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麗在丈夫波賓失去工作后,就出去工作,從家庭主婦變成半職顧問,波賓則與她分攤家務。但3個月后,當波賓重新找到工作后,夫妻倆便為了家務的事情糾纏不清。住在喬治亞州梅普頓的莉麗今年37歲,已是3個孩子的媽,她現(xiàn)在不僅要工作,還要照顧孩子和做大部分家務。她說:“有幾天我覺得就像要被淹沒一樣。我與波賓為家務負擔爭吵,他總是說‘我可以幫你做什么?我的回答是:‘做什么還要我為你想好嗎?”
美聯(lián)社引述家政專家指出,經濟危機發(fā)生以來,越來越多的婦女需要養(yǎng)家糊口,還要同時照顧家務。可以說是雙重煎熬。莉麗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美國進步中心的報告說,在金融危機中,由于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被公司炒掉,美國約有200萬已婚婦女成為家庭生計的主要來源。
專家說,丈夫在失去任務以后,或許承擔了更多的家務和照顧孩子的職責,但這種變化往往只是暫時的,一旦丈夫找到工作,一切又變了。
蒙特克萊爾州立大學家庭與兒童研究系社會學家康斯騰斯指出,“當丈夫賺更多錢時,他們可以以此換取不做家務,但太太卻不能”。
他說,近年丈夫做的家務多了,但妻子仍要做2/3,包含每天必做的家務,例如換尿片、給孩子洗澡、做飯,以及送孩子參加各種活動等。文夫則多是跟孩子玩或參與體育運動等。
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教授凱瑟琳·紐曼說:“一個復雜的問題是:妻子是否希望丈夫接過這些包袱?因為她們雖然希望減輕負擔,但卻覺得她們干家務活比男的干得更好。”她說,男人在家中承擔更多家務,這一趨勢在經濟衰退之前就已開端出現(xiàn),許多家庭希望這種風氣繼續(xù)下去。
家住新澤西州確山的安娜的丈夫沃頓令年4月失去在一家金融服務公司的任務,安娜于是在小學找到一份全職教職,擔任五年級老師。每天回到家,她都既餓又累,但這時丈夫沃頓都已把她和孩子的飯做好。她說,“那真是讓我驚喜和全新的經歷。他的廚藝讓我再次愛上他。我從未期待他有這么大的進步”。
海外星云 2009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