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丹 許偉力
第二產程胎心監護異常120例臨床資料分析
喬丹 許偉力
第二產程;胎心監護異常;新生兒窒息
胎心監護是監測胎兒宮內情況的重要手段,目前已廣泛應用于產科。在第二產程連續監測,能夠及早發現胎兒宮內窘迫并及時處理,降低新生兒窒息率有重要意義。本文回顧分析了2007年1月~2009年6月120例陰道分娩第二產程胎心監護的異常波形,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7年1月~2009年6月富??h婦幼保健院陰道分娩第二產程胎心監護異常波形120例,產婦年齡18~41歲,孕次1~4次,產次1~3次,新生兒體重1.42~4.64kg,平均(3.29±0.45)kg,新生兒輕度窒息103例,重度窒息17例,最終分娩方式剖宮產51例,陰道自娩69例。
1.2 方法 (1)肛查宮口開全開始進行胎心監護。監護時間最長185min,最短為20min,平均(90.25±45.0)min。(2)對新生兒進行1min、5min、10min Apgar評分,并觀察出生時臍帶情況。胎心監護異常診斷標準參考胎心電子監護學[1]。
2.1 產程時限 第一產程1.3~20.2 h,平均(10.2±4.1)h,第一產程>12h35例,其中7例>16h;第二產程時限為15~140min,平均(66.8±31.5)min,產程延長8例,超過60min 48例,重度窒息產程是40~130min,平均(63.3±31.6)min。
2.2 胎心基線率 心動過速160次/min6例,>180次/min9例,心動過緩1例,基線變異平直13例,基線變異由窄幅到平直8例,其圖形分別為晚期減速1例(重度窒息1例),重度可變減速6例(重度窒息2例),中度可變減速4例,重度心動過緩4例(重度窒息1例),中度可變減速伴延長減速2例(重度窒息2例),重度可變減速伴延長減速1例(重度窒息1例)。
2.3 胎心監護圖形 120例患者中輕度可變減速24例,中度可變減速31例,重度可變減速16例,晚期減速1例,可變減速伴延長減速10例,重度心動過緩(分娩前)17例,輕度可變減速伴延長減速16例,中重度可變減速伴延長減速5例。
2.4 胎心監護異常出現時間 12例第一產程就出現胎心監護異常,其余108例均在進入第二產程出現胎心監護異常,胎心監護異常出現時間至胎兒娩出時間最短6min,最長100min。
2.5 異常波形出現時間與新生兒窒息關系比較 根據胎心異常出現至胎兒娩出時間分為<15min、15~30min、>30min三組,結果>30min輕度窒息28例,重度窒息10例,15~30min輕度窒息41例,重度窒息5例,<15min輕度窒息34例,重度窒息2例,輕度窒息共103例,重度窒息17例。輕度窒息監護圖形:輕度可變減速23例,中度可變減速31例,重度可變減速16例,可變減速伴中末減速6例,中度心動過緩14例,可變減速伴延長減速13例,胎心基線140~150次/min,變異窄幅。出現胎心監護異常至胎兒娩出平均時間(23.7±11.9)min。重度窒息監護圖形:重度可變減速2例,晚期減速1例,可變減速伴終末減速3例,重度心動過緩3例,可變減速伴延長減速8例,出現胎心監護異常至胎兒娩出平均時間(36.3±26.1)min。
2.6 各種圖形的妊娠結局 輕度及中度可變減速54例,均為輕度窒息;重度可變減速16例,輕度窒息14例,重度窒息2例;可變減速伴延長減速21例,輕度窒息15例,重度窒息6例;晚期減速1例,重度窒息;分娩前期中度心動過緩17例,輕度窒息15例,重度窒息2例;可變減速伴終末減速9例,輕度窒息7例,重度窒息2例。
胎心監護儀具備連續監測胎心率和子宮壓力的性能,提供胎心率和產力間動態信息,能從胎心基線和不同的監護圖形中使醫師不僅能對胎兒當時情況進行評價,為產程處理提供依據,而且能對胎兒預后有一定的預測價值,評估胎兒的儲備功能及有無嚴重的臍帶并發癥。
第二產程被認為是胎兒的高危時期[2]。
本研究結果顯示第二產程胎心監護異常圖形以可變減速最多,占58.66%,可變減速是第二產程常見圖形與臍帶受壓有關,如果減速時間30~50s能迅速恢復到原基線水平,保持正常的胎心率基線以及正常的基線變異,預后良好。偶發減速或接近胎兒娩出前,出現意義不大,持續出現并有逐漸加重趨勢時應及時處理??勺儨p速伴延長減速占第二位,見于臍帶受壓、子宮收縮過強等,如果短時間內無法解除,減速的持續時間進行性加重,變異減少,說明胎兒缺氧嚴重,應盡快娩出胎兒。重度心動過緩表現為胎心慢于100次/min,持續時間>5~10min是胎兒缺氧表現,應在短時內娩出胎兒。
對第二產程胎心監護異常預測圍產兒結局仍存在爭議,有學者認為異常胎心監護增加剖宮產及陰道助產率,判斷胎兒是否有缺氧和酸中毒,應根據異常圖形出現的頻率及持續時間,結合產程進展情況、羊水的性狀、胎兒頭皮刺激試驗、胎兒脈搏血氧測定等來對胎兒宮內的情況進行綜合判斷,再決定下一步處理方案[3]。
總之,電子胎心監護在產科的應用具有簡單、方便、波型清晰、可靠等優點,易被產婦接受。尤其在第二產程中連續監護對臍帶受壓造成的胎兒宮內窘迫,可及早處理,對降低圍產兒發病率和死亡率起到積極作用,值得推廣和應用。在臨床工作中產科醫生應加強對胎監報告的分析能力,結合產程進展,羊水情況等決定下一步處理方案,才能夠能更好地保障母嬰安全。
[1]程志后,宋樹良.胎心電子監護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71-76.
[2]鐘利若,折瑞蓮,張立軍.第二產程時限與新生兒結局的關系[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7,6(1):56-58.
[3]鐘利若,魏曉萍,張立軍.第二產程胎心監護對胎兒預后的預測價值[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7,6(3):7-9.
10.3969/j.issn.1009-4393.2010.13.073
161200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富裕縣婦幼保健院 (喬丹許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