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香菊 孔峰
癲癇是多種病因導致的慢性腦部疾病,它極其微妙的體現了大腦功能障礙的神秘性。目前診斷癲癇最常用的檢查方法是腦電圖[1]。其腦干聽覺誘發電位(Brainstcm Auditory Evoked Potcntial,BAEP)是一種比較新的電生理檢測技術,對于癲癇的研究報道甚少。現將我們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對38例癲癇患兒進行BAEP的檢測結果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齡2~13歲,平均(6.24±3.56)歲。病程:1~12年,平均(3.16±3.18)年。臨床發作類型:按國際分類標準[2]分為,單純部分性發作3例(7.9%),復雜部分性發作10例(26.3%),失神性發作5例(13.2%),強直-陣攣性發作20例(52.6%)。發作頻率:1次/年~1次/日,平均(4.11±3.56)次/年。病因及影像:本組癥狀性癲癇23例(60.5%)。圍產期損傷7例,高熱驚厥5例,腦外傷3例,中毒、腦病3例,大腦發育不良9例。智能減退6例。
1.2 儀器與方法 采用MEB~9100型誘發電位儀。在環境安靜的屏蔽室內進行。患兒均用10%水合氯醛(0.3~0.5ml/kg)入睡后檢測。記錄電極置于CZ處,參考電極置于同側耳后乳突。電極阻抗<5kg,雙耳通過隔音耳罩給予極性稀疏的短音刺激。帶通100~300HZ,記錄時間10ms,頻率10HZ,靈敏度50μV,疊加1500次,正常聽力級(nHL)強度為70db,每耳每分貝測試兩次,以求較好的重復性,對無反應者加大刺激強度,最高100db,記錄最佳BAEP波形。統計學處理采用x2檢驗。
1.3 診斷標準 BAEP目前還沒有統一的診斷標準,觀察指標為閾值、波形、潛伏期(PL)、波間期(IPL)及耳間差、波幅及比值。按小兒不同年齡選用相應年齡組有關的PL(ms)波作正常參考值,在以往報告中已有描述[3]。
2.1 本組38例BAEP正常15例(39.5%),異常23例(60.5%)。其中,21例BAEP改變形式多樣,異常指標相混出現。雙耳異常14例。雙耳Ⅲ、Ⅴ波延長9例,雙耳Ⅰ波波幅低形差3例,雙耳Ⅲ波波幅低波形差6例,雙耳Ⅴ波波幅低波形差6例,雙耳Ⅲ-Ⅴ>Ⅰ-Ⅲ2例。單耳異常9例。左耳Ⅲ、Ⅴ波延長3例,左耳Ⅲ波波幅低形差4例,左耳Ⅴ波波幅低波形差2例,左耳Ⅲ-Ⅴ>Ⅰ-Ⅲ2例。右耳Ⅲ、Ⅴ波延長4例,右耳Ⅰ波波幅低波形差1例,右耳Ⅲ波波幅低波形差4例,右耳Ⅴ波波幅低波形差3例,右耳Ⅲ-Ⅴ>Ⅰ-Ⅲ2例。
2.2 病程與BAEP的關系 ≤3年20例,BAEP正常13例,異常7例。>3年18例,BAEP正常2例,異常16例。兩組相比異常率有顯著性差異,x2=4.128,P<0.05。
2.3 發作頻率與BAEP的關系 ≤4次/年19例,BAEP正常14例,異常5例。>4次/年19例,BAEP正常1例,異常18例。兩組異常率有顯著性差異,x2=4.795,P<0.05。
2.4 發作類型與BAEP的關系 單純部分性發作3例,BAEP異常1例(33.3%)。復雜部分性發作10例,BAEP異常6例(60.0%)。失神性發作5例,BAEP異常2例(40.0%)。強直-陣攣性發作20例,BAEP異常14例(70.0%)。
BAEP是一種簡便、無創傷、客觀性強的檢查方法,幾乎不受被檢查者意識狀態及鎮靜劑的影響,所獲得結果正確可靠、重復性強。特別適用于嬰幼兒和難測的受試者。但應用于癲癇方面的研究甚少。潘映輻等,111癲癇患者的BAEP異常率為55.0%。劉躍梅[4]等,21例癲癇患者BAEP異常率為61.9%。本組38例癲癇患者BAEP異常率為60.5%。癲癇患者存在BAEP異常是肯定的。BAEP是中樞神經系統腦干部分生物電活動,它能反應相應部位生理功能和結構變化。BAEP通過電生理的方法可準確記錄聲刺激后聽覺傳導系統所產生的一系列電位反應,兒童BAEP各潛伏期較成人延長,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縮短,2歲時接近成人。本組在判定結果時不僅考慮年齡特點及BAEP每個波的潛伏期(PL),波形及波間潛伏期(IPL)的改變,尚考慮了波幅高低、雙側對稱程度,推斷其腦部相應區域的功能狀態。通過評價Ⅰ、Ⅲ、Ⅴ波缺失及PL、IPL來判斷周圍性傳導損害或腦干中樞傳導損害。
本組BAEP異常主要表現為Ⅲ波PL延長,Ⅰ-Ⅲ、Ⅲ-Ⅴ波IPL延長。波形改變以Ⅲ、Ⅴ波明顯。反應了腦干傳導功能障礙。其病理改變可能是神經元軸突或神經元突觸的生物電活動異常。本組BAEP異常與發作頻率有關,P<0.05。同時顯示,病程越長異常率越高,P<0.05。強直-陣攣性發作BAEP異常比部分性發作異常率高。與陳聰水[5]等報道相一致。總之,通過BAEP的研究,癲癇患者存在腦干功能異常是無可置疑的。將BAEP用于癲癇預后腦功能的評價有其較大的臨床意義。
[1] Cascino GD.Clincal indications and diagnostic yield of video electroephalographic monitoriog in patients with seizures and spells[J].Mayo Clin proc.2002,77(10):1111-1120.
[2] Iinuma K,Morimotok,Akiyama T,et.Proposed diagnostie seheme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epileptie seizures and epilepsies(ILAE,2001),proposal from Japan Epilepsy Society[J].Epilepsia 2006,47(9):389-399.
[3] 尚清,孔峰.動態腦電圖、腦干聽覺誘發電位在腦性癱瘓預后康復評價中的意義[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5,20(6):1588-1589.
[4] 劉躍梅,廖紅群,華云.腦干聽覺誘發電位在兒科的應用[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0,8(5):332.
[5] 陳聰水,柯忠漢,謝文煜.癲癇患兒腦干聽覺誘發電位改變的初步探討[J].臨床薈萃,2000,15(7):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