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蘭 周愛國 劉戈然
難治性鼻出血至今仍是耳鼻咽喉科難治病癥之一,其主要原因是使用常規檢查不能準確找到出血點并進行針對性治療,給病人身心造成極大的痛苦,我科對2007年1月~2007年7月住院及急診留觀的55例難治性鼻出血患者在鼻內窺鏡下行微波止血治療,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本組鼻出血患者55例,其中男26例,女29例;單側21例,雙側34例。年齡5~77歲,平均47.3歲,其中外傷性鼻出血者7例,因高血壓、冠心病鼻出血24例,因糖尿病、結核、梅毒鼻出血5例,因慢性萎縮性鼻炎、鼻竇炎鼻出血6例,因鼻中隔偏曲出血8例,因鼻腔腫瘤出血5例。就診時患者反復出血時間15小時至16天,平均4.7天。
1.2 治療方法 患者取平臥位,在鼻內窺鏡下用1%地卡因溶液棉片收縮和麻醉鼻腔粘膜5~10min后,按前后、上下順序逐片取出棉片尋找出血部位,在檢查中可結合中、下鼻甲骨折移位,充分暴露下鼻道穹隆、嗅裂及中鼻道后上部等隱蔽區域,明確出血部位后,參考文獻報道的方法[1],采用南京華貝醫療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的EBH-III型耳鼻咽喉微波綜合治療儀,微波頻率2450MHz,輸出功率0~100W可調,一般選擇微波輸出功率30~40W,用微波治療頭電凝出血部位周圍一圈,直至粘膜發白為止,最后用凡士林紗條輕壓出血處,次日取出紗條,鼻腔涂抗生素軟膏,全身酌情使用抗生素,并對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作對癥治療。
所有病例隨訪3周~1年,本組55例患者中51例經過一次性處理治愈;4例于處理后反復少量出血,每次出血量<8ml,給予重新電凝后加用凡士林紗條壓迫后止血。55例均無鼻腔粘連、鼻中隔穿孔等并發癥,總有效率100%。
頑固性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見急癥,病因復雜,嚴重的鼻出血,出血量多,反復出血易引起失血性休克等。傳統的止血方法中有:前鼻孔栓塞,更甚者行動脈結扎術或動脈栓塞術,據文獻[2]報道,前鼻孔填塞及后鼻孔栓塞可造成:鼻腔粘膜擦傷、糜爛、鼻塞,中耳炎,鼻咽膿腫等,更甚者引起心腦血管意外等并發癥[3],反復填塞鼻腔再出血率高達25%~52%[4],給患者心理及生理均造成極大的傷害;頸外動脈結扎并發癥有眶下神經損傷、眼肌麻痹、失明、淚溢等;動脈栓塞的并發癥有面癱、顱內或眶內栓塞,嚴重者有意外死亡可能。
微波應用于臨床始于上世紀70年代,是一種高頻電磁波,它具有特點:①穿透力可使蛋白組織在短時間內凝固血管收縮封閉[5-7];②其加熱部位均勻、深淺一致,作用范圍局限,邊界清楚,無焦痂,無出血,無即刻反應;③其設備簡單,操作安全,且療效確切。本組55例患者中51例經過微波治療后一次性治愈,4例于治療后反復少量出血,每次出血量少于8ml,給予重新電凝后加用凡士林紗條壓迫后止血,55例無并發癥。
鼻內窺鏡具有視野大多角度光線亮管徑細和鏡下直觀等諸多優點,在直視下,邊麻醉,邊用吸引器吸凈血液尋找和治療出血部位,操作準確,對鼻腔粘膜損傷少,患者痛苦少,并發癥發生率低。本組55例均經鼻鏡擴大前鼻孔中未發現出血點且經前鼻孔填塞,通過上述方法本組55例患者均尋找到出血點。
實踐證明,鼻內鏡下微波治療頑固性鼻出血,視野清晰,操作簡單、方便、準確、損傷小而且恢復快,止血徹底,療效確切,無并發癥,減少鼻腔填塞給患者帶來的痛苦,費用低,值得臨床推廣。
[1] 白玉潔,田繼春.鼻內鏡下微波治療頑固性鼻出血108例分析[J].新醫學,2006,37(6):393-394.
[2] 后農生.69例鼻出血鼻內鏡下查找出血部位臨床分析[J].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2005,6(19):517.
[3] 霍代嶺,毛琳英.鼻出血并發腦梗塞一例[J].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2001,36(4):3121.
[4] 李方輝,黃曉愨,呂志剛.鼻竇內窺鏡下微波治療頑固性鼻出血83例臨床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07,23(2):208-209.
[5] 曾斌,孫軍中.孫建設.微波治療鼻出血255例臨床應用體會[J].東南國防醫藥,2006,8(2):114-115.
[6] 曹慧琴.微波凝固治療鼻出血的療效觀察[J].內蒙古醫學雜志,2004,36(5):382.
[7] 陳凱良.鼻出血部位與相關因素的回顧性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5,14(2):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