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惠潤
冠狀動脈腔內形成術(簡稱PTCA)和冠脈支架術是近年來治療冠心病的新介入治療手段。我院自2004年5月開始開展此項技術均獲成功。此技術成功除要求醫師有熟練的技術外,術后護理起著重要的作用,現總結護理體會如下。
詳細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意識狀態,持續心電監護24h,嚴密觀察有無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等合并癥。特別應注意有無急性再閉塞的癥狀。如心絞痛突然發作、心電圖ST-T缺血改變加重、顏面蒼白、大汗、血壓下降等。一旦出現上述癥狀,應立即通知醫生進行緊急冠脈內溶栓治療。密切注意示波屏,如出現室速時應立即靜注利多卡因50~100mg;如發生室顫,立即進行電除顫;如心率低于60次/min,應靜注阿托品0.5~1mg,不能回升者應使用臨時起搏器。
PTCA術后最易發生低血壓,其原因是:①禁食;②造影劑的高滲作用;③血管擴張劑的應用;④心肌缺血所致。術后低血壓易引起已擴張的血管急性閉塞,因此,術后需開放靜脈,密切監測血壓,并避免低血壓的發生。
冠脈痙攣易誘發心絞痛,因此,術后患者應靜脈持續點滴硝酸甘油和鈣通道阻滯劑。
術畢拔出動脈導管,將動脈鞘縫合固定在皮膚上,無菌包扎,用20cm×10cm的寬膠布交叉固定。護士應注意動脈鞘的固定情況,膠布固定的松緊程度,下肢足背動脈的搏動情況,防止因膠布過緊和動脈鞘脫落出現下肢血液循環障礙以及出血。24h后如凝血時間正常可將動脈鞘拔出,壓迫止血,壓迫點高于穿刺點2~3cm,20~30min后包扎固定,再用0.5kg重沙袋壓迫24h,囑患者保持術側肢體伸直,臥床24h后方可適量活動。
術后為預防再梗死,500U低分子肝素Bid皮下注射持續7d。注射部位臍周為最佳,并按壓注射部位,隨著注射天數的增加按壓時間延長。根據凝血時間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來調整低分子肝素用藥,并嚴密觀察全身及穿刺部位的出血情況。護士在進行各種處置時,動作一定要輕,盡量避免重復操作,尤其在抽血時應盡量用保留穿刺套管針,減少因反復穿刺引起的皮下淤血。
術后常用抗生素預防感染,進行護理操作時應嚴格進行無菌技術操作常規。
術后需嚴格臥床48h,患者和家屬因了解不夠會感到不安。對此,我們及時給予解釋,說明這是短時的不適,消除患者的緊張心理。同時護士以良好的服務,細致周到的護理,以及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非語言交流方式,同樣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力。
[1]姚景鵬,張林,吳瑛.內科護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8: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