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東 周武強 王德華
X線自發現已有百余年的歷史,現在X射線影像診斷對于臨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特別是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發展,CR、DR成像系統的出現更是將X線診斷引向數字化革命。但普通數字化X線成像系統具有機械龐大、操作復雜、要求固定且防護嚴密的檢查室、對溫度及濕度等外界環境要求嚴格等缺點,不利于對突發性事件進行快速有效的處理。傳統床邊X線機不具有數字化功能且因暗盒數量、暗室操作等導致攝片量小,操作復雜,圖像質量差。數字化移動式放射成像系統有效地彌補了上述缺點,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我院在2009年11月份引進了數字化移動式放射成像系統,目前已完成三千余患者檢查,取得了非常良好的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
1.1 一般資料 共檢查了3256例患者,其中需隔離的感染性疾病檢查即主要是甲型H1N1流感胸部平片共3113例;其他病變檢查,包括外傷后攝片檢查共135例,198部位;8例是突發車輛墜海事件,共17部位。
1.2 設備 Kodak point-of-Care CR-ITX 550M數字化移動式X射線診斷系統,Kodak8900自動洗片機。Kodak Point-of-Care CR-ITX 550M是一套數字化移動式放射成像系統,該設備由以下部分組成:①計算機放射成像系統,含影響板掃描儀(圖像閱讀器)、專用軟件、暗盒及影像板。②移動式X射線床邊攝影系統,含限束器、X射線球管、組合機頭。
1.3 評價指標 對設備機械性能,曝光條件,所需環境評價。評價患者膠片質量,隨機抽取1000份膠片由2名副主任醫師及1名高資歷技師進行評價,并分出甲、乙、丙片及廢片。
2.1 Kodak point-of-Care CR-ITX 550M功能
2.1.1 全身各部位攝片及造影功能 與固定式數字化成像設備相仿。工作范圍:40~125kV;0.5~200mAs;曝光時間1.2~1.33ms;工作頻率100kHz。
2.1.2 移動運輸功能 具有力反饋式電機驅動輪,運動靈活省力。但該設備最大跨越臺階高度僅為2.5cm,在院外診療等許多場地受到限制。
2.1.3 靈活的機械臂系統 可延展使用范圍,采用各種投照方向及角度,比較適用于活動不方便的患者及特殊角度的投照部位。
2.2 環境要求條件 設備體積下,占用空間小,對環境要求條件不高。見表1。

表1 環境要求條件
2.3 圖像后處理 具有豐富圖像后處理功能,如調整圖像大小、圖像顏色反轉調節亮度和對比度、放大鏡、圖像縮放添加注釋、編輯注釋、初始圖像恢復、旋轉、翻轉、測量、繪圖等,將處理好的圖像可通過網線連接,可傳遞到局域網及PACS網,實現圖像存檔及傳輸。
2.4 圖像質量評價 在隨機抽取的1000份膠片中,甲級片876份,占87.6%;乙級片121份,占12.1%;丙級片3份,占0.3%。在乙級片和丙級片中,體位因素105份,占84.7%;曝光條件選擇不當,經后處理仍達不到要求者19份,占15.3%,具有以上兩種因素者2份,占1.6%。
近年來突發性公共事件呈上升趨勢,例如傳染性疾病、交通事故、礦難以及一些自然災害等,往往造成群死群傷等嚴重后果。雖然災難過程醫務工作者全力以赴進行搶救,但由于技術原因或設備原因等各方面的限制,耽誤了最佳搶救時機。在醫療搶救的過程中,影響放射檢查的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搬運患者時間過長,雖然放射設備實現了數字化,大大縮短了影像診斷時間,但患者到放射科就診的過程往往需要很長時間;第二交叉感染的問題,一些傳染性疾病如SARS需要嚴格隔離檢查,但由于放射設備數量及場地的限制,影響到傳染性患者和其他患者的隔離防護問題。
CR是一種X線間接轉換技術,是從傳統的模擬成像至數字成像的設備過渡[1]。空間分辨率較高、密度分辨率較屏一片系統提高十幾倍,動態范圍廣,有較寬的曝光寬容度,允許照相中的技術誤差,即使在曝光條件難以掌握的部位也能獲得很好的圖像,有效地提高甲片率[2]。可以根據臨床需要進行各種圖像后處理,如窗寬窗位調節、放大漫游、圖像拼接以及距離、面積、密度測量等豐富的功能。能夠將圖像進行貯存、傳輸及遠程會診,有利于醫院HIS、RIS、PACS系統的建設。與傳統X線機比較CR去除了鉛字排號、暗盒及暗室復雜的操作規程。從經濟性方面一臺CR可與多臺X光機配合工作。
Kodak point-of-Care CR-ITX 550M數字化X射線診斷系統具有移動功能和靈活的機械臂系統,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達診療場所,為臨床提供及時準確的影像資料。在處理一起客車墜海事件中,該設備迅速到達搶救地點,較平時縮短20~30min,為患者贏得寶貴的搶救時間。在目前的防治甲型H1N1流感工作中,該設備為數千例患者提供優質的影像資料,有效地避免了流感患者和其他患者及醫務人員的交叉感染。
該設備在實際工作中存在一些缺點:首先是圖像失真問題,由于大多是危重、急癥患者,IP板的放置困難,射線投照方向與CR的IP板不一定垂直,可能形成一定的夾角,使圖像位置偏移,結構失真。有的部位所選的曝光條件不合適,雖然經過圖像后處理也達不到理想效果,這些都是形成圖像質量下降的重要因素。克服以上缺點一是要爭取患者及家屬的配合,另外加強醫師的投照技能。其次放射防護難度大,由于攝片場所大多沒有有效的防護設備,只能依靠盡量使用設備限束器及降低曝光條件,使用防護隔離衣,增大設備與醫護人員的距離等措施。另外該設備的機械性能存在一定限制。
總之,Kodak point-of-Care CR-ITX 550M 移動式數字化X射線診斷系統綜合了CR及床旁攝片機的優點,適用于全身各部位的X線檢查,尤其對床旁攝片、不規則角度攝片及一些重癥病人特殊攝影有極高臨床應用價值。該設備能夠到達的地方只要達到簡單的環境要求,都可以展開醫療攝片工作,適用于突發性公共事件中大范圍人群的攝片檢查和院外一些查體工作,有效地彌補了傳統數字化成像系統的不足。
[1]宋承木,龐迪,王魯.直接數字化成像技術的臨床應用[J].醫學影像學雜志,2003,13(6):451-452.
[2]楊凱.常規X線圖像數字化成像技術CR與DR的比較[J].中國臨床影像雜志,2003,14(3):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