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榕,孫建偉
(南方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廣東廣州510515)
鼻咽癌系指發生于鼻咽及其側壁的惡性腫瘤。周維順教授[1]認為,鼻咽癌屬中醫“真頭痛”“上石疽”“失榮”“鼻淵”“控腦砂”等范疇。其病因主要是肺氣不宣,上焦熱盛、肝郁氣逆化火,肺、肝、膽毒熱灼液為痰,痰火上結,搏于少陽,進而氣、血 、痰 、毒互結,阻塞經絡而成腫瘤。據WHO統計,大約80%的鼻咽癌發生在我國,占我國頭頸部腫瘤的首位[2]。目前治療鼻咽癌放療仍是主要的手段,使鼻咽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有了很大提高,但同時產生的一系列毒副作用,嚴重影響了放射治療療效、患者生活質量及預后。近年來,中醫藥與放療結合治療鼻咽癌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就其研究進展論述如下。
放射治療是目前治療鼻咽癌的首選治療,但放射治療劑量不一定與療效成正比,放療結束時仍有10%~18%局部病灶殘留,20%~30%會發生遠處轉移,單純增加劑量并不意味著預后的改善。因此要全面改善鼻咽癌的預后,依靠單純的放射治療是不夠的,使用放療增敏是提高療效的方法之一。劉泰福[3]認為腫瘤內乏氧細胞的存在是放射治療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中藥活血化瘀類藥物對放療有增敏作用。活血化瘀中藥由于可以改善微循環,加快血液流速,增加血流量,破壞腫瘤細胞周圍和內部纖維蛋白的聚集,因而可以改善乏氧組織狀態,增加放射線的敏感度。史建軍等[4]對90例鼻咽癌患者進行分組比較,研究結果表明用中藥放療增敏散配合放射治療,鼻咽腫瘤殘留率和頸部淋巴結殘留率均低于單純放射組,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均高于單放組。增敏的同時能減輕放療引起的口腔炎,而不增加其他毒副作用。徐伯平等[5]報道,養陰清熱法能提高肺熱型鼻咽癌對放射線的敏感性。同時他們研究的中藥散結方(生南星50 g,生半夏30 g,蜈蚣 3條,夏枯草20 g,丹參 20 g,赤芍20 g,葛根30 g,太子參30 g)[6]也能明顯提高鼻咽癌頸部淋巴轉移灶對放射線的敏感性。鄔曉東等[7]采用中藥放療增敏散配合放射治療30例鼻咽癌患者,并與單純放射治療30例進行臨床對比觀察。研究結果表明其頸部淋巴結轉移灶縮小50%及完全消退的放療劑量與放療次數比單放組減少,而且毒副反應較輕。曹卡加等[8]用活血化瘀藥田七,自放療開始即服,2 g/次,3次/d,直至放療結束,加服田七者鼻咽癌原發灶全消率為83.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1.3%(P<0.05)。提示田七對鼻咽癌原發灶有放射增敏作用。
2.1 放療后并發癥分型 鼻咽癌系我國常見的頭頸部惡性腫瘤之一,放射治療后常出現一些不良反應,如口腔、口咽黏膜反應,唾液腺反應,放射性皮炎,張口困難,全身反應:乏力、頭暈、食欲減退等。而運用中醫藥對其進行辨證論治,臨床上常能收到獨特的療效。當今各醫家對鼻咽癌放療后的辨證分型主要有以下幾類:鄧宏等[9]認為放療后的病人主要表現為熱毒傷陰、肺胃陰虛、痰瘀氣滯、氣血虧虛等4種證型。龔春貴[10]對89例鼻咽癌患者放化療后的辨證分為熱毒壅盛、陰虛內熱、氣陰兩虛3種證型。陳黎莉等[11]認為放療后出現的證候類型主要有熱毒熾盛型、傷陰耗氣型、氣不固血型3種。高萍[12]將其分為熱毒熾盛、痰濕內阻、氣陰津虧、氣血凝滯等4種證型。盧文娜等[13]對272例鼻咽癌放療后出現的臨床表現辨證分為兩種證型,即熱毒熾盛型198例,表現為咽痛、口干、口腔潰瘍、舌紅、苔黃,多在放療中出現;肺胃陰虛型74例,此型病人口干、舌紅、少苔或無苔、少津、伴有輕度咽痛,多在放療結束后出現。孫悅紅[14]認為放射治療本身所具有的熱性殺傷作用相當于熱毒之邪,熱毒煎灼津液而致本病,故解毒生津為其主要治療法則。辨證為熱毒蘊結、陰虛火旺、痰瘀互結、氣陰兩虛4種不同證型。王德鑒[15]對初診鼻咽癌及放療后患者進行辨證,提出了放療前以痰濁結聚、氣血凝結、火毒困結等3種證型為主,放療后由于全身及局部狀況都已發生改變,而以肺胃陰虛、陰血虧損、脾胃失調3種證型為主。邱寶珊等[16]針對鼻咽癌急性放療反應的病機特點,其辨證主要分為津液耗傷、熱毒瘀結、脾胃失調、氣陰兩虛等4種證型。
2.2 并發癥的辨證施治 鼻咽癌放療在挫傷癌細胞的同時也會損傷人體正氣,耗傷人體津液,使機體免疫力嚴重下降。而中醫藥在調節各類腫瘤患者的全身機能、降低放療、化療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等方面都具有肯定的作用及其獨特的優勢。因此,臨床上醫者們根據放療后不同的臨床表現及證型運用了很多療效顯著的治療方案。張青等[17]將化療后癥狀分為4型:(1)陰津虧耗型:治宜養陰清熱,生津利咽。方用抗鼻咽癌I號加減。(2)脾虛痰濕型:治宜健脾化濕,益氣和胃。方用抗鼻咽癌Ⅱ號加減。(3)熱毒瘀血凝結型:治宜清熱解毒,活血祛瘀。方用抗鼻咽癌Ⅲ號加減。(4)氣陰兩虛:治宜益氣養陰。方用抗鼻咽癌IV號加減。臨床上收效良好。張景述[18]用解毒散結、化痰軟堅中藥及歸脾湯交替治療1例放療后4年再復發的病例,已存活2年。白洪芳等[19]在放療計劃中使用中藥復方(基本藥物包括金銀花、連翹 、馬勃、射干、麥冬、南沙參、茯苓 、山藥、枸杞子、黃芪、三七、甘草)在減輕其毒副反應,減少正常組織損傷,增加腫瘤控制率,改善病人生存質量方面取得滿意效果。
3.1 心理護理 祖國醫學認為,七情過度必然導致臟腑功能失調,經絡瘀滯。臟腑功能失調又可導致氣血虛衰。因而采用精神療法,給患者以心理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持,減輕或解除其極度的痛苦和憂慮,可以改變治療反應及癌癥的發展。鄧卓霞等[20]對57例存在著恐懼心理的患者進行積極的心理調護,增強了患者戰勝癌癥的信心,提高了患者放療后的生存質量。周玲[21]對19例鼻咽癌患者的心理問題進行分析,采取相應的方法進行及時、有效的心理護理,使病人以樂觀、豁達的態度和強烈的生存意識去面對疾病,特別對提高腫瘤患者的治療效果,順利完成放、化療過程,減輕痛苦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等起著積極的作用,使患者的病情好轉率達到98%。蔡昌蘭等[22]采取心理干預和輔助療法治療鼻咽癌放療損傷58例,使患者情緒穩定,不同程度地減輕了放射損傷,并能正確認識疾病及治療方案,配合治療,使放療順利完成。
3.2 飲食護理 鼻咽癌多系火毒之邪引起,放療后多為陰虛津枯之體,故應多食新鮮水果蔬菜,忌食辛辣溫熱之品,以免傷陰助火使津液更為枯絕。北京中醫協會[23]建議患者飲食方面宜適當增加一些滋陰潤燥生津的食物,如甘蔗汁、梨汁、荸薺汁、西瓜汁、藕汁、草莓汁、橙汁等,以保證全面營養,同時改善放療后的不良反應。對于因放療引起咽部黏膜充血水腫、吞咽困難者,應根據患者吞咽情況,配以清淡、少油的流質飲食,如牛奶、藕粉、蛋白粉、面糊、碎爛面條等,或用勻漿飲食,使食物細軟,易吞咽,易消化吸收。韋素瓊[24]對62例鼻咽癌患者進行飲食指導,患者進食清淡、易消化、高蛋白質及含豐富維生素的食物、勸告患者戒煙酒,避免吃煎炸及過熱、過硬、過酸或過甜的刺激性食物,即中醫避免火熱肥甘之品,以減少對口腔黏膜的刺激,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鼻咽癌的惡性程度較高,放射治療為目前被公認的首選治療方法。而放射線在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又不可避免地損傷部分正常的組織和器官,出現一系列的急性放療副反應。中醫藥在調整鼻咽癌患者的全身狀況、糾正臟腑功能的失調、增強放射治療的效果、減輕放療的毒副作用、增強患者自身的抵抗力、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質量方面,確有獨到之處。中醫及中西醫結合診治鼻咽癌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如能將中醫藥與現代醫學密切結合,診治鼻咽癌的研究將會取得重大進展。
[1]申興勇,周春華,殷潔.周維順教授治療鼻咽癌經驗[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25(2):170.
[2]姜苗,李忠.鼻咽癌的中西醫結合診治[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07,35(4):8-11.
[3]劉泰福.現代放射腫瘤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7-8.
[4]史建軍,鄔曉東,劉錦全,等.中藥增敏散配合放療治療鼻咽癌的療效觀察[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4,10(24):4-5.
[5]徐伯平,胡丕麗,張蓓,等.養陰清熱法對中醫不同證型鼻咽癌放療敏感性影響的研究[J].新中醫,1999,31(5):42-43.
[6]徐伯平,胡丕麗,黃國賢,等.中藥散結方對鼻咽癌放療增敏的研究[J].中醫研究,2001,14(3):17-19.
[7]鄔曉東,史建軍,劉錦全,等.中藥放療增敏散對鼻咽癌放療增敏作用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2,22(8):629.
[8]曹卡加,韋子章.鼻咽癌放療后并發癥的中藥治療概況[J].中醫耳鼻喉科學研究雜志,2008,7(4):171-177.
[9]鄧宏,徐凱.鼻咽癌放療后毒副反應的中醫藥治療[J].中國腫瘤,2002,1(6):337.
[10]龔春貴.辨證治療鼻咽癌放療毒副反應及體會[J].東南國防醫藥,2004,6(2):97.
[11]陳黎莉,龍浩.自擬益氣養陰湯治療鼻咽癌放療反應30例臨床分析[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04,4(4):28.
[12]高萍.辨證治療鼻咽癌放療不良反應126例[J].貴陽醫學院學報,2005,3(1):60.
[13]盧文娜,劉琳.辨證治療鼻咽癌放療副反應272例[J].新中醫,2002,34(11):55.
[14]孫悅紅.辨證治療鼻咽癌放療后口腔干燥癥145例[J].湖南中醫雜志,2002,18(1):35.
[15]王德鑒.中醫耳鼻咽喉口腔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518-820.
[16]邱寶珊,王士貞.鼻咽癌急性放療反應的中醫辨證論治[J].中華實用中西醫雜志,2003,3(16):433.
[17]張青,張龍英,李蘭鋒,等.鼻咽癌50例放療后應用中醫中藥治療及療效觀察[J].上海中醫藥雜志,1986(8):22-23.
[18]張景述.中醫藥治療鼻咽癌頸淋巴結轉移2例臨床報告[J].新中醫,1981(11):33.
[19]白洪芳,張健,江慶華,等.中藥干預鼻咽癌放化療急性毒副反應的觀察及護理[J].護理研究,2008,22(7):1735-1736.
[20]鄧卓霞,唐小嵐,周富玲,等.個體化護理干預對鼻咽癌患者生活質量及放療后遺癥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9):778-780.
[21]周玲.19例鼻咽癌患者的心理護理[J].黑龍江醫藥,2005,18(6):465-466.
[22]蔡昌蘭,聶青,譚敬華,等.心理干預和輔助治療鼻咽癌放療損傷58例分析[J].人民軍醫,2010,53(4):291-292.
[23]北京中醫協會.鼻咽癌放療后的飲食調理[J].中國中醫藥報,2009(7):159.
[24]韋素瓊.護理干預在減輕鼻咽癌患者放療反應中的作用[J].中國實用醫學,2009,4(19):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