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斯明 王加軍 趙國成 熊扣華 成 玉 張 賽 胥成剛 陸 簫 胡錫國
(1.蘆溝鎮農業服務中心,江蘇 建湖 224711;2.建湖縣農業委員會,江蘇 建湖 224700;3.建陽鎮農業服務中心,江蘇 建湖 224751;4.寶塔鎮農業服務中心,江蘇 建湖 224743)
淮稻13號是江蘇徐淮地區淮陰農業科學研究所選育的遲熟中粳新品種,經過多年試驗示范結果表明,該品種表現出高產、優質、抗條紋葉枯病、抗倒等特點,于2009年2月通過江蘇省審定。
2007年參加江蘇省遲熟中粳區域試驗,平均單產619kg/667m2,比對照淮稻9號增產12.1%,達極顯著水平。2008年參加江蘇省遲熟中粳區域試驗,平均單產625.6kg/667m2,比對照淮稻9號增產16.9%,比對照揚輻粳8號增產11.4%,均達極顯著水平,居第一。2009年在建湖縣建陽鎮馬廠村、寶塔鎮龍河村、蘆溝鎮徐溝新凌示范,手栽秧平均單產686.8kg/667m2,機插秧單產665.9kg/667m2。
淮稻13號粒谷飽滿,殼薄粒亮,粒重高,米質優,綜合評價達國家二級優質標準。飯粒整齊,潔白晶瑩,軟硬適中。全生育期154d左右,生育期適中,適應性較廣,該品種為遲熟中粳類型,葉色深綠,葉片長寬適中,株型集散適中,繁茂性好,成熟期穗粒足,成熟期仍有3片以上綠葉,生長整齊清秀,彈性好,抗倒性強,無白葉枯病,感紋枯病。抗逆性較強,穩產性好。單產650kg/667m2以上的產量構成為成穗數20.5萬~22.8萬/667m2,每穗總粒數118~158粒,結實率85%~90%,千粒重29.4g左右。
播期與品種及前茬作物讓茬時間決定播種的時間,一般在5月22日至6月3日播種,秧齡16~19d,葉齡3.1~3.9張,苗高13~18cm。大田需育秧軟盤25~28張/667m2(軟盤規格:內腔長58cm,寬28cm,高2.5cm),軟盤育秧適宜的落谷密度為芽谷每盤播150g,秧大田比為1∶80~100,用種量4~4.5kg/667m2,要留足池田。機插秧床土培肥標準高,床上準備需提前培肥熟化,備用過篩土100kg/667m2左右,用壯秧營養劑培肥,要充分拌和,并隨拌隨用。
為了減少植傷,活棵率高,機插秧苗秧齡不超過19d,機插時間盡可能提前,一般在6月10~20日之間移栽結束。可插入穴數1.8萬/667m2,基本苗7.5萬/667m2左右,大田全田高低不超過3cm,待土壤沉實2d后再插,栽深掌握在2cm左右。
每667m2施純氮18.5kg,P2O5和K2O各8~9kg,氮肥的基蘗肥與穗肥比例6∶4;磷肥基肥,鉀肥以拔節肥為主。機插秧秧苗小,大田有效分蘗期較長,中后期對肥料需求較高,分蘗肥宜分三次施用,第一次在栽后活棵施尿素5kg/667m2,第二次在第一次追肥后5~7d施尿素7.5kg/667 m2,第三次在第二次施后7d施尿素5kg/667m2,7月15~20日拔節期施氯化鉀7.5kg/667m2,7月下旬施促花肥。可結合病蟲防治進行根外噴肥,以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水漿管理,待泥漿沉淀后保持薄水機插,栽后應從兼顧到全田大多數秧田活棵出發,灌秧苗高二分之一的水層護苗,以防高溫灼苗。活棵后應淺水勤灌,即田面夜間無深水,次日上新水,達到水調肥,以水調氣,以氣保根,分蘗早生快發。
在優選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基礎上,抓好紋枯病的綜合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