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道云 侯靜
血液透析治療中不安全因素是造成醫療差錯,引起醫療糾紛的主要原因。加強醫護人員醫德素質、技術水平、醫患溝通等多方面綜合整治,可減少不安全因素的發生。
血液透析能有效清除血液中各種內源性和外源性毒素,是一種臨床各種急性、慢性腎功能衰竭、水負荷過度、電解質紊亂、某些藥物或毒物中毒的有效治療,具有技術復雜、影響效果的環節多;技術本身具有開放性和不完善性;多為一種持續性、甚至終身性的醫療服務;專業性強、風險高,設備依賴性高;受經濟條件的強烈影響;需要患者的積極配合等特點。在醫療服務活動中任何一個環節稍有不慎,均可能發生偏差或錯誤,輕則影響透析質量,重則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引起醫療糾紛。為此,分析和探討當前血液透析治療服務特點、缺陷和導致糾紛的原因,積極采取預防和應對的措施,是降低日益激化的醫患矛盾的重要手段。
2.1 醫護人員醫德素質欠佳 血液透析室具有高風險,醫護人員工作量大,連續工作時間長,工作中環節繁雜,壓力大,易引起醫護人員身心疲憊,導致醫療文書書寫的質量差,病情記錄不嚴謹,核對不及時;大部分血液透析患者為長期維持性透析治療的患者,基礎疾病引起癥狀多、改善慢、無特異性,引起醫護人員對患者的癥狀產生“觀察疲勞”,對患者的某些癥狀重視不夠,易出現對病人的態度不夠熱情,服務不主動,態度生硬冷漠,讓患者感覺受到忽視或冷落。
2.2 醫護人員業務素質欠佳 血液透析是較長時間血液的體外循環,任何的疏忽大意及技術水平欠缺都會引發醫患糾紛[1]。表現為醫護人員無菌操作不嚴格、對透析機的常規操作、報警識別等不熟悉,對緊急情況處理慌張、不適當,對血管通路的建立和維護技術不熟悉等,造成血透患者感染、出血、貧血加重、血透治療不順利、出現各種血管通路并發癥及失功,甚至患者死亡等嚴重后果。
2.3 醫患雙方溝通不足,患者對血液透析期望值過高 血液透析是治療腎功能衰竭有效的治療,但它只能替代腎臟的部分功能,即使患者達到充分透析,有些癥狀亦較難控制,長期血液透析還可導致一些并發癥發生;同時血液透析費用昂貴,長期透析患者往往需強大的經濟支撐。由于透析室醫護人員工作量大,與患者接觸時間不多、溝通不足,使患者及家屬對疾病本身及血液透析治療的目的、長期性、規律性、并發癥、昂貴經費支出等認識不足;患者及家屬對“昂貴的透析”期望值過高,一旦患者病情緩解不明顯或出現并發癥時,即產生不滿,為醫療糾紛埋下隱患。
3.1 加強醫德教育,提高服務質量 據報道,40%以上醫療糾紛與醫護人員缺乏愛心、同情心、責任心有關。另有統計表明,導致醫療糾紛的五項(服務、技術、患方、費用、醫德醫風)中,服務原因占64.9%。由此可見,服務質量與醫療糾紛密切相關。血液透析室醫護人員對長期血透患者應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學會換位思考,切實從患者的角度出發,既要嚴格按照血液透析規范、標準對患者進行治療,又要寬容、諒解患者及家屬對血液透析治療不理解、抱怨甚至發怒。在治療過程中,應以人為本,結合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出患者承受得起的合理治療,避免患者因治療造成透支而產生的不理解,同時指導患者及家屬飲食服藥的注意事項及自我護理等方面的知識,讓患者及家屬參與到治療中;每個治療環節體現對患者人格的尊重、人文的關懷,盡量提供方便的服務、溫馨舒適的環境,使患者享受優質服務,最大限度的防止醫療糾紛的發生。
3.2 加強業務素質水平 血液透析是一種非常復雜的治療,不僅涉及醫療中嚴格的無菌操作、熟練的血管穿刺、個體化透析處方的制定、透析急慢性并發癥處理,還涉及多種硬件設施,如:透析機的操作及消毒、水處理系統、透析液的配制等,就要求每位透析室醫護人員均應有較高的專業技術素質。故血液透析室醫護人員須加強培訓和學習,及時了解本專業國內外研究動態;熟悉各種透析方式的原理、操作方法、常見透析急性并發癥的預防和處置,了解透析慢性并發癥產生的機制和干預,加強穿刺技術及血管通路的維護工作;建立嚴格的學習、培訓制度,參加國內外學術交流,組織疑難病例討論,提高整體業務素質水平,從而改善血透質量。
3.3 加強溝通,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權 《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33條規定:醫療機構實行手術、特殊檢查或特殊治療時,必須征得患者同意,并應當取得家屬或者關系人同意并簽字[2]。血液透析患者多為重癥,血液透析治療時間長、費用高,疾病只能控制無法根治,故在選擇血液透析治療前,必須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為其提供患者的診斷,透析治療方案,病情預后及透析費用等真實、全面、客觀的信息,尤其是血透治療的必要性、益處、并發癥、損傷、風險、不可預知的意外及其它可供選擇的診療方案及其利弊,讓患者及家屬經充分考慮后自主作出選擇,并以書面的形式表達其最終接受或拒絕治療的意愿和相應的承諾,從而避免患者對昂貴的醫療費用及透析治療的不理解造成的糾紛。在維持性透析間期,加強宣教工作,可通過定期的、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教育活動,讓患者及家屬了解各種透析方式的優劣,了解影響透析效果的因素,了解控制體重、合理營養、糾正貧血、治療各種并發癥的重要性,增強患者及家屬的醫從性,使醫療方案的實施得到良好的
并發癥的重要性,增強患者及家屬的醫從性,使醫療方案的實施得到良好的理解和配合。
3.4 提高醫護人員防范醫療糾紛意識 在目前嚴峻的醫療形勢下,醫護人員須提高防范醫療糾紛的意識,加強法律法規的學習,強化依法執業意識,認識到自己的每一個醫療行為都受法律及相關制度約束。由于我國采用舉證責任倒置制度,故在血液透析治療過程,應在透析觀察表中及時、嚴謹、準確、客觀的記錄患者出現的病情變化,及相應的針對性處理,日常認真做好透析患者病歷檔案登記、血管通路情況、透析器復用情況、消毒登記、透析液濃度檢測登記等,以保證一旦出現糾紛有據可查[3]。同時應提前準備好各種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在遇到突發事件時做到不慌亂、有條理、有組織的應對,盡量減少突發事件帶來的不良后果。
隨著透析人群的日益增加,患者對透析服務要求的不斷提高和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血液透析室醫護人員必須增強自身的法律意識、服務意識、專業技術水平及防范意識,控制透析過程,不斷改進透析方式、方法,提高透析效果,降低透析并發癥,提高透析患者的治療安全性、舒適度、生活質量和長期生存率,從而最大限度的降低醫療糾紛的發生。
[1]王凱戎.試論醫院的合法權益及其維護[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1,17(11):659-661.
[2]張遠,周瑤.對《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三十三條的思考[J].中國醫藥導報,2008,5(14):114-115.
[3]趙亦成,齊兆生,潘秉章,等.醫療事故糾紛的防范與處理指南[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1998:3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