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煥磊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 100029)
近來國外需求市場的相對疲弱,人民幣的相對堅挺,使得出口企業的經營成本大幅上升,加之其他因素,我國的出口企業面臨諸多的困難,這對于承擔風險能力相對較弱的中小企業尤為明顯,有些中小企業出口大幅下降,有些虧損出口,有些企業的生存都面臨困境。
在這種形勢下,國家已經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來促進出口,特別是中小企業的出口。中小企業可充分利用這一系列相關利好來積極擴大出口,同時,中小企業在微觀的外貿業務操作上也應采取靈活合理的方式。其中,酌情采用EXW術語進行出口就是一種具體措施。另外,在當前貿易便利化的大背景下,客觀上為諸如EXW等貿易術語的使用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200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中的 E組貿易術語只有一個EXW,即Ex Works(…named place),工廠交貨(…指定地點)。該術語要求在商品的產地或所在地交貨。EXW是指當賣方在其所在地或其他指定的地點(如工場、工廠或倉庫)將貨物交給買方處置時完成交貨,賣方不辦理出口清關手續,也不需要將貨物裝上任何運輸工具。這個貿易術語是賣方承擔義務最小的術語。
據1998年國際商會的調查,EXW術語屬于貿易術語中“極其經常使用者”之一。EXW是一個特點鮮明的貿易術語,按照該術語成交的貿易合同具有類似于國內貿易的特點。正因為如此,在能夠給買方提供相對更加低廉的價格的同時,也給能力有限的買方辦理出口通關、跨境運輸等方面帶來一定困難。
貿易便利化(Trade Facilitation)是指通過程序和手續的簡化、適用法律和規定的協調、基礎設施的標準化和改善,為國際貿易交易創造一個協調的、透明的、可預見的環境。它是以國際公認的標準和做法為基礎的。簡而言之,貿易便利化就是對國際貿易制度和手續的簡化與協調。
世界上各國的貿易政策主要有保護貿易政策和自由貿易政策兩大基本類型,從純經濟學角度來看,相對于保護貿易,自由貿易無疑會給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帶來積極的影響。貿易自由化更能夠實現更大范圍內的資源優化配置,進而能夠實現貿易所帶來的利益,從而提高世界的福利水平。但是,在當前自由貿易尚不可能在短期內實現的情況下,貿易便利化就成為通向自由貿易的一條必經之路或初級階段。推進貿易便利化的策略和措施有很多,包括加強國際合作、規范本國貿易方面的法律規章、加大本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港口/口岸效率、提高運輸和物流效率、推廣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提高管理水平等。除此之外,適當調整國際貨物貿易環節的具體操作也是至關重要的內容。
在國際貿易的具體操作過程中,貿易術語的選擇顯然是一個基本而且重要的問題。因為貿易術語涉及到整個國際交易中的多個環節,加之其價格構成和交貨條件的雙重性,因此在貿易便利化進程中適當選用貿易術語即成為在國際貿易業務操作實踐中需要注意和調整的問題。貿易便利化的推進,使得通關相對于以前要更加便利一些,進口商在貿易對方國家辦理通關手續顯得更加容易一些。所以,EXW術語的使用范圍就被拓展了。
中小企業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其經營能力和承擔風險的能力相對較弱,因此采用EXW術語出口對其有獨到的好處,當然同時也存在一定的缺點。
EXW術語是《200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的13個貿易術語中賣方承擔義務最小的一個術語。對于賣方而言,用該術語成交時類似于國內貿易。賣方只需要在商品產地或所在地交貨即可,與出口相關的工作由買方負責。因此,賣方的經營成本較低,而且所承擔的風險也較小。
按照該貿易術語成交,進出口環節均由買方操作,因而其可以對進出口進行相對有效的控制,這對于買方來講同樣是有一定利益的。另外,現在大量國外公司(特別是大型的跨國企業)在中國設有各種各樣的分支機構,這些分支機構在中國為其母公司或全球范圍內其它分公司、子公司采購商品時,也經常采用該術語成交。這有助于降低它們的經營成本,而且安排運輸、通關等工作也不存在太大問題。
由于賣方承擔義務最小,因此與《INCOTER MS 2000》的其他貿易術語相比,用該術語成交的價格應該是最低的。對于買方而言,由于相對價格低廉,因此對買方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這有利于賣方開拓市場。
貿易便利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簡化海關通關環節的流程和手續,而進口商難以在對方國家辦理通關手續恰巧是EXW術語的主要困難之一。貿易便利化使某些原來可能無法實現的通關手續成為可能,也使原本可能繁瑣的手續得以簡化。對于中小企業而言,由于其自身經營能力、規模所限,在辦理通關手續的能力方面要比大型企業弱得多,貿易便利化給其使用EXW術語成交所帶來的優勢更加明顯。
與通關相關而且有一些類似的是商品檢驗檢疫問題。在一般的國際貨物買賣中,為進口需要而辦理的檢驗通常由買方負責,而為出口需要辦理的檢驗則通常由賣方負責。但是對于EXW術語,若無相反約定,即便是為出口所需而辦理的檢驗(包括裝船前檢驗Pre-Shipment Inspection,PSI),也由買方負責。對于身在異國的進口商而言,辦理商檢工作難度也要比在本國大一些。貿易便利化的內容包含有使商檢法規完善、商檢工作協調等方面,可以為貿易商創造更加便利的條件,使得EXW術語項下由買方辦理裝運前檢驗不再困難。
貿易便利化的另一個特點是使過境運輸更加通暢。在采用EXW成交的貿易合同中,買方通常需要安排將貨物運離出口國關境的運輸、國際間的運輸以及進入進口國關境之后的運輸。由于途中需要經過多個環節,涉及到多個部門、機構或企業,協調一致、高效地使貨物完成從生產者到消費者的轉移至關重要。因為國際貿易線長、面廣、環節多、風險大的特點,所以貿易便利化可以使整個跨境運輸得以高效進行,這對于使用EXW貿易術語成交的國際貨物買賣合同而言,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中小企業由于自身規模小,因而經營能力相對有限,抗擊風險的能力也是相對比較弱。這要求采用該術語成交時需要特別注意有關的事項。
選擇適當的貿易伙伴顯然是所有的貿易中都應該注意的問題,貿易對方的資信狀況、經營能力、經營作風、實力和背景、傳統與文化等都應該是重點考慮的因素。對于中小企業以EXW合同成交時,在綜合考慮上述因素的基礎上,特別需要重點考慮對方的實力背景和經營能力等。這是因為只有那些具備一定的實力且具有良好的經營能力的企業在辦理出口通關時才更具有可行性,而且通常這些企業在銜接整個EXW業務方面也相對熟練。
另外,盡量去選擇那些經常在國內辦理EXW業務的合作伙伴進行交易,否則,應盡量選擇其他貿易術語成交。貿易便利化為選擇貿易伙伴提供了更多的空間,也為針對貿易商的資信狀況、經營能力、經營作風等方面的調查提供了途徑,貿易商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措施,選擇適當的貿易伙伴。
按照《2000通則》A2“許可證、其他許可和手續”的規定,“應買方要求并由其承擔風險和費用,在需要辦理海關手續時,賣方必須給予買方一切協助,以幫助買方取得為貨物出口所需的出口許可證或其他官方許可。”
EXW是《2000通則》中惟一需要買方辦理出口清關手續的術語。由于貿易商在對方國家辦理通關手續可能存在困難,所以在成交之前,貿易雙方應了解出口國政府的有關規定,如是否允許在該國無常駐機構的當事人在該國辦理出口清關手續。若買方無法直接或間接辦理貨物的出境手續時,則不能采用EXW術語。
另外,即便是買方在進口國有分支機構或其他辦理通關的途徑,其在賣方國家辦理出口通關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難。這時就要求作為賣方的中小企業盡可能去協助買方辦理出口通關手續。貿易便利化給買方辦理出口通關手續帶來一定方便,貿易雙方可以充分利用有關貿易便利化的政策和措施,協調有關的通關手續,便利相關的操作。
在該術語項下,賣方在其所在地或其他指定的地點將貨物交給買方處置時,風險實現轉移。如果買方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地點受領貨物,或者在買方有權確定交貨的時間和地點時,沒有及時給予適當通知,只要貨物已被特定化為本合同項下的貨物,買方要承擔由此引起的費用和風險,即風險可能提前轉移。
因此,在該術語項下的交貨屬于“實際交付”,賣方可以在第一時間完成風險的轉移,這對于承擔風險能力相對較弱的中小企業的出口更具有特殊的意義。但是,此處需要出口的中小企業特別注意的是要提供符合合同規定的貨物,同時務必及時完成貨物的“特定化”。至于如何將貨物特定化,則需要綜合考慮交易的情況、貨物的性質以及儲存和運輸等多方面因素。
國際貨物買賣活動中的大多數商品需要包裝,以切實起到保護商品的作用。按照《2000通則》的相關規定,如果沒有相反約定,賣方不需要提供出口運輸的包裝,只需要提供貨物慣常的包裝并做出適當標記即可。所以,作為賣方的中小企業在出口時,應當明確約定何種包裝,避免日后貿易雙方就包裝問題產生爭議,畢竟供出口用的包裝可能成本更高。
另外,按照《2000通則》的解釋,由買方自備運輸工具到交貨地點接運貨物。如果沒有相反約定,賣方沒有將貨物裝載到買方運輸工具上的義務,也不承擔相關責任。倘若雙方希望在起運時賣方負責裝載貨物并承擔裝載貨物的全部費用和風險時,則須在貨物買賣合同中明確寫明。實際業務中,經常出現賣方協助買方裝運的情況,此時應明確責任歸屬。
在一般的國際貨物買賣中,為進口需要而辦理的檢驗通常由買方負責,而為出口需要而辦理的檢驗則通常由賣方負責。但是對于EXW術語,若無相反約定,即便是為出口所需而辦理的檢驗(包括裝船前檢驗 Pre-Shipment Inspection,PSI),也由買方負責。此時,作為賣方的中小企業應當采取一切合理的措施協助買方辦理相關的檢驗工作,以及予以通關銜接。
在當前形勢下,我國出口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出口仍面臨一定的困難,采取一些合理的措施促進出口是非常必要的。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特別是充分利用當今貿易便利化的便利條件,中小企業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力,在具體出口業務中,亦應當采用適當的技巧。適當選用貿易術語成交就是一種有效的措施,某些情形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用EXW術語,但是操作業務的細節仍需要特別注意。
[1]姚新超.國際貿易慣例與規則實務[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5.
[2]國際商會中國國家委員會.200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0.
[3]陳晶瑩,鄧旭.《200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釋解與應用[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0.
[4]梁煥磊.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條款解析與應用[M].中國紡織出版社,2008.
[5]陳巖,于永達.解析貿易術語[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6]沈四寶,王軍,焦津洪.國際商法[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2.
[7]徐進亮.最新國際商務慣例與案例[M].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8]黎孝先.國際貿易實務[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0.
[9]Clive M.Schmitthoff,Export Trade,The Law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Trade(Eleventh Edition),London Sweet&Maxwell,2007.
[10]何家寶.國際貿易術語EXW 研究[J].國際商務研究,2004(2).
[11]周婷.試論國際貿易術語 EXW 的“內貿性”[J].對外經貿實務,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