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曉瀾
1月16日,中國房地產2010北京峰會在北京召開,記者選取了會上幾位頗具代表性專家的發(fā)言,以此窺探2010年房地產市場的走勢。
2009年,中國克服重重困難,實現了“保8”的任務。中國房地產業(yè)作為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yè)之一,在政策推動下,迅速扭轉了不利形勢,在2009年成為中國經濟持續(xù)增長的中堅力量。
但中國的房地產業(yè)在2009年的繁榮,受到政策支持和投機炒作的因素非常大,泡沫的成分不容忽視。隨著去年12月一系列調控政策的出臺,各大城市的樓市在最近一個月內已明顯顯現出降溫的趨勢。如何應對新的調控形勢下的產業(yè)發(fā)展,如何擺脫政策和資金的依賴,如何尋求行業(yè)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已成為非常緊迫和現實的問題。
2009年供需比1:2致房價暴漲
對于今年年初中央出臺的一系列的關于房地產的政策,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解讀認為:這次條例的出臺,是對市場的一個調控。
這些政策有三條比較核心的意思:第一,就是加大保證住房供給的力度。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必須要履行托底的責任。在2009年6月份的時候,已經公布了我們三年的住房保障規(guī)劃,這個規(guī)劃。應該是在逐步按計劃實施。除了保障房以外,經濟適用房還提出來公共租賃房要加大建設。包括少數城市的一些限價商品房。
第二,這次明確提出來要加大住房市場的供給非常重要,上漲過快與供求關系扭曲有很大的關系。
統計數據顯示,2004年的時候,每竣工商品房的面積和銷售商品房的面積是1:1,竣工商品房的面積是大于銷售面積的。但是從2005年之后,供求關系已經開始發(fā)生扭曲。2005年是1:1.2;2006年是1:13;2007年是1:1.4;2008年由于市場有調整又回到了1:1.2。2009年是多少呢?大約是1:2。也就是明顯的供不應求的局面,必然的結果,就是導致房價上漲。
所以能夠加大有效供給非常重要。
第三,開發(fā)企業(yè)加快推進土地開發(fā)的節(jié)奏和速度,包括清理一些土地,檢查一些合同,都是盡可能加快開發(fā)企業(yè)拿到土地之后的一個開發(fā)的進度,也是增加供給的重要方面。
對于2010及未來中國的房地產行業(yè),秦虹表示,房產市場在中國,其個人認為有非常好的發(fā)展前景。企業(yè),政府,包括消費者,其實都希望市場能夠穩(wěn)定發(fā)展,而不是大起大落。市場大起大落,已經損壞了所有方方面面的未來預期。
2010年房地產市場溫和向上
路勁地產董事局主席單偉豹表示,這次出臺的“國十一條”非常回歸理性,而且是非常理智的。
首先是基本上把供求放在第一位,增加供應量,減少需求量。然后把政府應該擔當的責任也拿過去了,就是廉租房,政府自己去蓋。采取的手段也是非常理性的。二套房增加40%也是可以理解的,買得起二套房,拿多一點錢出來不影響民生。然后把銀行的那個預備金提高0.5%,就是市場少了供應,貨幣的供應少了三千個億,也是一種非常明智的手段。
“我覺得2010年整個房地產市場還是會溫和向上,理論上和GDP平行增長,當然它會有一些波動,這是肯定的。但是總的走勢還是向上走。”單偉豹說。
中國不會出現次貸
美國由房地產次貸危機引發(fā)了全球的金融危機,而迪拜房地產泡沫引發(fā)的金融危機警示著世界危機還沒有結束。然而經歷了2009年房價的暴漲,和天量的信貸投放,房地產市場泡沫四起。不少人已經開始擔心中國房地產市場信貨安全問題。
秦虹認為,從總量上來說,我們目前還沒有辦法和美國的次貸相比。
有三個指標。第一,我們現在的個人住房貸款,占到銀行比例的11%,大家知道,美國次貸的時候,占到多少呢?是53%。第二,盡管2009年我們的商品房銷售非常火爆,大家都去貸款買房,是不是有風險呢?我們觀察了一個指標,就是2009年全年商品房銷售額大概在4萬億左右。第三,不良貸款占1%。總體上,我們的房地產個人貸款還是安全的。而且無論是個貸還是開發(fā)貸款,仍然是商業(yè)銀行最優(yōu)質的資產。
而北京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陳國強表示,迪拜泡沫實際上就是房地產泡沫。迪拜的房地產市場的發(fā)展模式,實際上是因為投資所致。當然,從迪拜事件給我們很多的啟示或者一些警示。這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還是要堅持,或者說要堅守住房本身的一個基本屬性,就是一個使用屬性,使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