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翠俐 曾衛龍 李凌燕
職工福利,是企事業單位和機關團體為全體職工舉辦的集體生活福利設施、文化福利設施以及各項補貼制度的總稱。它對方便職工生活,減輕職工負擔,解決職工生活困難,提高職工生活水平,促進企業生產發展都有積極的意義[1]。
職工福利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經濟范疇,是社會主義消費品分配的一種輔助形式。一般來說職工福利包括法定的福利和補充的福利。
2.1 對醫務人員的作用及意義
醫院福利對醫務人員有著激勵性作用,隨著工作和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醫院職工對福利的要求越來越高,高福利滿足職工多方面、多層次的需要,它有著工資不能替代的作用。真正能夠調動職工工作的熱情是激勵性因素。
福利可以滿足職工真正的需要,福利一般是在工資能滿足生理、安全需求后,滿足基本的文化需求和更高層次的需求,如醫療保險可保證職工得到醫療保障,養老金能夠使職工免于老年后的生活擔憂,失業保險可以減少職工由于失業而遭到的經濟損失等。公積金不僅能使職工另外多了一筆財富,而且更是一種長期的福利保障。
福利可以更大的激勵職工努力工作,職工少了后顧之憂,身體狀況又能保持在最佳狀態,他們能更安心的工作,把全部精力都放在醫院的醫療建設上,使醫院利益最大化,醫院有了發展,職工的福利也能更好體現出來。
2.2 對醫院的作用及意義
提高職工的福利待遇,不僅能更好地激勵職工工作的積極性,更能體現了醫院的人情化關懷,有利于凝聚人心,增強員工的歸屬感,激發員工奮發有為的動力和活力。盡管提供各種各樣的福利同樣需要花費醫院的部分利潤,是貨幣的轉化形式,但給職工的感覺完全不一樣。這樣的單位更富有人情味和溫暖感,讓人感到醫院最貼心的關懷和幫助,因而心情舒暢,工作效率非常高。在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標的感召和驅動下,可以使醫院職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得到極大發揮,職工的向心力大大增強。福利的多樣化,是以溫情脈脈的方式“套牢”職工,從職工那里得到的無疑是豐厚的回報。職工福利是滿足勞動者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手段,社會主義勞動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主要來源于按勞分配所得的勞動報酬,但是,這僅僅是一個方面,還需要克服意外事件,滿足文化娛樂、衛生等方面的若干需要,舉辦必要的職工福利事業,作一些必要的補充。職工福利是方便職工生活的有效手段,職工福利為職工提供生活方便,減輕職工生活瑣事和家務勞動方面的負擔,在遇特殊困難時給予必要的輔助,這都有助于激發職工的積極性,促進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職工福利在豐富職工文化生活,滿足職工精神方面的需要和建設醫院文化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
3.1 醫院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養老保險是指勞動者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時,由國家和社會保證其基本生活的社會保險項目。養老保險使職工老有所養,保證職工在被依法解除法定勞動義務之后能夠獲得一定生活保障。養老保險具有收入再分配的功能,能使職工在勞動期間和退休期間的收入達到合理分配。養老保險解除了職工的后顧之憂,有利于激發職工的勞動積極性,從而促進勞動生產率。
3.2 醫院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醫療保險是國家和社會為隱患病而暫時喪失勞動能力、收入中斷的勞動者提供經濟幫助和醫療服務的社會保險項目。疾病不僅直接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而且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和生產,導致社會不安定。實行醫療保險對于患病職工給予生活上的幫助和身體康復治療,有助于消除因疾病帶來的社會不安定因素,是調整社會關系和社會矛盾的重要社會機制。醫院保險制度的推行,為醫院職工補償醫療費用開支,不影響職工生活質量和經濟狀況,有效地保障了職工的利益。
3.3 醫院住房公積金制度
指單位為在職職工繳存的長期住房儲金,一部分是職工個人每月按規定從工資中扣出交存的部分,另一部分是單位每月按規定為職工繳存的部分。醫院職工利用公積金可以低息貸款購買房子,不支取時可獲得比一般存款較高的存款利率,退休時一次支取。按規定,醫院職工從參加工作起到法定退休年齡期間都要按月足額繳存,同時單位也必須按照規定數額為職工繳存,兩者都歸個人所有。住房公積金作為一項福利性長期住房儲金,使職工又多了一筆財富。
3.4 醫院失業保險制度
是指由國家和社會在一定時期內向非自愿性失業者提供基本生活需要的物質幫助,并通過轉業訓練、職業介紹等幫助其重新就業的社會保險項目。所有企事業單位及其職工必須繳納失業保險費,由社會集中建立基金。單位、個人和國家三方共同承擔,單位按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1%繳納,職工個人按本人工資的1%繳納。醫院職工失業后,持本單位為其出具的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享受以下失業待遇:最長24個月的失業保險金、門診補助費;失業人員在享受失業保險金期間死亡的,可憑戶口注銷證明領取喪葬補助金,其供養的直系親屬憑撫養人口有效證明領取撫恤金;免費享受一次性勞動部提供的轉業培訓;免費享受職介服務中心提供的就業指導和職業介紹等再就業服務;由職業介紹服務中心免費托管人事檔案等,因此,失業保險可減少醫院職工因失業而遭到的經濟損失。
3.5 醫院工傷保險制度
醫院職工在遇到意外傷害事故,暫時喪失或永久喪失工作能力,導致收入中斷時,由國家和社會對其提供經濟補償,幫助其維持基本生活的社會保險項目。工傷保險實行行業差別費率,根據各單位性質核定不同的繳費費率。工傷保險重視工傷事故后補償,適用無過錯原則,即發生工傷后,無論該事故是由個人疏忽、違規操作造成還是單位安全規程疏漏造成,都享受工傷待遇。參加工傷保險有利于保障職工利益,維護社會的穩定。由于用工單位是市場經濟的主體,在市場競爭中失敗與成功均有可能,如果單位破產,則工傷職工的待遇得不到保障,把工傷保險待遇與用工單位分離,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工傷保險還可以分散風險,提高單位承擔風險的能力。工傷事故發生后,支付的工傷待遇較高,單位可能很難承擔,通過保險的方式,可以分攤風險,提高單位承擔風險的能力。在發生工傷事件后,工傷保險有利于緩解矛盾,減少訴訟。如果工傷待遇全由用工單位承擔,利害關系直接在用人單位與職工之間產生,用人單位怠于支付的可能性大,不利于工傷職工利益的保護,工傷事故發生后的賠償轉由社會保險基金支付,用人單位與工傷職工的利益沖突就減小,因此發生的訴訟就會大大減少。
3.6 醫院生育保險制度
當醫院女性職工因生育而暫時喪失勞動能力時,由國家和社會為其提供經濟幫助和保健服務的社會保險項目。醫院建立生育保險制度,職工參加了生育保險,在女職工發生生育行為期間,減少和解決了女職工因生理特點造成的特殊困難,維護了女職工的基本權益,使她們在生育和流產期間得到必要的生活保障和醫療照顧,保障她們及時恢復健康,回到工作崗位。同時,實行生育保險制度也是對婦女生育價值的認可及提高人口素質的需要。
3.7 醫院的健康體檢制度
每年的年初,醫院都會組織一次大規模的全院職工健康體檢,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挑選最好的醫師和最先進的設備和儀器,以確保為每位職工提供最準確的身體狀況信息。在體檢結果出來之后,醫院又針對具體情況為那些需要治療的職工提供相應的醫療服務,全方位的追蹤每位患病職工的治療情況,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以職工為中心的理念。
4.1 公立醫院福利計劃
福利計劃是指單位對實施員工福利所做的規劃和安排。制定福利計劃必須有一定的福利制度。福利制度是公立醫院管理制度的一個重要內容,它既影響到醫院人才激勵機制的生存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功能,也對社會分配機制起著直接的示范和導向作用,福利分配制度是否合理,直接關系著能否在醫院內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能否吸引人才來醫院工作,能否遏制人才流失[2-3]。針對公立醫院目前福利分配的實際問題,我院在福利分配中擬補充以下內容。
4.1.1 建立補充養老保險 隨著經濟不斷發展、社會不斷進步,以當前的工資水平已遠遠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所以我們認為,醫院可建立補充養老保險,它可以隨經濟發展而變化,可以自主確立分配水平,對職工也可以因人而異,不統一標準。醫院補充養老保險的資金,主要由醫院負擔,可以在工資儲備金中列支,也可以將醫院基本養老保險繳費中超過職工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返回醫院作為補充養老保險資金,也可以經當地政府批準,將不超過本單位工資總額一定比例部分記入單位相關成本費用。在實行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的情況下,個人繳費部分不得超過供款總額的一半,個人繳款從個人工資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或絕對額繳納。
4.1.2 建立子女教育獎助學金 當今的社會,在大部分的家庭中幾乎都是獨生子女,在越來越嚴峻的社會就業形勢下,年輕的父母為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因此疏忽對子女的教育。為鼓勵員工子女努力向學,讓父母們能更好地工作,我們認為可以建立子女教育獎助學金。具體內容是:(1)博士生組每名每學期5000元。(2)研究生組每名每學期3000元。(3)本科組每名每學期2000元。(4)大專組每名每學期1000元。(5)高中組每名每學期600元。(6)初中組每名每學期300元。(7)小學組每學期200元。(備注:夫婦同為本醫院職工均享有申請權利時應擇定一人為申請人,不得兼領或重領。)
4.2 公立醫院福利預算
福利預算是指福利管理過程中進行的一系列福利成本開支方面的權衡與取舍,確定福利的總成本及占總薪酬成本的比重。一個新的方案在試運行之前,應由專門人員通過計算和預測出可能產生的結果,并經過醫院院辦公會討論是否可以運行,討論通過之后,就可以在全院范圍內全面施行。
4.3 公立醫院福利反饋
一套好的福利計劃應具備以下一些特征:①親和性:福利計劃應建立在親情、平等和信任的基礎上,體現單位的人文關懷,以增強職工的歸屬感和凝聚力。②靈活性:最大限度地滿足員工的不同需要,同時也可根據醫院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適時作出調整。③成本效能:職工福利成本在醫院可支配的范圍之內,同時也能很好地體現醫院的經營狀況和財務能力。④特色性:福利計劃體現醫院的經營哲學和戰略目標,有利于塑造醫院文化。
4.4 公立醫院福利計劃成本控制
福利計劃是否切實可行,能夠較容易地被職工所理解,同時對醫院來說,其管理難度和管理成本應控制在較低范圍。醫院自行主辦的各種補充保險,可以讓職工分攤一部分費用。醫院在處理福利成本時不應僅局限于已有的福利項目,而是根據福利內容及特點新開發一些福利項目,并重新組合、設計相應的福利計劃。
[1]關懷.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M].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08.
[2]仇雨臨.員工福利管理[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3]董克用,朱勇國.人力資源管理[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