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影像學特征與膝部疼痛的相關性研究
疼痛是膝關節炎的主要臨床癥狀,也是患者就診的首要原因。膝關節炎可以引發膝部疼痛,導致膝關節功能受限和患者的生活質量下降。然而,目前關于其引起疼痛的原因還知之甚少。既往的相關研究顯示,疼痛癥狀與關節炎的影像學特征之間缺乏高度的一致性,但是究其原因可能受多種因素干擾。
近日,美國學者Neogi T等開展了一項研究,旨在探究膝關節炎的影像學特征與膝部疼痛癥狀之間的關系。在 MOST(Multicenter Osteoarthritis)和 Framingham 研究中心分別選取了696例和336例雙膝疼痛程度不一致(如:左膝關節疼,而右膝關節不疼)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在盡可能消除受試者社會、遺傳、心理、生理上的多種影響因素的前提下,對每一個膝關節進行影像學評估:Kellgren-Lawrence分級(0-4級)、骨贅分級(0-3級)及關節腔狹窄分級(0-3級),并依據疼痛的頻率、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評估膝部的疼痛情況。
結果顯示:影像學上骨關節炎的Kellgren-Lawrence評分與膝部疼痛的頻率密切相關,在MOST中心,Kellgren-Lawrence 4級相對于0級的OR值為151(95%CI 43~526),在Framingham中心4級對于0級的OR 值為 73(95%CI 16~331),均 P<0.001)。在 Kellgren-Lawrence評分與膝關節疼痛的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上也有類似的相關性結果,Kellgren-Lawrence評分越高疼痛越嚴重。另外,骨贅和關節腔狹窄也均與膝部疼痛相關,其中關節腔的狹窄程度與疼痛的相關性比骨贅更強。
結論:在膝關節炎患者中,影像學顯示的結構學特征與臨床膝部疼痛癥狀密切相關,關節腔狹窄可作為疼痛的一項重要危險因素。應用影像學技術可以更好地分析膝關節的病理性結構改變對引發疼痛的影響。
(張爽摘 楊卓審校 譯自BMJ,2009,339:b2844)
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