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再雄
遼寧廣播電視大學( 沈陽 110034 )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項目實施以來,遼寧電大開放教育持續良好的發展態勢,其中開放教育理工類專業數目在成增長的態勢,計算機類、建筑類、機械類專業都有新的專業增加。在國家大力發展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政策下,以及工業結構體系的調整,社會對機械類人才需求量大幅提高,遼寧電大機械類學員也隨之逐年遞增。
在試點項目期間,機械類專業先后進行了教學模式改革,機械本科畢業論文的改革、數控技術專業集中實踐環節的改革。盡管如此,隨著學員人數的不斷增加,專業設置和學員需求矛盾也日顯突出,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如何提高機械類專業遠程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如何控制住穩定的生源、如何提高社會聲譽、做好專業設置,更好的為社會做好人才輸出,是我們所要面臨的重要問題。
總結性評估之后,開放教育教學模式改革還不能立即畫上句號,機械類專業作為理工類最有發展潛力的專業類別更應該是一個長線專業,應該重新定位培養方式和目標,以利于電大開放教育可持續發展。回顧這5年來機械類專業的專業教學,認為以下方面還應當做進一步改革。
從鄧小平同志批示建立廣播電視大學以來,廣播電視大學一直承載著推進我國全民學習、終身學習體系建設,加快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的歷史使命。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全民教育的發展,非學歷教育發展規模非常迅速,普通高校、其他辦學機構都在積極發展非學歷教育,由于普通高校具備良好的社會聲譽,學員都愿意去好大學念非學歷教育,這在一定程度上對電大非學歷教育的生源產生了影響,再加上高校遠程教育學院的發展又對電大開放教育產生了強有力的競爭,在這樣的條件下,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站穩腳步,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已經成為了現在的主要矛盾,因此我們的教學改革迫在眉睫,雖然其他教育機構具備其辦學的優勢,但還普遍存在著“重基礎,輕專業”的弊端,念非學歷教育的學員都希望在提高學歷的同時,還能夠掌握一項實用性專業技能,更好的應用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在這樣的需求推動下,我建議電大機械類專業向職業化的道路靠攏,通過市場調研,制定出新型的專業教學計劃和專業課程教學大綱,使得課程所學知識能夠更好的應用于學員的實際工作當中,盡可能適應企業和工廠發展的需要,培養機械類急需的專門人才,更要讓基層電大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有更大施展特色的空間,充分體現出應用針對性、職業技能性、人才實用性的特點,使電大機械類專業取得辦學的競爭優勢。具體操作可以吸收生產第一線的人員擔任專、兼職責任教師,把更多的實用技能作為教學內容的重點,課堂與實踐相結合,來達到更好的教學目的。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全日制普通高校是難以實現的,而電大的辦學點非常靈活,可以離第一生產線更近,充分體現理論與生產實踐相結合的優勢。
開放教育發展幾年來,機械類專業不斷增加和細化,機械本科專業分成了機械制造過程自動化、機電一體化系統、智能控制三個方向;數控技術專業由一個專業變為數控技術和數控技術機電方向,而后又增加了汽車專業維修方向和汽車專業營銷方向。雖然有的專業分成了幾個方向,但是課程設置幾乎重合,僅在選修專業課上有所差別,體現方向差別并不是很明顯。
在課程設置上,電大機械類專業的課程設置應該以實用性、專業性為核心,以學員的需求作為課程設置的重點依據,使得學員學有所用,學有所需。然而目前的機械類專業中,英語課程、數學課程難度偏大,學時偏多,《C++語言程序設計》學時總數在90學時,而《機械設計基礎》等專業基礎課學時總數在70學時左右,《計算機繪圖》等重要專業課程學時總數一般不超過 60學時,在實際生產中應用不多,這樣嚴重影響了學員學習的積極性,更與培養目標相脫節,直接影響電大機械類專業的辦學,我建議將上述非專業課程學時和學分減少,或將其變為選修課程實行開卷考試。
在開放教育興辦以來,遼寧廣播電視大學提出的3123的教學模式得到了中央電大評估專家組的肯定,在實踐中展開了廣泛的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面授課堂與虛擬課堂的結合滿足了不同學員的學習需求,通過多媒體資源的使用,將書本上枯燥的理論通過立體而形象地方式展現出來,充分調動了學員的積極性,在多媒體資源的建設中,還有一些方面需要加強。
(1)多媒體教材的建設
電大機械類學生以成人為主,教材材的難易程度應突出自身特點,現在電大機械類課程教材中一個較為普遍地現象就是,大量使用普通高等學校的文字教材,這對于電大的學生來說,難度顯然過深。我們應當組織電大系統教師編寫適合電大學生水平和學習特點的教材,并嚴格把關。
(2)其他多媒體資源
利用多種多媒體遠程教學是電大辦學的特色,亦是優勢所在,中央電大有足夠能力制作或組織制作優秀的多種多媒體資源,但缺乏更新及時性和資源的完整性,建議做到資源更新及時,各種媒體資源利用合理,最重要的是能夠完整成為一個體系。
(3)實踐環節的資源建設
機械類專業是一個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許多基層電大不具備學員直接實習操作的條件,這制約了很多地方電大的招生,這就需要中央電大和省級電大提供相應的支持服務。目前,機械類專業實踐環節的相關資源非常匱乏,數控技術專業的實踐環節沒有針對性較強的指導書及其他媒體資源,應盡快對這部分空缺資源加緊建設,更好的為地方電大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服務。
[1]中央電大遠程教育考察小組.日本、韓國遠程教育考察札記.中國電大教育,1999(2).
[2]勞凱聲.社會轉型與教育的重新定位.教育研究,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