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海濤 王成業 許 波 張海申 王友華
(河南省駐馬店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河南 駐馬店 463000)
金富36是河南省駐馬店市農業科學研究所于2002年以自選系駐14為母本,自選系駐12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的高產、優質、多抗雜交玉米新品種。2008年3月通過河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豫審玉2008011),適宜河南各地玉米區推廣種植。
駐馬店市常年種植玉米面積39萬hm2左右,是河南省玉米生產主要產區之一,玉米生長期間多陰雨寡照,漬害及各種病蟲害發生嚴重[1]。所處的位置、生態氣候條件比較特殊,目前國內育成的許多優良玉米雜交種在本地區種植表現抗病、抗逆性較差,特別是灌漿中后期,抗倒性差,早衰嚴重,影響玉米的產量和品質。針對該區玉米生產的條件和特點,確立高產、穩產、優質、多抗適宜河南省特別是豫中南部地區種植的優良玉米雜交種為育種目標。充分利用國內外優良玉米種質資源,進行有針對性的改良和利用[2],選育出了適合河南省種植的高產、優質、抗病、抗逆性強的優良雜交種金富36。
2.1親本自交系選育
母本自交系駐14是用MO17和9687雜交后經連續多代自交選育而成的二環系,父本駐12是用340和0151雜交后經連續多代自交選育而成的二環系。其系譜及選育過程見圖1。
2.2母本自交系特征特性
駐14幼苗葉鞘紫色,葉片綠色,出苗力強,株高178cm,苞葉綠色,全株葉片16~17片,葉片稍平展、較窄,穗上葉片5~6片,頂葉較短,展開充分。雄穗分枝6~7個,花絲綠色,花藥淺紫色,花粉量中等。莖稈粗細中等、堅韌,抗倒伏性強,適宜中密度種植。高抗玉米大小斑病、黑粉病、青枯病、病毒病,配合力高,適應性強。筒型穗,穗行數12~14行,穗長16~18cm,穗粗4.7cm,結實性好,白軸,黃籽,硬粒型,千粒重278g,河南夏播生育期90~93d。
M017×9687 340×0151
↓連續7代選擇? ↓連續7代選擇?
駐14♀ × 駐12♂
↓
金富36
圖1金富36系譜及選育過程
2.3父本自交系特征特性
駐12株型半緊湊,幼苗葉鞘青色,葉片較寬,淺綠色。株高240cm,穗位高96cm,苞葉綠色,全株16~17片葉,穗上葉5~6片,葉片上沖。植株葉片淡綠色,花絲淡黃色,花藥粉紅色,雄穗分枝17~18個,花粉量大,雌雄協調。根系發達,抗倒伏,高抗玉米大小斑病、彎孢菌葉斑病、黑粉病、青枯病、病毒病,配合力高,適應性強。果穗筒型,14~18行,紅軸,黃籽,半硬粒型,千粒重255g,結實較好,河南夏播生育期96d左右。
3.1植物學特征及生物學特性
金富36第一片葉匙形,幼苗葉鞘紫色,根系發達。成株葉片稍平展,半緊湊株型,葉色綠色,寬窄長短適宜,著生均勻,透光性好,全株葉片18~20片,雌穗著生在9~10片葉位,苞葉綠色,花絲綠色。雄穗分枝長短合適,分枝數17~19個,穎殼淡紅色,花藥紫色,花粉量大,生活力強。雌穗吐絲與雄穗散粉同步,結實性好,果穗均勻,適宜密度種植無空稈。株高286cm,穗位高121cm,青株成熟,綜合抗性好,莖稈堅韌,高抗倒伏。中晚熟,夏播生育期98d。果穗筒型,穗長18.6cm,穗粗5.1cm,穗行數16.5,行粒數38.3,籽粒黃色,紅軸,硬粒型,扁圓,籽粒頂端淺黃,籽粒背面黃色,出籽率86.5%,千粒重323.3g。
3.2抗病蟲性鑒定
據2006年河北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種抗性鑒定:抗大斑病(3級),感小斑病(7級),高抗彎孢菌葉斑病(1級),高抗莖腐病(5.0%),抗瘤黑粉病(4.2%),抗矮花葉病(7.7%),抗玉米螟(3.7級),綜合抗病、抗蟲性較強。
3.3品質分析
據2007年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對該品種的多點套袋果穗籽粒混合樣品的品質分析檢驗報告:粗蛋白質10.93%,粗脂肪5.19%,粗淀粉70.78%,賴氨酸0.314%,容重748g/L。籽粒品質達到普通玉米一等級國標;飼料用玉米一等級國標。
4.1預備試驗和區域試驗產量結果
2005年參加河南省玉米新品種預備試驗,12點匯總12點增產,平均單產9 309.0kg/hm2,較對照浚單18增產9.59%,居81個參試品種第1位。2006年參加河南省玉米品種區域試驗,8點匯總8點增產,平均單產7 726.5kg/hm2,比對照浚單18增產10.0%,居18個參試品種第3位。2007年參加河南省玉米品種區域試驗,12點匯總11點增產1點減產,平均單產8 403.0kg/hm2,比對照浚單18增產6.3%,居試驗品種第4位。
4.2生產試驗產量結果
2007年參加河南省玉米新品種生產試驗,9點匯總9點增產,平均單產7 920.0kg/hm2,比對照浚單18增產7.9%,達極顯著差異,居試驗品種第3位。
5.1搶抓農時,適時早播
玉米的播種適期主要根據當地氣候生產條件、品種發育特性、栽培制度等確定,以利于出苗早發和適期開花、成熟為原則[3]。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播種,最好在6月15日前播種完畢,一般播量37.5kg/hm2,播深4~6cm。
5.2合理密度與種植方式
出苗后盡早查補苗,確保苗全、苗齊、苗壯,及時間定苗,3葉期間苗,4~5葉定苗,中等肥力地塊留苗5.25萬株/hm2,高肥力地塊留苗5.70萬株/hm2。采用等行距種植,行距67cm,株距28cm左右。
5.3合理施肥,旱澆澇排巧用水
基肥可施尿素300kg/hm2、復合肥450kg/hm2,拔節后應及時追稈肥尿素120~150kg/hm2,大喇叭口期追孕穗肥尿素225~300kg/hm2。拔節及大喇叭口期遇旱及時澆水,促進雌雄穗正常生長發育,確保穗大粒多。如果持續降雨,造成田間積水,要迅速挖溝排澇降漬。
5.4化學除草,防草荒
玉米在播種后出苗前,可用50%乙草胺乳油1 500~1 800ml/hm2,或40%乙莠水2 250~3 000ml/hm2,對水50kg均勻噴霧地面,進行土壤封閉處理。在玉米和雜草出苗后,根據田間雜草種類,選用38%莠去津懸浮劑3 000~4 500ml/hm2、4%玉農樂懸浮劑1 125~1 500ml/hm2,單獨或混合施用,進行玉米行間噴霧防除雜草。
5.5及時防治病蟲害
玉米病害主要有大、小斑病,莖腐病,矮花葉病,黑粉病等;蟲害主要有玉米螟,蚜蟲,黏蟲,地下害蟲等。出苗后根據病蟲發生情況,苗期應防治薊馬、地老虎,大喇叭口期用呋喃丹細沙丟心防治玉米螟,抽雄期注意防治蚜蟲。
5.6適期收獲
當田間90%以上的植株苞葉變黃而松散,籽粒變硬,指甲掐無凹痕及時收獲,過早收獲會降低產量,不能充分發揮該品種的高產潛力,收獲過遲,莖稈容易折斷,果穗易觸地霉爛。
[1]許波,許海濤,張海申,等.高產、優質、多抗雜交玉米新品種駐玉309的選育[J].種子,2009,28(4):102~103
[2]趙久然.優良玉米自交系選育新方法[J].玉米科學,2005,13(2):31~32
[3]許海濤,許波,王友華,等.黃淮海無公害玉米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J].北京農業,2007,(15):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