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瑾
(東莞市石龍人民醫院口腔科,廣東 東莞 523326)
扁平苔蘚(Oral Lichen Planus,OLP)是一種發生在口腔黏膜的慢性、淺表性黏膜損害,屬于局限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范疇,有惡變傾向,發病機理不明確。多數學者認為與免疫因素有關,同時可能與內分泌、精神因素、感染、微循環障礙有關[1],故臨床上常以腎上腺皮質類固醇藥物治療為主。OLP可以單獨發生于黏膜或皮膚,也可皮膚黏膜同時罹患,其中糜爛型常見,范圍相當廣,可遍及整個口腔黏膜,嚴重影響患者進食、語言等生理功能。自 2003年我們應用金因肽(外用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rhEGF)局部治療糜爛型 OLP,經短期臨床療效觀察,效果滿意,報道如下:
1.1 選擇對象 2005年 6月至 2008年 6月在我院口腔科門診收集糜爛型OLP患者 66例,均無嚴重的全身疾患,就診前未使用任何藥物治療,且均于糜爛、疼痛癥狀明顯時就診。
1.2 病例分組 所有患者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 34例,年齡 20-72歲,平均 46歲;其中男 12例,女 22例。對照組 32例,年齡 17-69歲 ,平均 43歲;其中男 9例 ,女 23例。
1.3 治療藥物 金因肽(rhEGF)由深圳市華生元基因工程發展有限公司生產,每支 15 ml裝,含rhEGF 2 000 IU/ml;潰瘍糊劑由我科自制,主要含維生素 B2、碘甘油等成分。使用方法:治療組使用金因肽,將金因肽噴灑于糜爛面,2次/d;對照組采用潰瘍糊劑,2次/d,復診時間均為 7-14 d,研究對象在治療時均只用外涂藥,否認有全身用藥。
1.4 療效評價 顯效:7 d內糜爛面愈合,疼痛癥狀消失;有效:7-14 d糜爛面明顯縮小,疼痛癥狀明顯減輕;無效:7-14 d糜爛面無明顯縮小,和 /或疼痛癥狀無明顯減輕。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 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糜爛平均愈合時間比較:治療組為 3.2 d,對照組為 6.3 d,治療組糜爛愈合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經 x2檢驗處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治療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 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例)
3.1 本組觀察中可見,使用金因肽治療糜爛型OLP,總有效率達 94.00%,顯效率達 58.8%;而對照組總有效率為 54.00%,顯效率為 18.8%,治療組顯著優于對照組。而且兩組糜爛平均愈合時間比較:治療組為 3.2 d,對照組為 6.3 d,由此說明使用金因肽使糜爛面的愈合時間顯著縮短,證實金因肽治療糜爛型 OLP有較好的療效。
3.2 扁平苔蘚病因不明,而且據報道其惡變率約為 1%左右[1]。尤其是糜爛型 OLP更易惡變,故治療上對糜爛型 OLP應給予重視。金因肽所含活性成分為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rhEGF),具有促進皮膚黏膜創面組織修復過程中 DNA、RNA和羥脯氨酸的合成,加速創面肉芽組織生成和上皮細胞增殖,從而縮短創面愈合時間。而且 rhEGF在分子結構、生物活性及生理功能上與人表皮生長因子高度一致[2],故對人體無致敏性,本治療組中 34例未見過敏及其他不良反應;其能促進上皮細胞、中性粒細胞、成纖維細胞等多種細胞向創面遷移,為組織提供再生與修復的基礎,縮短創面愈合的時間,同時還具有增殖作用,能促進 RNA、DNA的復制和蛋白質合成,促進創面細胞再上皮化,以加速創面愈合速度[3]。
3.3 金因肽治療糜爛型 OLP的近期療效較理想。EGF是一種強烈的細胞分裂促進因子,能促進細胞增殖、上皮再生和遷移以及血管形成;同時,EGF還能刺激上皮細胞合成分泌膠原透明質酸等細胞外基質,促進結締組織細胞的生長。而口腔創面上皮的再生依賴于角質細胞的分裂及遷移,一些基礎研究表明,EGF可刺激角質細胞的分裂、分化和遷移,促進口腔上皮非角質層增厚,從而在短期內使口腔潰瘍愈合的目的[4]。
3.4 OLP的損害在愈合后往往出現復發的情況,使治療成為棘手問題。EGF在口腔的分泌水平越低,口腔潰瘍的發生率則越高。實驗表明在糜爛型 OLP損害愈合后,如果在好發部位的正常組織繼續噴涂 rhEGF(金因肽),會增強上皮的抵御能力,從而防止病損的復發或減少其復發[5]。一方面,其具有顯著的促進口腔潰瘍、糜爛愈合和減輕疼痛的作用,且無明顯的毒副作用;另一方面,該藥劑口感好、使用方法簡便、見效快,受到患者的歡迎。
通過本組病例觀察認為,金因肽對于治療糜爛型扁平苔蘚有其獨特療效,該藥毒副作用小、操作簡便、療效顯著、療程短,在口腔黏膜病的治療中值得推廣。但對該病的復發能否長期有效控制,還有待臨床進一步探索研究。
[1] 李秉琦.口腔黏膜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50.
[2] Ziegler TR,Pierce GF,Herndon DN.Growth factors and wound healing:Basic science and potential clncal applications[M].New York:Springer,1997∶206-228.
[3] 張水龍,周曾同,許國琪.金因肽對過敏性口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口腔醫學,2002,18(1)∶53-54.
[4] Brown GL,Curtsinger L,Brighwell JR,et al.Enhancement of epidermal regenera-tion by biosynthetic epidermal growth factor[J].JEXP Med,1986,163(5)∶1 319-1 324.
[5] 陳詩書,湯雪明.醫學細胞與分子生物學[M].上海: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199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