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言偉,安玉軍
(肥城市廣播電視局,山東 肥城 271600)
肥城市作為山東中西部地區的一個縣級市,自2008年6月開始,在全市組織開展了有線電視網絡的數字化改造,2009年3月,正式在全市開展了有線數字電視整體平移工作,計劃到2009年底全部完成。經過廣電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的不懈努力,肥城市數字電視整體平移工作進展順利,目前已完成了城區及所有駐肥企業有線電視用戶的整體平移工作,無論在規劃設計、技術開發方面,還是從輿論宣傳、用戶服務方面都有很大收獲,為全面完成全市數字電視整體平移工作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
肥城市有線電視網絡發展始于90年代初期,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現有用戶10萬多戶,轄14個鄉鎮、辦事處和肥城礦務局、石橫電廠、石橫特鋼廠等省市駐肥企業,網絡建設符合廣電總局“一地一網”的要求。整個網絡結構為HFC結構,光纜干路達2 000 km,光節點450個,電纜干路1 500 km,基本實現了光纜到小區、到鄉鎮村。模擬信號傳輸帶寬為550 MHz,傳輸播出節目30余套。同時開發了網絡增值業務,利用SDH技術為市政府、供電、地稅等部門實現辦公自動化、數據傳送等提供專用傳輸網絡平臺。根據肥城市有線電視網絡建設現狀,為確保數字電視整體平移工作的順利開展,工程技術人員進一步對有線電視網絡進行大規模的更新改造,特別是在城區新增加了部分光節點,使城區光節點達到近百個,每個光節點可帶近1 000個用戶,保證了數字電視信號的傳輸質量。
有線數字電視整體平移后,為滿足不開通數字電視用戶收看電視節目的需求,要求至少保留6套以上模擬節目。對此,工程技術人員合理規劃數字電視頻點和模擬傳輸頻道的使用,對模擬節目設置重新進行了調整,留出6~8個相鄰的頻道用于傳輸模擬節目,確保全部用戶能收看到、收看好有線電視節目。
肥城市有線數字電視平移工作是與上級局(即泰安市廣電局)合作開展的,由上級局負責提供數字電視信號、機頂盒、用戶管理系統等,并從數字電視收視費中按比例分成。肥城廣電局負責發展用戶,搞好用戶服務,這樣不僅投資低,建設周期快,而且能確保信號的安全性。肥城數字電視信號前端平臺由上級局傳送的泰安數字電視信號和肥城自辦節目進行模數轉換后組成,只投資了20多萬元,在前端機房增加了肥城自辦節目數字處理傳輸設備,與泰安數字電視混合后傳至用戶端。同時,又投資20余萬元對單位沿街樓進行了改造,建成了集用戶開戶、收費管理、用戶服務、功能演示等于一體的技術先進的網絡業務服務廳,與上級局管理系統聯網,做到隨時報裝、隨時開通,為數字電視整體平移工作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肥城有線數字電視整體平移總的指導思想就是以鞏固擴展廣播電視宣傳陣地、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為出發點,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科技進步、技術創新為動力,按照“政府領導、廣電實施、社會參與、群眾認可、整體轉換、市場運作”24字要求,精心組織、科學安排,廣泛發動、積極推進有線電視網向雙向、交互、多功能方向發展,堅定不移地實現全市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轉換,更好地繁榮城鄉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出積極貢獻。具體要求是:按照從城區到農村的發展原則,首先在城區開始試點,在試點取得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分片實施,到今年底全部完成城區及駐肥企業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平移工作,到2010年全面完成鄉鎮駐地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平移工作。在未完成區域,實行模數混傳的方式,完成數字電視整體平移后,關停模擬信號(保留至少6套以上模擬節目,不再收取收視費),所有新報裝用戶則全部安裝數字電視。
受網絡、技術、資金等因素制約,肥城有線數字電視目前暫時只傳送數字電視信號,互動點播、信息服務等網絡業務作為后續建設工程待條件成熟后開發實施。肥城數字電視信號分A,B,C,D共4個數據包:A包為基本數據包,傳送70多套節目,包括中央各臺、各省衛視、泰安市及肥城市自辦節目;B,C,D包均為專業頻道收費節目。數字電視整體平移初期,為吸引用戶開通數字電視,用戶繳納基本收視費后,除收看A包節目外,還將贈送B包電視節目,共收看到近百套節目。根據肥城市經濟發展狀況和城鄉居民的經濟承受能力,通過召開聽證會,最終由市物價部門核準了肥城市數字電視收費標準,即每戶每月25元,同時為每個有線電視用戶免費配置一臺基本型數字機頂盒,一機一卡,按卡收費;同址、同戶家庭開通第2臺及更多臺數字電視,其收視維護費標準是每戶每月7元,機頂盒需自行購買;賓館、飯店、商場等企事業單位用戶,每機每臺收視維護費每月25元,同時為每個終端免費提供1臺基本型數字機頂盒;經民政部門、工會每年核準持有《低保證》、《特困證》的用戶,每機每臺收視維護費每月12元,同時為每個終端免費提供1臺基本型數字機頂盒。
一是堅持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這是順利實現數字電視整體平移工作的重要條件。為積極推進有線數字電視整體平移工作的健康開展,肥城市政府成立了領導小組,市政府辦公室專門下發了《關于加快推進全市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平移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了全市數字電視整體平移的時間安排和目標要求,制定了科學的實施方案和工作規劃,加強了政策宣傳和引導,營造了數字電視整體平移工作的良好氛圍。同時,按照市場化運作的方式,與上級廣電部門和機頂盒生產廠家聯合,不僅解決了發展資金的瓶頸問題,而且實現了共贏,推進了數字電視事業的快速發展。
二是堅持以人為本,廣納民意,豐富節目,這是順利實現數字電視整體平移工作的前提。肥城廣電局在數字電視內容平臺搭建前,就通過肥城市政府網站、《今日肥城》報刊組織了“數字電視轉播節目有獎調查”,請群眾參與選擇到底該轉播哪些節目,受到廣大市民熱情關注,共收回2 000多份有效問卷,為肥城廣電局最初確定轉播近百套數字電視節目提供了依據。目前,肥城廣電局根據用戶建議,將數字節目容量增加到118套標清、1套高清節目、10套高保真立體聲數字廣播、1套實時股票行情和1套電視雜志,節目容量已居泰安市各縣市區之首,滿足了肥城市客戶個性化、多樣化和專業化的數字電視消費需求。另外,根據肥城市數字電視發展規劃,數字化有線電視系統在升級后,還可以提供視頻點播、遠程教育、電子政務、股票財經等服務,開展雙向數據服務和互聯網等增值業務,可用銀聯卡刷卡購物消費,交納水電費等。伴隨著今后有線數字網絡的開發和建設,電視機將真正成為集公共傳播、信息服務與文化娛樂為一體的多媒體信息終端。
三是堅持提供優質高效的親民服務,這是順利實現數字電視整體平移工作的基礎。首先對內部人員完善了各項制度,包括限時服務承諾制、首問負責制等,全力做好數字電視這一產品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務。在售前,即在每次分片轉換之前,都提前3天安排人員一一上門派發轉換通知單,解答群眾提出的問題,充分與客戶溝通,減少轉換時可能出現的問題。在售中,即在每次整體轉換過程中,特別是在轉換現場,工作人員都會跟用戶介紹怎樣辦理轉換手續、機頂盒安裝和使用方法,隨后安排服務人員入戶調試,手把手教會使用。在售后,即整體轉換完成后,一方面加強客戶服務中心建設,設立24小時服務電話,增加客服座席,提高熱線電話響應率,對于每件投訴都做到每問必復、每訴必查、及時反饋;一方面建立服務規章制度,公開服務承諾,對每位上門安裝、維修技術人員的服務流程、服務用語、服務時限作出嚴格規定,增強員工的服務責任感和使命感。對每個安裝單建檔立卷,定期開展客戶回訪活動,按客戶評價對技術服務人員進行考核獎懲,不斷提高上門服務響應速度和質量,樹立良好的廣電形象。
四是堅持技術創新,降低運營成本,減少用戶負擔,這是順利實現數字電視整體平移工作的重要保障。肥城廣電局在堅持以用戶為導向的基礎上,統籌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引進國際先進成熟的數字電視前端技術和終端產品,兼顧平滑升級要求,用較低投資搭建了一個功能先進且完全能滿足肥城需要的數字電視分平臺,具備雙向互動、高清和數據廣播等可擴展功能,保證了平臺的可持續升級性。同時,積極和生產廠商聯合,推廣使用成本更低的無卡機頂盒,極大地降低了投入。目前,無卡機頂盒在肥城有線數字電視整體平移工作中得到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