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蘭秋,李 杰,周光濤
(1.綏濱縣水務局,黑龍江綏濱156200;2.黑龍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哈爾濱150080)
洪水演算法可分為水文學方法和水力學方法2類。水文學洪水演算法,常用的有馬斯京根法、特征河長法和匯流系數法等,水文學洪水演算法所需的基礎資料比較容易取得,只需要開始演算入流斷面的流量過程,但該方法一般只能進行流量演算,即通過洪水演算可以得到出流斷面的流量過程,若想得到所求斷面的水位過程,則必須通過出流斷面的水位~流量關系轉換,且該算法一般不能考慮回水頂托的影響。
水力學洪水演算法,即完全圣維南(st.Venant)方程組的數值解法和簡化圣維南方程組的解析解法或數值解法,該方法雖然可以同時得到出流斷面的流量過程和水位過程,且可以考慮回水頂托及其他人類活動的影響,但該方法所需的基礎資料中有些不易取得,比如所求斷面的實測水位過程等。
馬斯京根法于1934年提出,并在美國馬斯京根河上首先應用,馬斯京根法依據的基本原理為水量平衡方程和槽蓄方程,其形式為:

式中:I為上斷面入流,m3/s;O為下斷面出流,m3/s;W為河段的槽蓄量,m3/s·h;K為槽蓄系數,h;X為流量比重因子。
將I-O=dw/dt簡單差分,與方程(2)聯解,得到推流公式Q2=C0I2+C1I1+C2Q1,這是最早的洪水演算公式。
在實際工程計算中,常常已知下斷面的洪水流量過程,逆向推求上斷面的入流過程。由馬斯京根法的推流方程Q2=C0I2+C1I1+C2Q1,得到 I2=Q2/C0- C1I1/C0- C2Q1/C0,當 X〉0,C1〉C0,則|C1/C0|〉1,由于在逆向推流(反演)過程中,I1的初始值是假定的,存在誤差d,即I1真=I1+d,In真=In+d|C1/C0|(n-1),由于|C1/C0|〉1,從而使 In真發散,計算的過程線常呈鋸齒狀,甚至出現負值。例如:在《黑龍江省海林市林海水庫供水工程初步設計》中,已知敖頭樞紐為主和林海-敖頭區間為主100 a一遇出流洪水過程,逆向推求(反演)林海水庫相應100 a一遇入流洪水過程,將敖頭樞紐為主和林海~敖頭區間為主設計洪水過程相減,逆向演算(反演)至林海水庫壩址處,即得到林海水庫相應100 a一遇入流洪水過程。根據海浪河河道情況,河道洪水演進參數x=0.35、k=12h、△t=6 h,進行逆向洪水演算(反演),成果如圖1所示。
由圖1可以看出,洪水演算得到的林海水庫相應100 a一遇入流洪水過程發散,且過程線呈鋸齒狀,過程線中最大值為17×109m3/s,最小值為29×10-9m3/s,與實際林海水庫100 a一遇相應入流過程相差巨大。

圖1 林海水庫相應洪水過程線圖
若將馬斯京根法推流方程Q2=C0I2+C1I1+C2Q1的順序改變一下,即 I1=Q2/C1-C0I1/C1-C2Q1/C1,|C0/C1|<1,則當時段足夠多時|C0/C1|(n-1)趨向于0,比較穩定。在實際應用中,可以根據這一原理,對原始數據進行處理,比如,適當增加時段數,調整初始值等方法進行演算,可以很好地解決洪水演算中逆向推流(反演)時洪水過程發散的問題。仍以《黑龍江省海林市林海水庫供水工程初步設計》為例,根據海浪河河道情況,河道洪水演算參數x=0.35、k=12 h、△t=3 h,逆向推流時適當調整初始值,逆向推流(反演)4次,得到林海水庫相應100 a一遇入庫洪水過程,成果如圖2所示。
由圖2可以看出,改變馬斯京根法的推流公式順序后,可以很好地解決逆向推流(反演)時洪水過程發散的問題。圖2中逆向推流(反演)得到的林海水庫相應100 a一遇入流洪水過程光滑,無突變,且入流過程比出流過程尖瘦,過程線中最大值為2 392 m3/s,林海水庫為主100 a一遇洪峰流量為3 490 m3/s,逆向推流(反演)得到的水庫相應100 a一遇洪水的洪峰流量小于水庫為主100 a一遇洪峰流量,符合實際情況,演算得到的洪水過程合理,可以應用于實際工程設計中。

圖2 林海水庫相應設計洪水過程線圖
[1]黑龍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林海水庫供水工程初步設計報告[R].哈爾濱:黑龍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