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梅
從6月11日WHO宣布將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警告級別提升為6級,全球流感大流行警報已拉響,截止到2009年11月26日我院住院收治甲流確診患者累計694人,其中孕產婦11人,重癥及危重癥89人,死亡4人。在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發初期、疾病流行期和危重癥期護理管理建立了一整套有效工作機制,確保防控制度落實,加強危重癥患者的監護救治,提高搶救的成功性,降低危重患者的死亡率。
在護理人力資源管理方面,最大的成功是要建立適應自己醫院特點的有效的護理人員的緊急調配方案,是保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救治關鍵。護理管理者要保持高度敏感性,在疫情流行期間,隨時有暴發的接診任務,作好應急對接,加強應急值守,迅速啟動護理應急管理體系,以啟動病房人員為主體,根據病人數量、病情進展白班由護理部協調派對應科室護士增援;夜班授權二線護士長,接到任務后10分鐘內調出病房雙班護士1名/科,同時通知各病房備班護士30分鐘到達醫院。應急隊伍24小時待命,做到人員30分鐘進入應急準備狀態。根據應急預警級別采取相應的響應級別,啟動收治病房做好床位、設備、設施等,病房要保證處于備用狀態,病房實行封閉式管理。在接收甲流為危重癥救治階段,應采取集中ICU優勢技術力量,減低患者死亡率,以ICU技術骨干為主的小組負責制管理,配備護理人力床護比按1:4配置,保證護理質量的安全。
開展人員培訓做到培訓內容針對性強,培訓方法多樣性,培訓結果有實效性。疫情暴發期,組織全院護理人員學習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學特點、預防和控制技術、科普衛生宣教內容,自身防護知識等,采取每個護理單元每人輪轉甲流病房2周的實地培訓;疫情穩定期,對甲流病房標本采集,呼吸機、監護儀等進行專項培訓。通過4個月輪轉及培訓,在甲流危重癥期,醫院做好護理甲流骨干人員的儲備,同時做好應對流感大流行的應急技術準備。
3.1 實行分診前移 門診急診分診關口前移到大廳入口處,引導病人走規定區域去發熱篩查門診,并電話通知發熱篩查門診護士準備接診。
3.2 建立住院快速通道 如需住院觀察的病人先由篩查門診醫生通過電子病歷填報病人基本信息傳送到病房,護士電話通知病房準備。由篩查門診護士護送病人走規定區域進入感染科病房專用電梯到達。
3.3 隔離病房實行三區三線管理 按照《醫院感染管理辦法》要求,嚴格進行院內感染控制,隔離區域布局合理。三區劃分清楚,設置污染區、半污染區和清潔區;三線無交叉,有病人和醫護人員專用通道和污物專用通道。病室有獨立衛生間,人流物流有嚴格出入口標識。
3.4 個人防護 根據不同區域工作要求進行個人防護要求,一級防護適用于發熱篩查門診急診的醫務人員。穿著工作服、隔離衣、工作帽和醫用防護口罩(并每4小時更換一次)。強調每次接觸病人后洗手或進行手消毒。二級防護使用與進入隔離流觀室和感染病區的醫務人員、接觸病人標本和排泄物等醫務人員、轉運病人的司機。穿著工作服、防護服、醫用防護口罩、鞋套、手套和工作帽。對近距離操作時,戴防護眼鏡,注意呼吸道和粘膜保護。三級防護適用于為病人吸痰、氣管切開及氣管插管的醫務人員,除二級防護外,還應該加戴全面型呼吸防護器。
3.5 醫療廢物管理 病人被服和工作人員隔離衣等裝入污衣袋內,禁止翻動,送出病房時外加一層布袋,采用消毒后再清洗。病人的生活垃圾和一次性醫療用品如帽子、口罩、手套、防護服及患者使用的輸液用品等放入密閉防滲雙層垃圾袋內并嚴密包扎,由垃圾專職人員運送。
3.6 病室保持室內空氣新鮮,自然通風 室內物表消毒,用500mg/l含氯消毒劑溶液擦拭,作用時間30分鐘。終末消毒:房間密閉后,放15%過氧乙酸(按7ml/m3計算)于瓷碗或玻璃器皿中加熱蒸發,熏蒸2小時,即可開門窗通風1小時?;蛴?.5%過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劑溶液進行噴霧消毒,噴藥量100ml/m2,作用時間60分鐘。
4.1 在早期輸入性流感病例均是來自國際航班歸國人員,外籍公民和留學旅游人員,由于一下飛機就被機場檢疫轉運到定點醫院隔離,他們從一個健康人還來不及轉換到病人角色,加之語言不通,文化背景不同,心理問題更為突出,多數表現出焦慮、急躁,護理人員要加強溝通,主動護理,幫助病人熟悉環境,滿足其基本需求,同時電話聯系其因隔離造成與親人分離,穩定患者情緒,使其配合醫療護理工作。
4.2 發熱期均應臥床休息,多飲水,給予流質或易消化的半流質飲食,保證足夠的水分攝入,保持鼻、咽、口腔清潔,預防細菌感染。注意觀察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及神志精神狀態等病情變化。
4.3 危重癥期病情觀察:警惕發生肺炎、原有基礎疾病病情嚴重,出現呼吸衰竭、多臟器功能不全或衰竭等并發癥?;颊吆粑щy、發紺,明顯氣急應取半臥位,給予氧氣吸入,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如缺氧不改善,出現低氧血癥或呼吸衰竭,應及時給予相應的治療措施,包括氧療或機械通氣等。昏迷患者平臥,頭偏向一側,取下活動假牙。躁動者約束,防止拔管、墜床等。注意觀察休克的早期征象,如觀察病人的神志、面色、膚色、脈搏、血壓、手足溫度、尿量,記錄每小時尿量。靜脈輸液速度按治療需求隨時調整,參考中心靜脈壓CVP數值,詳細記錄液體出入量。
疫情暴發早期建立快速有效的組織管理機制是救治的關鍵,迅速啟動護理應急預案,組建應急分隊和準備后備病房,根據醫院的情況迅速完善相關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發揮護理管理的組織協調、控制管理等職能,切斷甲型H1N1在醫院內的傳播。病情進展到危重期,根據甲流危重病發展特點,加強專科技能保障是救治的基礎,按能力選派護理技術骨干,迅速提高救治知識和操作技術水平,優化工作流程和強化醫院感染控制措施落實,減少護理有關的并發癥,提高患者救治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