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連寶
(大唐淮南洛河發電廠,安徽 淮南 232008)
對于發電企業來說,為了實現“保人身、保電網、保設備”的工作要求,需要加大力度抓好安全基礎管理,建立完備的安全管理制度,采取科學的安全管理手段,盡可能實現企業本質安全。
(1) 健全規章制度。這是企業實現安全生產的基礎,可使企業在安全生產中做到凡事有據可依、違章有據可查,從體制規章上規范企業生產和員工行為。當前,發電企業有很多需要進一步細化和完善的規章制度,一方面是由于現行的規定里存在一些漏項或不完善的地方,另一方面是由于相關管理者在實施管理過程中恣意而為,用人權而不是用制度來管理。企業的廠部領導和相關職能部門應下大力氣來健全企業的規章制度,并在執行規章制度的過程中根據暴露出的問題不斷完善它。
(2) 科學化的安全管理。這是實現高效率和高時效的手段。企業堅持安全管理科學化創新和開拓,將有效地提高其自身的安全水平。傳統的安全管理就是安監人員帶著袖標到生產現場,監護生產現場人員行為或發現隱患等,回來后再發發通知。這種單一模式已經完全不適合現代發電廠的安全管理。現代發電廠規模更大,機組更加先進,要求人員工作效率更高,工作手段更科學,同時當前社會對人和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因此,如何確保發電廠的人、機、環和諧統一,需要企業從深層次來思考、來挖掘新的管理模式。
通常,發電廠采用季節性大檢查(如春、秋季大檢查)以及專項大檢查等形式進行有針對性的檢查,并將發現的問題用表格列出,這是一種經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方式,需要長期進行。此外,系統、科學的安全性評價檢查方式已逐漸被各發電廠廣泛采納使用。這種檢查方式采用安全系統工程從設備和人的管理深層來挖掘和剖析存在的問題,然后集中分析,找出存在于企業設備和人員環境中的隱患和需要解決的問題,以提高企業的整體安全水平。這種檢查方式需要周期進行,要經歷初評價、自評價、
專家評價、問題匯總整改、專家總評等幾個階段。科學地建立應急預案、問題庫以及重大危險源管理機制等,是發電廠對某些重點問題采用的特別管理方式。此外,還需要依靠企業成熟的MIS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等進行管理,依靠班組上報的班組日志、異常情況分析、事故報告等資源,更科學地對企業安全生產實行管理。
(3) 人性化的管理。這是企業安全管理的重要補充,是最值得推崇的,也最容易被一些管理者忽視的。誠然,安全管理的原則性和嚴肅性是不容侵犯的,任何人在規章制度面前都是平等的,這是做好安全管理的基礎。但是,實際上安全管理面對更多的是廣大的普通職工,他們奮戰在生產第一線,會遇到很多困難和壓力。因此,安全管理者在工作中要像對待自己的兄弟姐妹們一樣,尊重和關心他們;在工作中要加大對安全技術及規章制度的宣傳和貫徹力度,并堅持對職工的長期教育和幫助,以提高職工的安全素質和安全生產技能。
由于職工在工作中的違章行為時有發生,因此必要的考核是需要的。但考核不是目的,使職工提高認識,以后少犯錯誤或不犯錯誤才是目的。有些違章,并不是職工主觀上的故意,而是由于他們對行業標準、規章制度不熟悉、不精通所致,他們需要時間來學習和提高自己。所以,安全管理者要努力和職工建立一種既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又是同志和朋友的和諧關系。教育職工既要堅持原則,又要從心里面去溫暖和貼近他們,讓他們在接受批評、教育甚至考核后,不帶抵觸情緒,避免因此給工作帶來更大的安全風險。要客觀地面對職工的違章或錯誤,人性化地管理他們,真心、務實地幫助他們,使他們得到提高,這樣才能有效促進企業的安全生產。
安全管理者的安全素養直接關系到企業安全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發展。安全管理者是企業安全文化活動的策劃、組織、宣傳、貫徹者,由他們帶領全體職工通過多種途徑營造企業安全文化氛圍,提高企業整體安全水平。因此,安全管理者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業務素質非常重要。
目前,很多發電企業存在安全管理人數嚴重不足的現象,一般僅設2~3人。隨著國家對安全、職業健康、環保的高度重視和越來越高的要求,安全管理者所要參與管理的層面也越來越廣。對安全管理者而言,安全管理統計、上報,資質審核、工作流程、日常管理等工作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來處理;而對生產現場機組穩定運行和人員的施工安全等的監管更是工作的重心。要做好這些工作,不僅需要有專業技術精湛的安全管理者,更需要有人數上的保證。發電企業安全管理者的高素質和足夠多的數量,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礎。
安全管理特別需要廠部領導,尤其是安全第一責任人的大力支持和響應。只有這樣,企業的安全活動才能得到大力貫徹實施,安全監察的通知單、整改單、考核單才能得到充分、有效地落實。
安全管理更是一個需要全員參與的工作。企業安全文化的普及、安全水平的提高,歸根到底是職工安全素質的提高。在企業日常安全管理中,應堅持組織廠級或分場以及班組的安全活動,學習規章制度、上級或廠級文件精神、事故通報,進行業務培訓或專業培訓取證,舉辦安全知識競賽等。通過這些多樣化的安全活動豐富職工的安全生活,提高職工的安全技能,強化職工的安全意識,營造企業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
安全管理貴在真實,切記走過場。在開展任何形式的安全活動時,都應該考慮活動的效果,要有針對性、時效性,而不應走形式、造聲勢。如,某發電廠在機組技改、大修期間接到上級通知,要求在接通知之日起全廠各部門、各班組認真開展一系列安全大檢查,但由于機組技改、大修期間工作任務重,沒辦法根據通知要求進行全面檢查,最終導致企業對上級通知應付了事,起不到實際效果。發電企業任何時期的檢查都應該結合企業當前的生產狀況、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要有傾向性的重點檢查項目,而不是籠統地一概檢查,否則最終可能什么問題都查不出來。
要真正落實安全管理,防止事故發生,堅持“四不放過”的原則是非常重要的。異常是事故的前提,要防止事故的發生,就要堅持從抓異常開始。要對所有異常狀態或事故分析堅持“四不放過”原則,分析出異常狀態或事故發生的表面和深層次原因,制定對策進行預防,并“舉一反三”,預防類似情況發生。當前,很多發電企業對事故的分析處理很不深刻,只簡單地找出一些原因,對責任人簡單考核一下就算結束,這種工作方法和態度是很不負責任的。一定要對事故進行總結分析并吸取經驗教訓,同時嚴肅處理事故責任人,以防再犯。
當前,電力行業中外包項目是安全管理的一大難題,是最不容易控制的。因為外包項目的工作人員對電力行業的安全管理要求不夠熟悉,他們的文化層次、安全意識、思想意識等跟長期接受安全文化熏陶的電力職工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外包項目中違章現象大量存在,難以管理。發電企業要做好外包項目的安全管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能以包代管。要堅持電力行業自身已成熟的管理模式,按照“誰發包、誰負責”的原則,做好對外包隊伍的入廠教育、安全培訓、現場風險交底并進行全過程監控,及時制止或處理外包隊伍施工過程中發生的不規范施工行為。
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礎上,還應加強對職工的職業健康教育,建設和諧的作業環境,系統科學地配置職工的勞動防護用品,提高發電企業的職業健康水平,優化企業環境保護,在一定程度上舒展電力職工的胸懷,為更好的安全生產創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