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玲 陳雪梅
B超診斷已廣泛應用于臨床,由于檢查對孕婦及胎兒安全無損害、無痛苦、檢查操作簡便、可重復檢查,已成為孕婦檢查首選的、可信的一種診斷方法,對妊娠中、晚期孕婦腎積水的診斷敏感性高,并可估計積水的程度及觀察腎臟病變,為臨床提供可靠診斷信息具有重要價值。
2008年6月~2009年6月對我院門診及住院孕婦B超檢查宮內胎兒及附屬物的同時,對孕婦雙腎進行檢查,結果發現618例孕婦中有72例腎積水,孕婦年齡21~44歲,平素身體健康,既往無腎病史、高血壓病史、心臟病史,根據孕期不同分孕中期組,孕晚期組。
被檢查者檢查前排空膀胱,取仰臥位,左側臥位或右側臥位,使用EUB-420型B超診斷儀,探頭頻率3.5MHz,進行常規掃查胎兒及附屬物,對腎臟形態、大小、包膜、實質進行觀察,對集合系統分離者取腎臟冠狀切面測量積水情況,積水范圍在1cm以下者不列入統計對象。
孕期發生的腎積水多數為輕度積水,其中56例B超聲像圖顯示腎大小、實質回聲正常,集合系統分離呈橢圓形暗區,為輕度腎積水。10例為中度腎積水,B超聲像圖顯現腎臟略大于正常,實質回聲無明顯改變,腎竇區呈手套狀、煙斗狀無回聲區。6例表現為重度腎積水,腎臟體積明顯增大,腎實質因腎竇區囊性擴張而顯著受壓、變薄,腎竇區為多房囊狀無回聲,在邊緣可找到向內伸入的不完全分隔回聲,合并輸尿管積水。
孕中期245例中有26例腎積水,其中右腎積水20例,左腎積水6例。孕晚期373例中有46例腎積水,其中右腎積水30例,左腎積水11例,雙腎積水5例。觀察中發現隨著妊娠月份增大,腎積水的發生率逐漸升高,腎積水量也明顯增多。
由于孕期子宮右旋,壓迫輸尿管,故右腎積水多于左腎,故應指導患者左側臥位,一周后進行B超復查,孕中期組20例中有14例積水消失;孕晚期組有22例腎積水消失,孕晚期組中有5例無明顯改善,其它均有不同程度減輕。
腎積水為尿路發生梗阻,輸尿管蠕動減慢,尿液自腎臟排出受阻,重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腎實質萎縮。妊娠期由于(1)受雌激素、孕激素的影響,特別是孕酮的影響,抑制輸尿管、腎盂、腎平滑肌蠕動,使其擴張,蠕動力減弱。尿液易潴留,出現腎積水。(2)子宮增大將膀胱向前推移變位,致使排尿不暢。(3)增大的妊娠子宮壓迫盆腔輸尿管而形成機械性梗阻。(4)妊娠期子宮常易右旋,壓迫輸尿管,所以單純右腎積水孕婦經左側臥位后腎積水有所減輕乃至消失,證實了這一點。(5)盆腔瘀血。(6)妊娠期腎血流量增加,腎小球濾過率增加,有時超過了腎小管的再吸收能力。

不同孕期腎積水發生率
大量飲水的孕婦,腎臟不斷的分泌大量尿液,腎盂、輸尿管雖然在蠕動排出尿液,但因尿液源源不斷產生,腎盂內還是會有足量的尿液,所以在一小時后再查或隨查,直至作出確定性診斷。如應用特殊藥物,如解痙藥,使輸尿管蠕動減少,腎盂尿排空受到影響。利尿藥可使尿量增加,因此應詳細詢問病史做出正確診斷。
診斷重度腎積水時要注意與多囊腎相鑒別
多囊腎:雙側腎臟增大,腎臟形態失常,表面極不規則,常呈分葉狀,腎出現多數圓形囊泡樣無回聲和低回聲,大小不等,囊壁整齊,多囊腎不顯示正常腎實質回聲,易于與腎積水相鑒別。
妊娠期增大的子宮壓迫輸尿管,造成宮腔被動狹窄,壓力增高,尿返引流受阻,導致腎積水,危害腎臟,及時發現早期臥床休息。左、右輪流臥位以減少對子宮及輸尿管的壓迫,使尿液引流通暢,同時預防感染,避免高危妊娠合并癥的發生,以及誘發腎炎的預防有重要的價值。
對以上腎積水孕婦產后一個月隨訪,B超復查腎積水均消失。B超診斷腎積水方法簡便易行,無痛苦,對胎兒對孕婦無影響,具有一定優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