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一凡
在葉利欽時代,一場史無前例的革命給俄羅斯的經濟帶來重創。然而,普京接掌政權后,俄羅斯的經濟很快走出困境,其發展變化令全世界感到震驚。世界銀行2007年的一份報告指出,俄羅斯近幾年的經濟增長是符合窮人利益的經濟增長,俄羅斯的老百姓實實在在地分享到了經濟增長的成果。
那么,俄羅斯是如何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實現“民富”的呢?
分類轉移支付
“去中央化”(Decentralization)是俄羅斯自1991年來所面臨的最大社會體系改革,地方政府在政策的規劃與實施、財政的預算與支出以及社會公共服務的提供上有了更大的自主權。然而也正是財政的“去中央化”使得地方與中央政府之間充斥了各種矛盾和偏差。由于地區經濟發展差異造成了貧困的區域性劃分,越是經濟落后的地區,窮人越多,但地方政府也因當地經濟發展滯后而無財力支出高額的補償金或其他社保支付款項。
面對諸多問題,從1994年起,俄羅斯聯邦政府為“拉平各地區的預算條件”,對財政轉移支付政策不斷進行調整。首先是將全國需要財政援助的地區劃分為兩類:接受“一般援助”的地區和接受“特別援助”的地區。然后確定對這兩類地區的不同財政援助數額,并在此基礎上由中央財政按所劃定的標準,對財政收入低于平均水平的這兩類地區提供“一般援助”或“特別援助”,從而更加明確俄聯邦中央財政資金的優先支出方向。資金主要被應用于醫療、教育、社保、就業等公共服務項目中,并且為當地貧困居民提供“一對一”的個體式服務。其次,通過地方政府對貧困家庭的走訪、居民調查報告等方式,進一步定義貧困家庭的性質,例如:家庭中未成年兒童的數量、就業情況、家庭人均收入等,采集詳細準確的數據。同時,聯邦政府還著力改進并完善財政支出權限和責任的劃分,使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之間支出權限和責任的劃分更加清晰和明確,以便更有效地合力監控并打擊貧困。
浮動的“貧困線”
在地方政府提供的可靠數據前提下,俄羅斯聯邦政府積極與世界銀行合作,對俄羅斯各地區的生活水平進行專業的分析和評估,制定出不同的貧困標準。世界銀行報告指出,俄羅斯各地每一個季度都要調整一次最低生活標準,也就是“貧困線”。最低生活標準被用于評估居民生活水平以及作為制定補助金、補償金及其它社保支付款項的依據。莫斯科2009年第三季度,人均最低生活標準為月5124盧布(約為人民幣1700元),有勞動能力的居民最低生活標準為5795盧布,退休人員3533盧布,兒童4381盧布。與中國東北接壤的濱海邊疆區去年第二季度居民人均最低生活費標準定為月4362盧布(約為人民幣1450元),有勞動能力的居民最低生活費指數為4687盧布,退休人員3383盧布,兒童4202盧布。通過每一季度在不同地區嚴格、準確地制定“浮動性”的貧困標準,俄羅斯聯邦政府能夠集中改進并完善優化財政支出結構,讓最應該得到幫助的人群最先享受到社會福利。隨著俄羅斯近年來經濟不斷增長,“浮動性”貧困標準也在逐漸升高,這不但顯示了俄羅斯在打擊、消除貧困上取得的成果,也表明了貧困已逐漸從絕對意義上轉變為“相對性”貧困。
工資跑過GDP與CPI
從1999年至2006年,俄羅斯經濟年均增長約6%,總量增加了70%。然而,俄羅斯居民工資和人均收入卻增加了500%,扣除通脹后,人均收入實際增長超過了200%。八年間,俄羅斯的人均實際工資和人均實際收入的增長速度比人均GDP的增長速度高出兩倍。實際工資增長大大超過GDP的增長速度,這是俄羅斯人分享經濟增長成果最突出的一個方面。
當前,俄羅斯人平均月工資為10800盧布,約合人民幣3650元。其中莫斯科人均工資最高,目前月人均工資約為2萬盧布(折合人民幣6700元)與中國接壤的遠東地區最低,月人均工資在9500至10000盧布(人民幣3200至3360元)之間。經濟快速增長伴隨而來的高通脹始終困擾俄羅斯聯邦政府。1999年至2006年這8年間,CPl年均增長13.6%。然而,為削除通貨膨脹給居民造成的損失,俄羅斯始終注意保持居民收入的增長速度高于物價上漲速度。
即便是面對經濟危機,2009年俄羅斯仍然實現了居民收入的小幅增長。政府在有效抑制了失業人口出現危機性增長的同時,提高了國民實際收入約1%。
“國家優先項目”
自2000年普京上臺以來,俄羅斯聯邦政府開始重視發展民生。與葉利欽時代推行“休克療法”和激進的私有化進程不同,普京的漸進式改革不是單純追求經濟增長的數字,而是最終要讓民眾得到實惠。普京強調,“實現人的發展是現代社會進步的基本目標和必要條件,俄羅斯的復興不能以生活繼續惡化為條件,而要日復一日地增進人們的福祉?!?/p>
2005年,普京提出以強化社會福利保障為核心的四大“國家優先項目”,即現代化的醫療、高質量的教育、普及型適用住房和高效益的農業。為此,專門成立了國家優先項目計劃委員會,普京親任主席,并在財政預算中增設“國家優先項目”支出科目,2006年至2008年已經支出超過8370億盧布。這些資金主要用于提高教師工資、為中小學購置教學設備、支持農業生產、提高醫務人員待遇和加快經濟適用房建設等。
隨著經濟發展,俄羅斯居民實際工資不斷提高,社會保障網絡也逐步完善。俄羅斯宏觀經濟分析和短期預測中心《俄羅斯經濟長期趨勢》的報告預測,2012年前俄將進入發達國家行列,趕上韓國、西班牙、以色列的經濟發展水平,2020年前,人均GDP可達29400美元。除了人均收入的大幅提高,俄羅斯人實實在在地享受到了政府提供的免費醫療、教育和各項補貼、救濟等幾百個項目。這樣情勢下,隨著經濟的飛躍,在俄羅斯想當窮人,都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