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巖 張宏宇
老年人是股骨頸骨折的高發人群,高齡患者常合并有多種器官功能減退或其他疾病不能耐受手術治療,選擇牽引術進行保守治療。本文回顧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8例高齡股骨頸骨折患者經牽引術保守治療綜合性護理,效果滿意。現將護理方法及療效分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院骨科2008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高齡股骨頸骨折患者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齡66~89(平均75歲)歲,骨牽引13例,皮牽引5例。住院天數45~60d。
1.2 保守治療 (1)方法:平臥外展位牽引加防旋鞋。根據情況選用皮膚牽引。牽引時間為6~8周。(2)注意事項:①注意保持牽引體位,觀察肢體的血運情況。②鼓勵患者功能鍛煉。
2.1 牽引患者及家屬的健康教育 制定科學合理、針對性強的教育計劃。教育形式應因人而異,靈活選擇,合理應用,并做好記錄。護理中應細心觀察,主動關心解除患者痛苦,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1],并與患者家屬溝通聯系共同關心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2.2 牽引的護理 保持傷肢正確的功能位置。保持有效的牽引,治療期間應做到不盤腿、不負重、不側臥。防止牽引針孔感染,注意牽引針有否滑動。密切觀察傷肢血運情況。行皮牽引的應隨時注意觀察膠布及繃帶有無松散或脫落,定期檢查膠布邊沿皮膚有無發紅或破潰。
2.3 預防并發癥的護理
2.3.1 疼痛的護理 可預防性給予鎮痛藥物來緩解疼痛,慎用杜冷丁、哌替啶。使用止痛泵預防術后疼痛,效果較好。護士應經常巡視病人,給病人講解引起疼痛的原因及治療方法,消除心理因素。
2.3.2 褥瘡的護理 保持局部皮膚清潔而干燥,增加翻身次數并建立翻身卡,加強對骨突部位的護理以防止褥瘡。
2.3.3 尿路感染的護理 鼓勵患者多飲水(尤其是女性患者)并保持會陰部清潔,減少并發癥的發生[2]。
2.3.4 肺炎的預防 鼓勵患者進行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幫助臥床患者翻身、拍背。
2.3.5 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 鼓勵患者盡早在床上適當活動,指導家屬經常按摩下肢比目魚肌和腓腸肌[3],減少血栓形成長期臥床易使血流淤滯。
2.3.6 功能鍛煉 可囑患者循序漸進行全身肌肉練習,防止出現關節僵硬和肌肉萎縮。
2.4 飲食護理 高齡患者骨折后長期臥床,胃腸蠕動減慢,要加強飲食護理,促進機體恢復。早期飲食以清淡、營養豐富、易消化為原則,忌生冷、辛辣、油膩、煎炸食物;中期宜食高蛋白及富含鐵、鈣的食物;后期進食高熱量、補氣養血,調節肝腎的食物;適當增加蔬菜水果等。對合并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病人,應結合病人的具體病情合理安排飲食。
2.5 出院護理 出院前教會老人及家屬自行康復護理的內容,繼續進行正確的功能鍛煉,逐漸增加訓練時間和強度,根據肌力的恢復和骨折的愈合情況決定運動量和負重時間。如3個月內避免患側臥位保持平臥位休息,3周內屈髖>45°,以后逐漸增加屈髖度,但應避免>90°,6周內不要交叉盤腿,不要坐沙發或椅子,坐位時不要前傾,不要彎腰拾東西,不要在床上屈膝而坐[4]。
經過保守治療后,18例高齡患者全部好轉或痊愈出院。
老年股骨頸骨折手術后患者多數喪失生活自理能力,需要有賴于他人的幫助。其護理工作內容多,難度大,要求高。護理人員要細致入微地觀察患者的病情進展。做好早期預防準備工作,要與患者及家屬說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強調預防的重要性,并指導他們操作;一旦出現并發癥,要對癥護理。心理疏導,綜合性合理,使患者盡快恢復健康。
[1]蔡蘭萍,唐麗君,崔麗萍,等.624例代謝綜合征病人的健康教育及飲食和運動干預[J].護理研究,2005,19(12):2624-2626.
[2]唐順英.高齡患者股骨頸骨折圍手術期護理探討[J].當代護士,2000,(7):36.
[3]李蕊.高齡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08,34(l):191-192.
[4]胡漢生,程立明,林金松,等.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的延期并發癥及其防治意見[J].廣州醫藥,1998,29(5):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