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紀小蘇
回想1997年高考前夕我被確診為1型糖尿病至今,漫漫抗糖路,雖然痛苦多于歡樂,但經歷卻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大學四年是我面對糖尿病的第一個階段。升入大學,每一個莘莘學子終于從高中三年沉重的學習壓力中解脫出來,迎接大學生的應該是歡呼雀躍、活力四射、青春飛揚,可對于剛得糖尿病的我來說,我的天空是一片烏云。
因為醫療水平有限,沒有正規的胰島素治療,我身上的三多一少癥狀還是十分明顯,每天最多的感受就是口渴肚子餓,上課著急上廁所,渾身沒力氣沒精神。我的胃就像一個無底洞,總也填不飽;喝水也是,別人喝白開水解渴,我喝白開水更渴,只有喝5角錢一瓶的汽水才能解渴,而且一口氣喝四瓶嘴里才暢快。每天晚上我都要起夜,每每從睡夢中醒來,聽著舍友們酣暢的呼吸,跑在清冷的走廊時,我心里既委屈又憤懣,我不止一遍在心里責問:老天,你長眼了嗎?請告訴我為什么要我承受這么大的苦難?
每次別的同學去上體育課,我都很難過。高中時我是班里400米冠軍的保持者,以前的我無論做什么都是蹦蹦跳跳,可現在渾身無力讓我一節體育課都堅持不下來。偌大的一個教室,我戴上耳機,把錄音機里的磁帶聲音調到最大,任由它震撼、麻痹我的神經。在磕磕絆絆中,大學四年畢業了,我應聘到外市的一個中學做了一名人民教師。屈指算來,我參加工作已經整整七年,這是我慢慢接受糖尿病并開始與之和諧相處的七年。七年對于正常人,婚姻和工作都應該是走上了正軌,按部就班地過著自己的小日子了,而我卻不是。第一次戀愛,在他父母得知我生病不同意的情況下,整整五年的交往最終以分手告終,而我也不經意地蹭到了大齡青年的行列。
剛參加工作時,由于一個人離家在外,日子都靠自己去支撐,我最初的血糖控制也很不盡人意。一年之內兩次住院,領導在得知我身體情況后,征得我的同意,給我安排了相對輕松的工作。所以在教學生涯中,我有2年是與學生脫節的,而且要忍受著同事們同情、憐惜的目光,我的工作成績可想而知。近3年,因為慢慢接受了糖尿病這個事實,身體開始成為我革命的支柱,我光榮入黨,教學成績起色很大,成為我們班組年輕的骨干教師。
我由最初的每天兩針到每天四針強化治療到現在的胰島素泵治療,我的血糖也由最初的無可奈何到目前控制自如。我深深明白,只有養好身體,才有本錢去追求更好的生活,所以現在我對糖尿病欣然接受并坦然、認真面對,我經常戲謔自己的一句話就是:心態好是我的強項,我活的就是心態。這句話一點不假,對于明天,我仍然心懷憧憬,堅強面對,既然生命只有一次,既然舍不得離開,為何不選擇快快樂樂地活一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