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繼蘭
酒精是一種親神經性物質,一次相對大量飲酒即可導致精神異常,如果長期飲用可以引起各種精神障礙,包括依賴、戒斷綜合征以及精神病性癥狀。除精神障礙之外,常出現軀體損害的癥狀和體征[1]。
1.1 一般資料 病人,男,41歲,該患者于1989年開始飲酒,酒量逐漸增大,多時每天飲酒達500ml左右,一天之內分多次飲用,早晨起床空腹也飲酒,如不飲酒則全身難受、乏力、心煩、感覺內心空虛,逐漸開始出現 手、足、四肢和軀干震顫,共濟失調,情緒急躁,多汗、惡心和嘔吐,嚴重時出現嫉妒妄想,無端懷疑妻子有外遇,發脾氣,打罵妻子,整日借酒消愁,震顫加重。經家人勸說自行戒酒3d出現震顫譫妄,入院時意識不清,發熱,大汗,雙手亂抓,全身胡亂扭動,躁動,大小便失禁。
1.2 急救 (1)將病人約束在床上,控制病人躁動行為。(2)遵醫囑給予氯硝西泮2mg立即肌注。(3)給予輸液治療促進體內酒精代謝。(4)給予相應的精神科藥物對癥治療。
1.3 結果 經搶救病人意識清,震顫譫妄癥狀減輕,住院3個月痊愈出院。
2.1 保持呼吸道通暢 患者飲酒后有不同程度的惡心、嘔吐、意識障礙。應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及時清除嘔吐物及呼吸道分泌物,防止窒息。要觀察嘔吐物的量和性狀,分辨有無胃黏膜損傷情況。按需要給予吸痰,吸痰時動作要輕柔,以免損壞呼吸道黏膜。
2.2 嚴密觀察病情 立即行心電、血壓、血細胞、血離子的監測,細心觀察病人意識狀態、瞳孔及生命體征、肢體、尿的變化,并做好記錄。詢問病人有無外傷史,必要時行顱腦CT檢查。這種病人容易發生猝死,應注意有無心肺功能變化及肺水腫的發生,做好搶救準備。詳細記錄在護理記錄單上,嚴格交接班。
2.3 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 建立靜脈通道,給予輸液及鼻飼,保證營養的攝入。
2.4 安全防護 患者表現煩躁,興奮多語,四肢躁動,將患者安置于安靜、舒適、布置簡單的單人房間,應有專人護理,加強巡視,使用床欄,給予適當的保護性約束,防止意外發生。做好約束護理,給予翻身拍背、按摩受壓部位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褥瘡的發生,定時更換體位,保持肢體運動功能完好。室內光線要柔和,必要時設置地燈,以減少錯覺;護士說話聲音要低,動作輕柔,態度和藹,減少刺激,保證患者休息。要做好患者的安全防護外,還要防止傷害他人(包括醫務人員)。要做好自身的防護[2]。
2.5 做好基礎護理 (1)注意保暖,保持病室溫濕度適宜, 酒精中毒患者全身血管擴張,散發大量熱量,有些甚至寒戰。此時應采取適當提高室溫、加蓋棉被等保暖措施,并補充能量。床單保持整潔、干燥。及時更換床單、衣服,防止受涼誘發其他疾病。(2)做好口腔的護理,保持口腔清潔,觀察口腔內的變化,預防感染及保證患者舒適。(3)留置尿管的護理,保持尿管通暢,每天2次用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每天更換引流袋,導尿時應注意無菌操作,避免尿路感染。
2.6 心理護理 患者清醒后因飲酒入院有損面子或入院引致經濟損失表現為后悔,同時又怕家人埋怨。護理人員就根據患者不同的心理情況及時與患者陪護人員進行思想交流,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在患者能接受的情況下與其耐心地分析不能戒酒的原因,采取反復疏導、安慰、解釋、鼓勵、疏泄、保證等方法,使之能正確對待戒酒的好處,增強其戰勝疾病的同時要做好健康教育,讓病人知道長期大量飲酒造成嚴重的后果及對身體的危害,鼓勵患者樹立信心,堅持戒酒。在患者清醒及情緒穩定后向其及家屬宣傳酒精及代謝產物乙醛可直接損傷肝細胞[3]。一次過量飲酒其危害不亞于一次輕型急性肝炎,經常過量則會導致酒精性肝硬化。而且一般酗酒常在晚餐發生,導致的嚴重后果是酒后駕車和晚上光線的影響易造成交通事故,身心受傷甚至危及他人的生命。
病人經過搶救和精心護理,3d后意識清晰,自主進食,攙扶下下床活動,沒有并發癥發生,經過3個月的治療痊愈出院。
酒精是一種麻醉劑,對中樞神經系統起抑制作用,特別是對大腦皮層及網狀結構最敏感[4]。酒精濫用可造成酗酒者身心受損、交通事故、家庭破裂、犯罪等一系列嚴重后果。因此,在治療和護理酒精中毒患者的同時,一定要加強宣傳教育工作,使人們知道酗酒的危害,盡可能做到預防和早期干預工作。
[1]安雪梅,許阿鳳,張婧.實用臨床護理學[M].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2654.
[2]婁百玉,王振英,陳全花.62例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礙臨床護理[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05,11(1):F003.
[3]唐文娟.急性酒精中毒的搶救配合及護理體會[J].中國中醫急癥,2009,18(05):829-830.
[4]呂維輝.急性酒精中毒的急救與護理[J].中國醫療前沿,2009,(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