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 陳愛蘭 龐正鈺 李麗嬌
三種不同子宮切除術臨床效果
林青 陳愛蘭 龐正鈺 李麗嬌
目的比較探討3種子宮切除術的手術方式優缺點及臨床應用。方法對125例患者按術式不同分成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切除術(LAVH)組、陰式全子宮切除術(TVH)組和腹式子宮切除術(TAH)組,比較其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術后病率、住院天數、鎮痛劑應用等。結果3種術式術后均無并發癥發生。LAVH組的手術時間明顯長于TVH組和TAH組(P<0.05),而TVH組和TAH組之間,手術時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TAH組的術中出血與LAVH組和TVH組相比,出血較多,差異有顯著性(P<0.05);而術后病率、術后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鎮痛劑使用率、住院時間等,TAH組與TVH組及LAVH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LAVH組與TAH組之間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LAVH和TVH具有安全性好、創傷小、出血少、恢復快等特點,據病人具體情況做出最佳選擇。
子宮切除術;效果分析
本文對3種手術途徑行子宮切除術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初探其臨床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5年9月~2009年9月行全子宮切除術患者125例,按術式分為腹腔鏡輔助陰式全子宮切除術組23例、陰式全子宮切除術48組、腹式全子宮切除術組54例。3組患者為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病、頑固性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宮頸上皮內瘤變II~III、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大小均在12孕周內,3組患者均有手術指征。
1.2 方法
1.2.1 LAVH組 取膀胱截石位,取頭低足高位,于臍部穿10mm孔,麥氏點及左下腹相應部位穿5mm孔,陰道內放置舉宮器。電凝后電切子宮圓韌帶、卵巢同有韌帶(如不保留附件,切斷骨盆漏斗韌帶及輸卵管)。剪開闊韌帶前葉及膀胱子宮反折腹膜,鈍性下推膀胱,陰道拉鉤暴露宮頸,環形切開宮頸與陰道穹窿連接處達宮頸筋膜層,在腹腔鏡直視下,血管鉗鈍性穿透前穹窿進入腹腔,手指鈍性擴大切口,同法從后穹窿切口進入腹腔。至此轉入陰道手術,依次鉗夾切斷縫扎骶韌帶、主韌帶、子宮血管、取出子宮。用1號可吸收腸線連續縫合前后腹膜,將骶韌帶對應縫合增加穹窿支持力,連續縫合殘端。重新充氣后,清洗盆腔,確認無活動性出血后排出氣體,縫合臍孔切口,完成手術。
1.2.2 TVH組 取膀胱截石位,手術方法與柳曉春[1]闡述方法相似。
1.2.3 TAH組 按常規操作進行。
1.3 觀察指標 評價術后疼痛情況,觀察3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術后下床活動時間、術后病率、住院時間等指征。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數據以()表示,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采用t檢驗和x2檢驗。
2.1 并發癥發生情況 3種手術均無嚴重并發癥發生,LAVH組有2例因盆腔粘連嚴重中轉開腹,TVH組有因1例闊韌帶肌瘤及1例子宮峽部肌瘤而中轉開腹,但TAH組有3例腹部傷口脂肪液化繼發感染而延期愈合。
2.2 3種術式術中術后情況比較 LAVH組手術時間顯著長于TVH組和TAH組(P<0.01),而TVH組與TAH組之間無明顯差異(P>0.05);LAH組術中出血較多,與TAVH組及TVH組相比,差異有顯著性(P<0.05),而TVH組與TAH組之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而術后病率、術后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鎮痛劑使用率、住院時間等,TAH組與TVH組及LAVH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LAVH組與TAH組之間無明顯差異(P>0.05),結果見表1。
TVH因入路為陰道穹窿,是子宮切除的捷徑。手術創傷小、康復快、腹部無切口,尤其適用于肥胖、有皮膚病、陰道膨出及子宮脫垂者。無論從微創還是從經濟角度,陰式子宮切除術都有良好的應用前景,但其無法直視盆腔病變情況,在不了解盆腔情況下盲目進行陰式全子宮切除可能會損傷盆腔器官或盆腔粘連撕裂傷而引起大出血造成嚴重的不良后果,所以其手術適應癥受子宮大小、盆腔粘連、附件病變的限制而明顯變窄[2-3]。
表1 3種術式術中、術后情況比較()

表1 3種術式術中、術后情況比較()
LAVH具有陰式子宮手術的優點,同時通過鏡下檢查,放大術野,可以較全面了解盆腔內的情況,彌補了單純陰式子宮切除術的不足。手術結束前再次腹腔鏡檢查,可了解盆腔有無出血及血腫形成并及早處理,避免造成術后不良影響,使TVH手術變得簡單安全,但手術時間較其他2種術式長,與文獻[4]報道一致。術中出血量較多與文獻[5]報道一致。與TVH相比,LAVH兼有剖腹及陰道手術的優點,對子宮孕周10周、有盆腔手術史、盆腔粘連、子宮腺肌瘤或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宜選擇LAVH[6-7]。但腹腔鏡輔助陰式全子宮切除術并不能完全代替開腹手術,適應癥仍受一些因素限制,如嚴重的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嚴重粘連、子宮>15孕周、陰道條件差等。
經腹全子宮切除術是傳統手術,器械要求不高,腹壁切口大,手術視野暴露清楚,能完成各種婦科手術。其適應證廣泛,不受子宮大小、盆腔粘連、腫瘤性質的限制,手術切口足夠,可很好地進行腹腔探查,在直視下手術,安全性大。其手術方法易掌握,但因其創傷大,手術時間長,出血較多,術后疼痛明顯,恢復慢,體表有較大瘢痕,使越來越多的患者不愿接受。但對一些較大子宮或惡性腫瘤患者或盆腔重度粘連者仍是最好的手術方法。
綜上所述,3種術式各有其優缺點,應根據患者自身的病變范圍、解剖結構及醫生的技術經驗來選擇最適合患者的手術途徑。
[1]柳曉春,郭小玲,謝慶煌.新式非脫垂子宮經陰道切除術[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0,35(3):186-187.
[2]夏恩蘭.子宮切除手術的選擇[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5,40(10):716-717.
[3]朗景和.加強人文修養,建立和諧醫療[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6,41(1):1-2.
[4]楊冰,秦海鷹,付萬鳳.三種途徑子宮切除術的臨床觀察[J].醫學創床研究,2004,21(2):143-145.
[5]朱蘭,郎景和,劉珠風,等.三種途徑子宮切除術的臨床評價[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3,19(10):623-625.
[6]展愛華,胡傳玉,許傳奎.腹腔鏡輔助全子宮切除術51例分析[J].實用全科醫學,2006,4(6):642-643.
[7]楊永紅.腹腔鏡輔助下陰式子宮切除術的配合[J].中國醫藥導報,2007,4(18):85-86.
10.3969/j.issn.1009-4393.2010.13.026
524000 廣東省湛江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 (林青 龐正鈺 李麗嬌) 524000 廣東省湛江市第二人民醫院婦產科 (陳愛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