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青
(南京市中醫院,江蘇南京210001)
泌尿系結石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筆者自2003-2009年以中藥排石湯為主治療泌尿系結石40例,療效滿意,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40例患者中,住院30例,門診10例;男28例,女 13例;年齡 20~70歲;病程 1 d~3年;結石橫徑在0.3 cm~1.1 cm。其中腎結石10例,輸尿管結石15例,復合型結石13例,膀胱結石2例。
1.2 診斷標準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1)發作時腰腹絞痛,可伴尿頻、尿急、尿痛;(2)肉眼可見血尿,尿中有砂石排出;(3)尿常規檢查有紅細胞;(4)B超或X線腹平片、腎盂靜脈造影可明確結石部位。
中藥排石湯組方:金錢草、海金砂、車前子、王不留行各 30 g,石韋、冬葵子、郁金、雞內金、滑石、枳殼各15 g,扁蓄、瞿麥、牛膝各10 g。伴肉眼血尿者加小薊15 g,白茅根20 g,參三七5 g;疼痛較劇者加延胡索15 g,白芍10 g,川楝子10 g;腎虛明顯者加生地黃10 g,杜仲15 g,續斷20 g。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10 d為1療程。用藥期間囑多飲水,服藥后做跳躍活動。
3.1 療效標準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治愈:臨床癥狀消失,結石排出,X線腹部平片、靜脈腎盂造影或B超檢查結石消失;好轉:癥狀改善,X線攝片結石縮小或部位下移2 cm;無效:癥狀及X線檢查或B超示結石無變化。
3.2 治療結果 本組40例,服藥時間最短5 d,最長40 d。治愈26例,好轉1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5%。
邰某,女,58歲,住院號 9273528,2006年6月15日就診。左側腰部疼痛1 d伴惡心嘔吐1次。血常規 :WBC 5.3 ×109,N 75%;尿常規:Pro++,BLD+++。B超示:左側腎臟中盂內見一強回聲團,直徑約8 mm,后方伴聲影,左側腎臟腎竇分離12 mm,左側輸尿管擴張8 mm。提示:左側腎臟結石伴積水,左側輸尿管擴張。予中藥排石湯治療,并囑多飲水,藥后做跳躍活動。服上藥5劑后,6月20日復查B超正常。
本病屬祖國醫學的“腰痛”“石淋”范疇。膀胱濕熱是其主要病機。《醫宗必讀?諸淋證治》說:“石淋者,有如砂石,膀胱蓄熱而成,正如湯瓶久在水中,底結白堿也。”故以清熱利濕排石為主要治療方法,兼以活血止血,行氣。方中金錢草、海金砂、雞內金[2]以排石溶石見長;石韋、滑石、冬葵子、車前子、扁蓄、瞿麥利尿清熱通淋;郁金、枳殼、王不留行[3]理氣行滯,活血通絡,止痛;牛膝引藥下行。諸藥合用共奏清熱利濕,通淋排石之功。臨床觀察結石大于8 mm以上者,最好先行體外震波碎石,再用該法治療見效更快。
[1]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6.
[2]周清華.辨證治療泌尿系結石的臨床體會[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25(4):221-222.
[3]史維嘉.行氣活絡法治療泌尿系結石87例[J].吉林中醫藥,2007,27(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