信譽度。重要的是考慮賣家的評價質量,看好評的內容和回復好評的內容,從中發現賣家的性格;中評和差評基本上能真正反映出這個店鋪的真實信譽,成交次數比較多的賣家不可能不碰到差評,但如果差評過多,或者沒有評價內容的默認好評較多的賣家,都要當心。
“我是ada (2455×××××),想加你為飛信好友,方便咱們聯系。同意回‘是’,不同意不回復,拒收對方消息回‘拒絕’,詳詢……。”很多網友反映,近一段時間總是能收到這樣的飛信消息,而且有的竟與認識的朋友的名字不謀而合。有的則直接自稱是老朋友、老同學。
有的網友加了對方為好友后,卻收到更帶有欺詐性質的信息:“恭喜!您的號碼在央視3套《非常6+1》節目中被李詠抽取為今日之星,您將獲得本欄目送出的獎金3.8萬元及三星時尚筆記本一部!請憑此驗證碼××××在網上登陸活動網站××××咨詢領取您的獎項。”
不法之徒總是能想到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搜集到一切可以得到的聯系方式,終日守在信息發送機前,分秒必爭的“呼朋喚友”。
中獎信息、匯款信息、電話費繳納等詐騙性短信,雖然沒有任何科技含量,但是中國的手機用戶基數龐大,上當受騙的人群中,不乏有行業中的博學之才,也不乏有青春靚麗的白領麗人,而更多的則是已入花甲的老年人。在眾多案例中,騙取的金額有的高達幾百萬。

事實上,這種詐騙案件屢屢被曝光,但是仍有很多人上當。我們無法完全辨析事情的真偽,只能在行動之前,多加思考,謹慎行事。也有專家表示,如果遇到類似的事件,自己不能完全肯定,可以求助朋友或家人,如果事情比較重大,又無朋友可詢,也可以咨詢相關機構,如銀行,或當地派出所。
中國移動客服中心表示,收到飛信騷擾、欺詐信息,用戶可采取三種應對辦法:一是如果自己也安裝了飛信客戶端,可以把發信方加入黑名單進行屏蔽;二是取消飛信基礎服務;三是通過網絡或致電客服舉報發信方。

釣魚長鉤伸向了淘寶旺旺。買家點擊賣家的淘寶旺旺留言,賣家提供買家所拍寶貝的鏈接以確認是否為買家所需要的產品。在以往看來,這是最正常不過的程序。可是此時,在買家點擊賣家提供的鏈接的同時,就已經是上了鉤的魚。
有受騙者曾表述,打開鏈接后,頁面與淘寶里面的頁面完全相同,拍下商品時,系統就提示登陸,雖然有些異常,但由于購物心切也沒有多加考慮,就輸入了用戶名和密碼,之后就進入了付款界面,選擇支付寶余額付款,但輸入支付密碼后并沒有如往常一樣跳轉到下一個界面,而是提示即時到賬,這時才發現已經上了圈套。
有知情者表示,“網絡釣魚”行騙團伙如果做的假網站足夠高仿,選擇的售賣商品又足夠暢銷,一個月就可以有數十萬元收益進賬。
行騙團伙本身不一定擁有多么高超的技術,都是利用了強大的技術支撐。反病毒專家表示,目前網上存在不少的釣魚網站部署程序,比如華盟論壇提供的演示程序,可以讓很多不法分子輕易學會如何使用IIS,申請一個域名就能夠很快新建一個釣魚網站。一旦進了釣魚網站,如果買家點擊進行交易,存款和支付寶賬戶都有可能會被盜取。
自2009年10月開始,中國反釣魚網站聯盟每月認定并停止的CN域名下釣魚網站均超過1400個,并于2009年12月達到峰值1866個。2010年開始,CN域名下釣魚網站開始銳減,1月為1346個,2月降低到574個,降幅近70%。
反釣魚網站聯盟專家提醒,網絡購物一直以來都在快速發展,而針對商務交易的網絡釣魚行為也將是一個長期且高發的網絡危害,因此,網民在網絡購物時要仔細辨別網站真偽,同時要謹防不法分子利用“贈品”為餌進行釣魚,一旦發現不良應用網站要及時終止操作,并向中國反釣魚網站聯盟舉報,協助維護并凈化中國互聯網應用環境。
當消費者急于購物,或者正與賣家討價還價,聊得熱火朝天之時,可能會忽視對網站的鑒別,此時,也是行騙者使用障眼法的最佳時機,他們會在消費者頭腦處于極度興奮的狀態下,發送釣魚網站。
以淘寶為例,要想降低被釣魚的風險,有買家支招,可以將所買的商品拍下,放入購物車,從后臺進行操作并付款,而不是直接拍下商品就進入付款流程。一旦在付款過程中出現任何不同往常的操作,都要謹慎行事,或者終止交易。
貨到付款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快遞公司資料庫被黑,用戶訂單信息被盜。一位網購者購買的千元化妝品換來一包“假貨”。化妝品不能拆包驗貨,但付賬后錢在快遞公司保存一周,假快遞以此借口換取了收件人的信任。
有專家表示,快遞公司規模過小,可能不具備專業的網絡防盜能力。當我們在選擇快遞的時候,要選擇一些口碑好、規模大的公司。如果是商家,也要考慮快遞公司的規模和能力。
網絡攻擊無處不在,信息被盜也是經常發生的事情,但其嚴重度及危害也是無法衡量的。信息泄露給人們的生活帶了諸多的不利影響,甚至有人將幾十年的存款都賠了進去。
業內人士認為,個人信息泄露有幾種途徑:第一,一些商家為了私利主動售賣用戶信息;第二,網站被黑客攻擊,所有注冊用戶信息被盜;第三,病毒侵襲,個人電腦中的重要信息被盜;第四,行騙者以誘人的條件騙取消費者的信任,從而獲得消費者的個人信息。
我們在使用網絡的時候,一定要保證個人電腦的使用安全,勤給電腦殺毒,升級相關軟件,添加安全補丁,確保我們所使用的個人電腦永遠處于最高戒備狀態,盡可能不要在公用電腦或網吧進行任何涉及個人重要信息的操作。


對于違法商家,國家目前也有相應的政策法規可循。2009年2月28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表決通過的《刑法》修正案中增加了相關條款,規定:“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定,將本單位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給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上述信息,情節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單位犯前兩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該款的規定進行處罰。”
2010年央視3·15晚會現場曝光了天時達牌手機和UT斯達康手機均內置“后門”。這些手機的用戶經常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就無辜被扣費。
一位陳先生表示,他使用的是天時達牌手機,點擊斗地主游戲之后并沒有直接進入游戲,而是收到短信玩斗地主需要花費3元,陳先生沒有回復,但是在查看的時候卻發現被扣了3元話費,此后,每個月使用這個手機都會產生10多元信息費。當你不輕易間玩弄手機中的軟件或者游戲的時候,看似免費的內容,其實不經意間,手機中的錢已經在你的指尖流失。
業內人士揭露,手機方案方負責手機的研發,SP與手機方案方合作,通過設計手機主板,將一個個游戲方案內置到手機里。這其實已經算不得秘密。
2010年3·15晚會所揭露的天時達牌的一款手機內置多達55種收費應用,而UT斯達康手機內置50多個收費應用。據了解,為了獲得更大的利益,手機生產商甚至會一次性買斷內置收費權。手機后門的產生,是在三方(手機方案商、手機廠商和SP)的緊密合作下完成的。
國家規定,信息服務商必須收到用戶的確定才能進行收費,即二次確定。但是為了躲避這種限制,SP們也絞盡腦汁。有SP內部人員透露,即使你收到了信息提示,但是用戶是否做回復,即二次確認,對于這些后門應用都沒有任何意義,依然會繼續扣費,因為此服務已與服務器相連,SP可以遠程控制用戶的信息。
之所以稱之為后門,就是因為它很難被察覺。如果你不確認手機中的那些琳瑯滿目的應用都是做什么用的,最好不要輕易去點擊。即使有扣費提示,也有可能是假的。
對于普通用戶而言,很難分辨出是否為扣費應用,如果在好奇心驅使之下點擊了那些應用或者游戲,就要記得在使用之后,撥打運營商的免費服務電話進行查詢,看看自己是否有定制服務。如果產生費用,一定要果斷退訂。這種事件曾經多發于山寨手機,但如今品牌手機也有涉及,2010年3·15晚會對這一事件的曝光很有可能將手機后門事件推上監管的風口浪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