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其書
(中國南方電網超高壓輸電公司,貴州 興義 562400)
電力安全管理中常見的問題及建議
李其書
(中國南方電網超高壓輸電公司,貴州 興義 562400)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電網規模空前擴大,電力行業涌現出的安全問題也日益復雜和多樣。安全問題關系到電力行業的進一步深入發展。無論電力發展到什么程度,安全問題的固有性和客觀性都不會改變,各級人員的安全責任也不會減弱。下面談談電力安全管理存在的一些問題。
習慣性違章是誘發事故的溫床,由一定的心理定勢支配,是一種習慣性的動作方式。習慣性違章一般并不是作業者有意所為,而是習慣成自然的結果;習以為常,容易讓人喪失警惕性和防備性,身在險中不知險。習慣性違章容易傳染,一些新職工看到老職工習慣性違章“省力、省事、節約時間”,很容易染上老職工的不良習慣,久而久之,必然導致不良習慣一脈相傳,代代如此。
2008-07-17,某火電工程總公司安裝班在陽江站進行220kV陽漠線Ⅱ母側29032刀閘引下線安裝工作。2名工作人員完成B相跳線安裝后,分別手持平衡身體用的竹竿從線上回到構架,其中甲某在未系好安全帶的情況下回收竹竿,與相鄰帶電間隔的安全距離不足,造成C相導線經竹竿對母線構架放電,使甲某受電擊從構架跌落至地上,同時導致12座110kV變電站失壓,損失負荷150MW。看似平常的習慣性違章卻給自己帶來致命的傷害,一次也許能僥幸躲過,時間長了、次數多了,必然會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
電力行業工作人員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是保證安全的前提,精神狀態的好壞不僅影響工作的質量,也影響工作的安全。工作人員精神狀態不好,容易造成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神志不清、健忘、乏困、反應遲鈍等,這都是造成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曾經發生過這樣一起事故,工作人員前一天晚上與家人發生爭吵,第二天帶著情緒上班,在辦理完工作票后心里一直想著昨天與家人的爭吵,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結果誤入帶電間隔而喪命。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是保證安全的前提,是減少人為責任事故的先決條件。
某些中小型變電站安全工器具的管理非常混亂,標識不明、亂擺亂放、沒有檢驗合格標簽,已破損的工器具沒有及時移除、登記,并且仍在生產現場使用。使用破損或不合格的安全工器具,必然會增加安全事故的發生幾率。破損和不合格安全工器具是發生安全事故的隱患。
電力操作票和電力工作票是保證安全的基礎。南方電網規程規范規定,除事故處理可以不填寫操作票和工作票外,其他的一切操作與工作都必須填寫操作票和工作票,并且執行過程中有嚴格的要求和規定,必須經過“三審”之后簽字方能生效。在日常工作中,常出現無票作業現象。有時工作人員會認為一個簡單的操作或工作已做過上千次,不會出現問題,嫌辦理操作票麻煩,產生了不辦理操作票或工作票的念頭。正是這種錯誤的認識釀成慘劇。某些致命的問題也許在一、兩次工作中沒有暴露出來,但在長期工作中由于環境因素的改變,將逐步暴露出來。不按照規程規范要求,盲目根據經驗判斷,必將給安全生產帶來重大的傷害。
某供電局9.24人身傷亡事件就是一起無票工作事故。工作人員在進行線路搶修時未辦理工作票,主觀認為停電了的線路不會帶電、是安全的,以致變電站運行人員合閘送電時造成人身傷亡事件。可見,無票作業產生的后果是相當嚴重的。
某些領導只關注大型的操作和檢修工作,忽視日常工作的管理。然而最容易出問題的就是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的日常工作,這些工作容易讓人思想意識松懈、麻痹大意、掉以輕心,在不經意間違反規程規范造成安全事故。
收集習慣性違章具體行為事例,針對各種類型的習慣性違章行為制定考核辦法,從制度上遏制習慣性違章,真正做到制度使其不能、教育使其不為、嚴懲使其不敢。加大教育培訓力度,通過觀看習慣性違章所造成的事故視頻,從心理上給職工造成震撼,使其自覺意識到習慣性違章的危害,從而在工作中真正做到“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提高自保、互保意識。
電力一線職工的日常工作一方面單調、重復、枯燥,另一方面要隨時面對突如其來的電力事故,心理壓力非常大。關注職工的精神狀態,及時了解職工的喜怒哀樂和思想動態,合理安排工作,以人為本,這是安全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某些領導只顧布置工作任務,沒有注意工作人員的精神狀態,使職工帶著情緒工作,最終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變電站值班的工作人員常有這樣的感慨,每當電話鈴聲響起就會感到不安和焦慮,甚至有時電話鈴聲并沒有響,自己卻隱約聽到鈴聲。這些都是長期大壓力、高負荷工作造成的。因此,變電站在保證安全生產的同時,應組織一些豐富的業余活動,一方面能讓員工在活動中放松,另一方面能讓員工在活動中展現自己的才華,使郁郁的情緒得以釋放,從而更好地投入到工作當中去,真正做到“八小時內緊張有序,八小時外豐富多彩”。
安全工器具的管理要遵照相關的管理制度:定期檢查,及時移除過期、破損的工器具,做到安全工器具擺放整齊、標識明確;按照檢驗周期及時送檢安全工器具,防止因過期、檢驗不合格的工器具繼續在生產現場使用,而造成安全責任事故;外來施工單位進入變電站生產施工,要求其提供使用的工器具清單和檢驗合格證明;一旦發現使用過期或破損的工器具進行工作,立即責令停止工作。
強化安全意識,加強工作現場的管理。工作現場的管理是安全管理的關鍵環節,要層層落實安全責任,細化責任,防止出現責任真空。特別要加強生產班組的人員管理,防止職工為了貪圖省事,抱著僥幸心理或自以為是,不遵從規程規范,無票工作。所有工作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工作票技術規范》和《操作票技術規范》,確保操作票的執行、監護、檢查到位,工作票的簽發、許可、交底到位,安全措施布置、現場檢查、危險點預控分析到位。特別是線路檢修工作時,必須在調度機構確認相關線路已停電、具備檢修作業條件后,方能許可工作人員進行相關工作。同時,工作票許可人要認真審查工作票中的安全措施,對不完善的安全措施及時補充。特別是外來單位到變電站生產現場工作時,要嚴格按照《工作票技術規范》和《安規》要求做好現場交底,指明帶電區域和工作中的危險點,并強調不能擅自擴大工作范圍,改變工作現場的安全措施。對無票工作要堅決制止并及時向安監部門反映。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安全生產事無巨細,都要加強管理。嚴格執行個人保班組、班組保工區、工區保全局的安全生產管理機制,落實生產現場責任人。對可能影響系統運行的工作要做好事故預想,認真分析工作中的危險點,做到胸有成竹。安全生產工作是一項長期工作,不是幾天、幾個月的突擊就能一勞永逸的事,要完善安全管理的相關制度,實現安全生產常態化管理,做到懲必有據、罰必有因,嚴格遵照規章制度落實各級人員的安全責任。
2009-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