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春
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外傷性脾破裂21例,術中應用自體血液回輸21例,男20例,女1例,年齡16~52歲,平均年齡31歲。就診時間2~3小時16例,6~8小時5例,均合并休克。
對出現休克,估計內出血較多,急需急診手術搶救生命,不及備血或血庫無適型庫血者,采用術中血液回收。開腹后,見腹腔內出血無肉眼可見的污染時,采用自制血液回收裝置回收未凝固血液至儲血瓶中,按每人100ml加入25%枸櫞酸鈉250mg抗凝,輕輕搖儲血瓶,使血液與抗凝劑充分混合。同時書中在檢查除外空腔臟器損傷,無血液污染跡象時,即給予回輸。回收血液用8~10層濕鹽水紗布過濾后回輸,回輸量不超過1500ml。
本組21例自體血回輸患者均痊愈出院。21例中出血量約23100ml,平均每人1100ml,回收血液共12600ml,平均每人600ml,占失血量的55%。均未補充異體輸血。本組1例患者在術后3天發生慢性溶血反應,表現低熱,輕度黃疸及一過性血紅蛋白尿,經補液、利尿、保護腎功能處理后痊愈。2例出現發熱反應,表現輸血中體溫升高,伴頭痛、皮膚潮紅,對癥處理后恢復正常。未發現有血液回輸引起的過敏反應、細菌污染反應,輸血后紫癜、輸血相關性急性肺損傷等。
回收式自體輸血的安全時間:受傷至回收自體血時間一般在6小時內,處理后回收較安全[1]。陶勇等報道自體血回輸搶救胸腹創傷患者230例,出血到回收時間最長28小時。亦有胸血在傷后26~45小時回輸無不良反應者[2]。從本組資料得出,腹腔出血回輸在傷后6~8小時較為安全。衛生部臨床輸血技術規范提出血液流出血管超過6小時為回收血禁忌證。
綜上所述,回收式自體輸血安全、有效,節約費用,對緊急救治外傷性內出血,解決邊遠地區血源不足的困難有重要意義,而且不會發生異體輸血可能帶來的傳染性疾病的傳播。
[1] 林武存.更新輸血觀念確保輸血安全[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5,25(1):8-10.
[2] 陳方祥.回收式自體輸血回輸技術及其在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7,27(2):111-113.
[3] 黃立勛.陜西省醫療機構臨床輸血技術與質量管理手冊[M].西安:世界圖書出版社公司,2006: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