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達沃斯定調反思、重設與重建
1月27日~31日,瑞士小鎮達沃斯迎來了第40屆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時值全球景氣漸趨復蘇,但不確定因素仍多,因此這場盛會備受矚目。本屆年會的主題是“改善世界狀況:反思、重設、重建”,強調全球有必要通力合作,以因應急迫的挑戰和未來風險。世界經濟論壇討論了因應地球氣候變化的談判、改善國際合作體系、海地強震災后重建等急迫議題。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主席克勞斯·施瓦布目前將此解釋為“反思價值觀、重新設計合作進程、重建相關國際機構”。
2008年金融危機和2009年“大衰退”,讓人們洞悉經濟的相互依賴、管理斷層以及全球化潛在的系統風險,必須重新思考經營模式、金融創新和風險管理,并重新設計合作體制,重建人們信心。由于有去年12月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前例,也讓有著“金融哥本哈根”之稱的本次達沃斯年會的與會者懷疑:從氣候問題轉金融監管問題,不同國家之間到底可否達成廣泛一致。
國務院決定成立國家能源委員會
國務院辦公廳1月27日下發通知,根據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審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和《國務院關于議事協調機構設置的通知》精神,為加強能源戰略決策和統籌協調,國務院決定成立國家能源委員會,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出任主任。國家能源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負責研究擬訂國家能源發展戰略,審議能源安全和能源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統籌協調國內能源開發和能源國際合作的重大事項。
分析人士指出,由這么多高官組成國家能源委員會,顯見中國高層高度重視能源戰略。由于能源問題涉及電力、煤炭、石油,以及價格改革、市場準入、稅收、進出口、安全方方面面,原有國家能源局職責難以囊括全部。設立這樣一個機構,或有助理順關系,解決多頭管理、分散管理、協調性差的積弊。
上海世博會福建館即將進入施工階段
1月12日,福建省參與上海世博會籌備工作情況介紹會上,福建省參博辦主任陳少和介紹,福建省參博主題確定為“潮涌海西,魅力福建”,廈門市將代表福建參與城市最佳實踐區展示。據了解,“福建周”的時間定為6月28日~7月2日。
密集批復區域規劃并非著眼地方利益
1月22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地區經濟司司長范恒山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規劃的制定和頒布都是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局出發,而不是著眼于某個地方的局部利益。去年至今,國家先后批準了海西區、橫琴島、江蘇沿海經濟帶、關中一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遼寧沿海經濟帶、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海南國際旅游島、重慶兩江新區等諸多區域振興方案。有人士認為,過于密集地頒布區域振興規劃,只是國家在政策上安撫地區的一種手段,也可能導致資源的浪費。
范恒山認為,盡管各個文件之間存有一定的共性,但卻是在考慮到國家全局布局的同時,充分體現每個地方的特殊需要,從而避免了所有的區域規劃的地方化和全國規劃一刀切問題的出現,體現了各地的比較優勢。
《滬港兩地金融合作備忘錄》在港簽署
1月19日,香港特區政府與上海金融服務辦公室簽署金融合作備忘錄,宣布在金融市場發展、金融機構兩地互設和加強金融人才培訓交流合作三個方面加強合作。事實上早在2009年初,兩地交易所已經簽署“更緊密合作協議”,當時的重點在于信息交流、產品發展和人員培訓等方面。
香港證監會主席方正在儀式后表示,外界總是關注滬港競爭,“其實我們正在很多方面合作”,他認為香港作為成熟的金融中心,與上海這個發展中的金融中心有互利互補之處。
上交所與聯交所達成更緊密合作協議
1月21日,上交所與香港聯交所在香港公布達成更緊密合作協議,雙方同意就兩地掛牌企業及證券加強互通信息及聯合監管,并建立定期交流機制。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則成為兩所在產品發展合作的切入點,目前若干家內地基金管理公司已在積極準備發行與港股相關的ETF,日后有望擴展至開發債券ETF、黃金ETF和交叉掛牌。除ETF外,兩所還謀求在資產證券化產品、權證、牛熊證、期權等交易產品方面尋求進一步的合作。另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總經理張育軍透露,上交所已經在著手編制以兩所證券為成分股的指數。
兩部委力促投融資進入低碳經濟領域
國家環境保護部、科技部1月23日表示,將全力推進投融資機構與環保企業的融合,讓更多的資金進入低碳經濟領域。當日,兩部委聯合啟動了“推動發展低碳經濟投融資戰略同盟”。環保部所屬中華環保聯合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曾曉東表示,低碳經濟發展亟待解決的就是技術創新,而技術創新最根本的保障就是資金。目前,資金支持已經成為制約技術發展創新的重要環節。
環保部科技標準司副司長劉志全表示,國家高度重視環保產業的發展,并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十二五”期間國家環保投資將超過3萬億,其中用于環保設施的投入將超過1萬億。同時,國家將擴大污控指標和項目,環保企業面臨著更大的產業機會。據介紹,“十一五”期間中國環保產業年均增長率15~20%,高于同期國民經濟增長幅度。“預計‘十二五期間還會有一個較快的發展。”劉志全說,針對目前環保企業普遍存在的關鍵技術不足、企業規模小,特別是資金嚴重不足的狀況,環保部正聯合科技部、銀行、保險等部門,著手構建多元化的投融資體系。
11家券商就融資融券細節達成共識
近日,11家參與2008年全網測試的券商就融資融券業務細節達成共識,主要包括投資者準入門檻、融資利率以及擔保比例等方面。
出于資金安全性考慮,11家券商幾乎都將客戶準入門檻定在賬戶資產100萬元、開戶時間18個月以上。息費率方面,行業總體上執行了國際慣例,融資利率和融券費率均在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基礎上增加三個百分點。
當投資者的信用賬戶維持擔保比例低于補倉維持擔保比例時,券商有權限制投資者的融資買入和融券賣出等增加負債的交易行為,行業總體將執行150%的補倉維持擔保比例。同時,行業總體將執行130%的平倉維持擔保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