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英
消毒隔離技術在基層醫院血液透析中的應用
劉文英
消毒隔離;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是利用特殊的凈化設備,通過體外循環,清除患者體內毒素及多余水分的一種治療手段。慢性腎功衰病人多伴有免疫功能低下,貧血、低蛋白血癥,尿路感染等并發癥,這就更增加了感染發生的機率,因此消毒隔離技術在血液透析中的應用就尤為重要。從開展血液透析工作以來深深感受到消毒隔離技術滲透在透析工作中的每一個環節如:環境、布局、透析用水、透析管路的復用、操作等等。如果監控、管理到位、各項措施執行有利就會大大減少感染的發生率。使血液透析技術更廣泛地應用,病人生命不斷得以延長。
血液透析區域應按照手術室要求嚴格劃分清潔區,半清潔區及污染區。清潔區包括:治療室、透析液配制室、醫護辦公室、透析治療室。半清潔區包括:復用間、水處理室、走廊。污染區為:廁所、病人更衣室、家屬休息室。對清潔區要嚴格管理、透析治療室除病人及工作人員外,其他人員應嚴格控制,禁止入內,須進入時要換鞋或穿鞋套。清潔區每日用1000mg/L的含氯制劑擦拭地面,每日紫外線照射1小時空氣消毒。每月做空氣培養并有記錄,以確保環境的清潔,防止因空氣污濁環境惡劣引起獲得性感染的發生。
透析器由于造價高,病人負擔重,為節約資源減少浪費,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透析器復用都很普遍,在國外大約有60%的透析單位復用透析器,我國大約有80%復用透析器。復用透析器有降低治療費用,節約物品,改善生物相容性,減少透析反應,防止增塑劑和某些消毒劑進入患者體內,降低首次使用綜合征的發生率和過敏毒素的毒性作用等優點,但在復用過程中應注意:
2.1 沖洗透析器的水源不能用普通自來水,應用反滲水,壓力在2kg/m2左右,由動脈端、靜脈端、透析器入口、出口各端接水分別沖洗5分鐘。
2.2 消毒最好使用目前推出的3.5%倫拿靈透析器專用消毒劑,該消毒劑對細菌、芽胞、病毒等都有較強的殺滅力。但要做到現配現用,保證有效的濃度,最少要經過11個小時的浸泡,完全而徹底的消毒后才能使用。
2.3 透析管路灌入消毒劑后,管路中不能有氣泡,并且保證消毒液達到有效濃度,復用后的透析器管路放入4~10οC低溫柜中保存,只能存放一周,逾期應重新消毒處理,使用前要用生理鹽水2000~3000ml沖洗干凈方可使用。
2.4 做好對丙肝病人的隔離,對隔離病人使用過的透析器及管路如復用時應另用沖洗池,并單獨存放。
2.5 對艾滋病病毒攜帶者、乙型肝炎病毒標志物陽性患者以及能通過血液傳播傳染病的患者使用過的透析器不能復用。在復用過程中對所使用消毒劑過敏的患者使用過的透析器也不能復用。
3.1 為避免醫源性感染、工作人員操作前后做到有效洗手并戴好帽子及口罩,穿刺用物做到一人一針一巾,一付無菌手套,器械消毒液每周更換一次,用后空針、管路放入1000mg/L含氯制劑中浸泡一小時后,集中放入黃色垃圾袋中統一處理。
3.2 每日透析完畢后透析機用20%檸檬酸除鈣并熱消毒,兩病人透析中間做到沖洗并熱消毒。機器表面用75%酒精擦拭,每周用5%次氯酸鈉清除有機蛋白2次。每月做反滲水、透析液入水口及出水口采樣培養,懷疑病人在治療中有熱源反應或菌血癥時應隨時取樣檢測,細菌水平不得超過200cfu/ml,干預限度為50cfu/ml,內毒素含量不得超過2EU/ml,干預限度為1EU/ml,當達到干預限度時,繼續使用水處理系統是可以接受的,但應采取措施(如消毒水處理系統)防止系統污染進一步加重,要做好記錄。
3.3 透析完畢回血時工作人員應戴一次性橡膠手套操作,一病人一付,每一病人透析管路及透析器下機前應在管路及透析器上寫清姓名,并分別放入專用容器內,以備清洗。
3.4 使用留置導管時,更應該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觀察局部有無滲血紅腫、疼痛等情況,每次透析后插管局部必須進行換藥處理,以確保導管留置時間延長,減少感染機會。
總之,只要加強管理,制定可行嚴格的消毒隔離措施,就會有力地保障透析工作的順利進行,各種感染疾病就會明顯降低,病人生活質量會明顯提高,血透室工作會更加完善。
10.3969/j.issn.1009-4393.2010.13.071
625300 四川漢源縣人民醫院 (劉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