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兆清
據清華大學研究員、數字太和董事長王興軍教授在本屆CCBN上透露,中國數字版權保護標準工作組提交的5個標準提案,經過3年多的討論評估,已經通過廣電規劃院的測試和認證,預計將于今年上半年由廣電總局頒布實施。
王興軍在本屆CCBN做了《三網融合下的廣電增值業務和內容保護》的演講,他表示,三網融合下,廣電運營商具備內容和帶寬的優勢,以應對電信運營商的競爭。但也面臨著開發增值業務和進行數字內容保護的挑戰。而中國數字版權保護標準將為運營商開發增值業務和數字內容保護保架護航。
王興軍認為,廣電開展整轉至今,高清與互動已經成為廣電風向標。目前廣電網絡開展的業務包括基本業務、單向增強業務和交互業務,其中高清直播、高清推送、高清VOD與下載業務是廣電網絡與電信網絡進行差異化競爭的殺手型應用。目前運營商的增值應用熱點業務包括點播、推送、內容下載及互動視頻。
在網絡視頻方面,P2P視頻借助豐富的內容和低廉的成本已經成為互聯網主流的視頻應用。但P2P網絡視頻的圖像質量及速度過低,非法內容泛濫,而且節目來源不穩定,對普通用戶來說操作過于復雜。因此,P2P網絡視頻正由共享模式轉向正版分發模式,而美國的Hulu網站是正版分發模式的典型代表。借助有效的視頻內容版權保護技術,美國Hulu網站通過分發正版視頻內容在2008年實現當年收入1億美元,盈利1 200萬美元。
王興軍教授預計,開發家庭正版高清下載市場將為內容提供商和廣電運營商帶來200億元以上的新興市場。而這一龐大新興市場的技術保證,于是面向數字家庭、高清和增值應用的內容保護——DRM——應運而生。
那么,在廣電行業得到廣泛應用的CA系統不是也能提供全程的內容保護方案嗎?為何還需要開發DRM系統?據王教授介紹,CA標準是20世紀90年代初由DVB組織頒布的半開放體系結構,提供面向前端到機頂盒等終端的TS廣播傳輸保護。但CA并不支持雙向傳輸系統和基于存儲的系統,也就是說目前流行的 VOD、Push VOD、時移電視、PVR、網絡下載應用等都不支持。而私有的雙向CA由于封閉,不利于網絡間的互聯互通。同時,部署CA的成本。因此,能對視頻內容提供整個生命周期保護的DRM是最合適的選擇。
早在2004年,清華大學就與CCTV共同發起了中國數字版權論壇,2005年成立了標準工作組。并于2006年形成了5個標準提案,包括數字太和的2個提案,針對數字電視網絡應用和家庭網絡設備連接的內容保護的標準核心技術。2009年通過了廣電規劃院的測試、分析和認證。
在本屆CCBN上,數字太和公司展出了符合中國數字內容版權保護標準的新產品UDRM。據介紹,UDRM支持認證、授權、加密和撤銷協議和功能;支持單向、雙向和存儲應用;支持家庭網絡設備的互聯互通的保護;支持機頂盒、數字電視一體機、PC、HMC和手機等終端;安全性強而且成本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