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冰 楊芳 黃寶良
提高產婦健康教育與全程助產質量的臨床研究
胡冰 楊芳 黃寶良
目的落實一對一全程助產,有效開展產程健康教育,提高全程助產與產科護理質量。方法抽查300名住院產婦對健康教育內容及施教方式的需求;抽查2004年~2009年分娩產婦及嬰兒情況與一對一全程助產達標率進行對照。結果一對一全程助產是滿足產婦產程健康教育需求的最佳方法,落實全程助產,新生兒窒息率與產后出血率下降。結論一對一全程助產模式有利于提高產程健康教育質量,能有效提高產科護理質量,保證母嬰安全。
全程助產;健康教育;產科護理質量
健康教育是一門研究傳播保健知識和技術,影響個體和群體行為,消除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的科學[1]。近年來,我們通過產婦對健康教育內容及施教方式的需求調查,研究基層醫院現有人力資源與相對工作量條件下實施一對一全程助產的可控達標率的可行性,于2005年開始調整實施計劃,最大限度調整排班與分工,實行彈性排班,按需排班的工作模式,使一對一全程助產率達到100%,有效地開展產程健康教育,提高產科護理質量,在臨床工作中收到很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問卷調查的對象與內容
1.1.1 隨機抽查在我院分娩的300例住院產婦進行健康教育需求及施教方式調查:年齡23~34歲,平均28.5歲。其中干部96人,工人132人,待業72人。文化程度:大學67人,高中86人,初中124人,小學23人。
1.1.2 調查內容 調查問卷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產婦在產程中健康教育需求程度調查表,第二部分為產婦對健康教育方式選擇調查表,根據產婦對每項內容選擇的人次計算排序。
1.2 產婦及嬰兒情況 抽查2004年~2009年產科病例資料,了解順產人數、新生兒窒息、產后出血、全程助產落實情況。
調查方法: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由經過培訓的護師以上人員發放自行設計的問卷,采用統一的指導語言直接與產婦交談,產婦對問卷充分理解后獨立完成。對內容和方式的選擇可多選,根據每項累計人數計算百分比。發出、回收有效問卷300份,回收有效率為100 %,將收回的問卷進行統計學分析。
300例孕產婦產程中健康教育需求情況見表1,300例孕產婦對健康教育方式選擇見表2,產婦及新生兒情況見表3。
4.1 通過問卷調查,發現產婦產程中最需要的健康教育內容是產程中減輕疼痛的知識、產程中應注意的問題及相關檢查知識。說明產婦需要得到與產程分娩直接相關的知識,有利于我們在全程助產中有針對性地指導產婦,使產婦在分娩過程中保持最佳心理狀態,主動配合順利完成分娩,有效提高全程助產健康教育效果。

表2 300例孕產婦對健康教育方式選擇

表3 一對一全程助產率與產婦及新生兒情況抽查對比[n(%)]
4.2 在健康教育方式中,產婦首選個別交談,其次為操作示范、錄像,表明產程中產婦最需要個別指導,全程助產陪伴分娩服務配合操作示范與錄像指導,有利于產婦順利完成分娩。
4.3 通過產婦及嬰兒情況抽查多個樣本率的比較 順產人數x2=15.2186,P=0.0095;新生兒窒息x2=18.2052,P=0.0027;產后出血x2=24.7889,P=0.0002,具有統計學意義。由此可見,全面落實全程助產,新生兒窒息率與產后出血率明顯降低。全程助產有效實施產程健康教育,能解除產婦的恐懼和焦慮,由被動變主動,使產婦情緒穩定,增加分娩信心,促進了有效宮縮,因而縮短了產程,減少了產后出血,減輕了產婦的疼痛,降低了新生兒窒息率[2]。
4.4 在傳統助產模式中,一例產婦可能要經歷幾名助產士的交接班分階段管理,工作未責任到人,產程健康教育不到位,導致觀察不系統、不全面,甚至出現一些助產士將產婦推到下一班而延誤處理的現象,極容易出現醫療問題[3]。產婦分娩的高峰期常常不確定,晚上或節假日是產房工作的薄弱環節,當有多位產婦分娩時常常導致產婦無人照護。全面落實陪伴分娩,給予了產婦精神上的呵護、心理上的寬慰和行為上的指導,人道地滿足了產婦身體上、心理上及精神上的需求,讓產婦感受到護理中充滿人性的溫暖[4]。
4.5 全程助產把質量、安全和服務落實給助產士,增加了助產士的責任感,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最大程度地保障母嬰平安。管理是確保服務質量的關鍵,征求各方面意見和發現問題后進行持續性改進等,是使陪產服務和管理良性發展的手段[5]。在臨床工作中,由于受助產士人力資源、工作量動態波動等客觀因素或個別主觀因素的影響,部分醫院存在全程助產不達標現象,我們通過開展基層醫院全程助產責任制可控達標率的研究,我院全面落實了全程助產責任制,并在管理中不斷提高全程助產工作質量,不僅滿足了孕產婦健康教育需求,也有效提高了產科質量,保證了母嬰安全。各醫院應積極創造條件,全面落實了全程助產責任制。
[1]丁炎明.運用護理程序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J].實用護理雜志,2003,19(5):75.
[2]許育嫻,王忠.全程助產責任制與產科質量的關系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5,19(1):48.
[3]鄭雪芳,姚春花.“一對一”全程陪伴分娩助產模式的臨床應用[J].浙江臨床醫學,2008,12(10):1626.
[4]王斌全.護理人文關懷與健康新觀念[J].護理研究,2003,17(1):3-5.
[5]姜梅.陪伴分娩的實施及管理[J].中華護理學雜志,2008,(2):145.
Objective To implement one to one whole midwifery, effectively carry out health education, and improve whole midwifery and maternity nursing quality. Methods 300 pregnant women’s demands for health education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 were spot checked; the standard-reaching rate of one to one whole midwifery were compared to parturient and infant in 2004~2009. Results One to one whole midwifery can meet the demands of parturient health education. Neonatal asphyxia rate and postpartum bleeding were decreased. Conclusion One to one whole midwifery can improve health education and maternity nursing quality, and ensure mother-infant safety.
Whole midwifery; Health education; Maternity nursing quality
10.3969/j.issn.1009-4393.2010.13.022
深圳市龍崗區科技基金(項目編號:2006057)
518172 深圳市龍崗區人民醫院 (胡冰 楊芳 黃寶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