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麗 孟慶賀 張柏秋 夏軼男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DVT)多由于長期站立或臥床、手術、外傷、分娩等引起,臨床表現為患肢軟組織張力增高、腫脹、疼痛、行走時疼痛加重。DVT的主要并發癥是肺動脈栓塞和下肢深靜脈栓塞后綜合征。對DVT患者采用綜合性介入治療,包括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藥物或機械溶栓、血管球囊擴張等,可積極預防肺動脈栓塞(PE)發生。但在介入治療過程中并發癥發生率仍有6.25%[1],而重視介入治療過程中相關護理工作有助于減少并發癥。我院自2008年1月~2010年6月對53例下肢DVT患者采用介入治療同時運用綜合護理方法,獲得較滿意效果并總結護理經驗如下。
1.1 一般資料 53例下肢DVT患者均經多普勒超聲及下肢深靜脈造影證實,其中男32例,女21例。年齡29~72歲,平均61歲。病變位于右下肢20例,左下肢31例,雙下肢同時發生2例,患肢周徑大于健肢周徑3~8cm,病程3~26d。DVT患者有心腦血管疾病長期臥床14例;近期有腹部手術8例;骨科下肢骨折10例;盆腔手術5例;無明顯誘因16例。
1.2 治療方法 53例DVT患者根據血栓形成程度治療分為2組。A組36例全部植入下腔靜脈濾器,其中9例采用溶栓導管溶栓和5例導管溶栓加 靜脈藥物溶栓;15例髂股靜脈狹窄血管腔內球囊擴張成形,加同側動脈留置導管藥物溶栓。B組17例,未植入下腔靜脈濾器,其中10例單純動脈留置導管藥物溶栓;5例單純 靜脈藥物溶栓;2例單純足背靜脈藥物溶栓。
1.3 護理方法 包括整體護理、專科護理。
1.3.1 整體護理
1.3.1.1 健康教育 保持樂觀情緒、心情舒暢。控制體重減少動物脂肪的攝入、低鹽高營養易消化食物、戒煙戒酒。多食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暢。患肢皮膚避免受損、外傷。鞋襪、衣服寬松并注意保暖。
1.3.1.2 心理護理 針對不同患者的心理特點,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給予心理支持和鼓勵,使患者能傾訴自己的焦慮。消除緊張恐懼的心理,幫助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1.3.1.3 患肢護理 急性期應絕對臥床休息,抬高患側肢體30°,利于靜脈回流減輕疼痛,保證患者舒適體位;同時注意皮膚清潔、避免熱敷或擦傷;密切注意肢體腫脹消退情況,測量患肢各段周徑做好記錄。
1.3.2 專科護理包括下肢深靜脈造影術護理、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護理、藥物和機械溶栓治療護理、經皮血管腔內成形術護理。
1.3.2.1 下肢深靜脈造影術護理 詢問患者藥物過敏史,術前行碘過敏試驗。患側足背靜脈軟組織張力較高,穿刺困難,對穿刺點用拇指腹壓迫10s后,提高穿刺成功率。術中要觀察患者不良反應,預防發生過敏反應。
1.3.2.2 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護理 給予心電監測,建立靜脈輸液通道。PIG導管做下腔靜脈造影,顯示兩側腎靜脈開口及下腔靜脈直徑。根據患者需要選用臨時濾器和永久濾器,濾器通過長鞘釋放位置應在腎靜脈開口下方2cm處。造影過程有可能導致血栓脫落引起肺栓塞,要密切觀察患者面色、心率、呼吸、血氧飽和度的變化,詢問患者有無胸痛、胸悶[2]。
1.3.2.3 藥物溶栓過程護理 溶栓過程防止挖鼻剔牙、觀察皮膚、黏膜出血情況,并詢問大小便出血情況每天測量兩下肢各段周徑,觀察腫脹消退情況并記錄溶栓期間每天監測PT系列,PT系列參數波動在正常值2倍范圍內。
1.3.2.4 經皮血管腔內球囊擴張成形術護理 造影發現有髂靜脈受壓狹窄者可選用球囊導管擴張成形術。向患者詳細講解手術過程的細節.保證患者配合手術,選擇適合的球囊導管是手術成功的關鍵。由于手術時間長、禁食、失血等原因,需增加液體輸人提高患者耐受力。血管痙攣者可給予痙攣血管內注射罌粟堿,同時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
參照DVT治療標準,治愈3l例、顯效16例、改善6例。其中下肢深靜脈造影及下腔靜脈濾器植入無相關并發癥發生。在藥物溶栓過程中穿刺點滲血6例,加壓包扎后好轉。牙齦出血3例,其中有齲齒患者2例;無一例發生肺栓塞和其他器官嚴重性出血并發癥。
DVT是臨床上常見的周圍血管疾病,隨著人口老齡化及人們飲食結構的改變,本病的發病率呈逐步上升的趨勢。綜合性介入治療是DVT的有效方法,包括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藥物溶栓、血管成形術等多種技術手段,在治療過程提供安全、有效綜合性護理,運用多學科知識從心理、生理、社會人文為患者實施整體護理、專科護理。減少術中、術后并發癥,提高治療效果。
由于缺乏對疾病的認識,患者精神過度緊張,我們要及時做好宣教工作和健康教育,讓患者了解本病的發生、治療及預后情況;同時針對不同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疏導,積極幫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緒,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全身心配合治療。同時,根據病情指導患者體位,急性期強調臥床休息的同時,還需注意更換體位,保持皮膚清潔,防止壓瘡發生;恢復期需指導患者應用彈力襪,而低脂飲食可降低血黏度,有助于疾病的恢復。因此,整體護理應貫穿整個治療的全程。
介入治療涉及多種操作技術及介入治療器材,護理工作人員應熟悉各種治療的特點,并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熟練護理技能,配合醫師完成各項介入手術。下腔靜脈濾器有效預防致命性肺栓塞發生,經導管溶栓治療是DVT介入治療的核心技術,由于應用大量的溶栓、抗凝藥物,應密切觀察凝血功能的變化,注意全身皮膚黏膜出血傾向,發現牙齦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黑便及尿血等出血情況時,應及時通知醫師處理,調整用藥。本組患者牙齦出血3例,其中有齲齒患者2例,提示有齲齒可能是牙齦出血的危險因素。DVT急性期血栓較疏松容易脫落,在溶栓或機械祛栓治療時,要更加警惕PE的發生,文獻報道肺動脈栓子70%~90%來源于下肢靜深靜脈,60%~70%的下肢深靜脈血栓合并PE[3]。高度重視患者出現的胸痛、咳血、呼吸困難、咳嗽及發紺等癥狀。下腔靜脈濾器的植入可有效預防肺栓塞的發生。
因此,DVT的介入治療過程中涉及術前健康教育、心理輔導,治療過程中各種專業化護理、急癥處理,以及恢復期肢體功能鍛煉、飲食指導等多個環節,綜合、系統全面的護理工作有助于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更有助于提高療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1]徐凌,畢紅霞.深靜脈血栓形成103例研究分析[J].中華內科雜志,2000,39:513-516.
[2]郭金和,滕皋軍,何仕誠,等.下腔靜脈濾器置入后大劑量尿激酶溶栓治療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J].中華放射學雜志,2002,36(10):908-912
[3]賀能樹,吳恩惠,主編.中華影像醫學介入放射學卷[M].1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2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