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慶軍
(大慶油田第七采油廠工程技術大隊,黑龍江 大慶163000)
在常規抽油機井井下修井過程中,一般都是抽油泵筒直接連接固定凡爾作業。在起下油管時,當地層能量大、井下壓力高時,油管上端將噴出大量的井液;當地層能量較小、井下壓力較低時,油管內的存油由于井下泵固定凡爾密封作用而不能及時泄掉,起出的油管下端也將溢出大量的井液。以上兩種情況都會有大量井液傾泄到井場,嚴重污染了環境,惡化了員工的工作環境,與創建文明、健康、安全的工作環境和綠色環保油田的理念不符。針對目前井下作業現狀,開展了適合油田生產實際的防溢防噴泄油技術研究。
在起出油管、抽油泵時,當井下壓力大于油管內壓力時,防溢防噴泄油裝置關閉進油通道,防止井噴;當井下壓力小于油管內壓力時,裝置打開油流通道,油管內井液回流到套管,防止油管溢液。在下入油管、抽油泵過程中,裝置呈關閉狀態,無論井下壓力大小,油管內始終無井液。
在作業完井時,通過旋轉或支井底方法使裝置導向機構打開油流通道,恢復正常生產狀態。再次作業時,通過旋轉或支井底方法使裝置導向機構關閉或打開油流通道,防止井液噴出或溢出。
3.1 結構組成
支撐式防溢防噴泄油裝置由球桿、調整套、連接套、密封套、防噴座、防噴芯、換向彈簧、輔助彈簧、換向銷、短節、支撐軸、支撐套、接箍等組成。
3.2 工作原理

圖1 結構原理圖
該裝置與抽油泵固定凡爾座相連,下端接箍連接尾管,通過提放油管支撐人工井底來實現裝置進油通道的打開與關閉。管柱下井時,該裝置的換向銷處于換向套軌跡短槽位,此時防噴芯與防噴座的密封面接觸壓緊密封,進液通道關閉,同時球桿頂開固定凡爾,呈防噴狀態(見圖1a);管柱下井到位后,下放管柱尾管支撐井底,管柱負荷下降1-2噸,此時支撐軸上行推動支撐套上行,換向銷換向至軌跡槽下部換向槽。上提管柱,支撐軸在尾管重力作用下行,與支撐套脫離,支撐套在輔助彈簧彈力作用下帶動防噴芯下行,換向銷換向至軌跡槽長槽處,此時防噴芯與防噴座分開,進液通道打開,同時球桿下行,固定凡爾落入凡爾座內,呈生產狀態(見圖1b);起管柱時,上提管柱卸下油管掛,加深下放管柱至井底,管柱負荷下降低2-3噸,上提管柱,換向銷在彈簧力作用下換向至軌跡槽短槽處,此時與下井時防噴裝置的狀態相同,進液通道為關閉狀態。進液通道為關閉時,存在兩種情形:當油套環空壓力大于油管壓力時,在下部環空液壓力作用下進一步壓縮彈簧,防噴芯與防噴座密封面壓緊密封,呈防噴狀態(見圖1a);當油管內壓力大于環空壓力時,防噴芯在上部油管液壓力作用下壓縮彈簧,與防噴座分開,呈泄油狀態(見圖1b)。

?
根據油井井下壓力情況,對支撐式防溢防噴泄油裝置的換向彈簧、輔助彈簧及機構整體泄油防噴性能進行了室內模擬實驗,裝置試驗最小泄油壓差為0.08MPa,防溢防噴壓力差最小為0.1MPa,最大達到20MPa,換向載荷達到9kN,泄油通道為∮24mm,重復換向20次成功率100%。檢測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設計指標,達到了下井條件。
5.1 高產井防噴功能應用
以檢泵井井1為例,說明支撐式防溢防噴泄油裝置防噴試驗情況。該井正常時日產液32t,日產油3.0t,沉沒度758m,設計泵深914m,沖程2.7m,沖次8.5min-1,泵效55.5%。該井作業前井口就有較大的溢流量,起原井管柱時,油管噴溢嚴重,大面積污染了井場,主要原因是該井產能較高、含氣量較大,停抽后井下積聚能量較大,致使起原井管柱時嚴重井噴。按照設計方案下入組配管柱的過程中,由于油管內壓力小于井下油套環空液柱壓力,裝置呈防噴狀態,起出井口的油管上端無油液噴出,實現了井口油管的防噴功能。
5.2 低產井泄油功能應用
以檢泵井井2為例,說明支撐式防溢防噴泄油裝置泄油試驗情況。該井正常時日產液4.0t,日產油2.0t,沉沒度337m,設計泵深1098m,沖程2.5m,沖次6min-1,泵效26.4%。該井作業前井口無溢流量,起原井管柱時,油管內油液全部傾泄到井場,污染了環境。按照設計方案下入組配管柱的過程中,由于油管內壓力大于井下油套環空液柱壓力,裝置呈泄油狀態,起出井口的油管內的液體均泄入井內,實現了油管泄油功能。
防溢防噴泄油裝置具有防噴泄油雙重作用;油管防溢防噴泄油裝置安裝于泵下,保持了原泵抽管柱結構,不影響泵效;防溢防噴泄油裝置適用于新投產井、地層壓力高井及氣液比高井的油管溢流防噴控制;防溢防噴泄油裝置與井口防噴器等配合使用可實現不壓井作業,避免了壓產和油層傷害;防溢防噴泄油裝置較好地解決了油井作業井場污染問題,進一步改善了作業人員的工作環境,具有較好的社會效益。
[1]張琪.采油工程原理與設計[M].山東:石油大學出版社,2001:135-141.
[2]陳濤平,胡靖邦.石油工程[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2:439-452.
[3]甄維勝,李振智,林偉民.復雜斷塊油田開發中后期實用采油工程技術[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1:4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