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寶賢
(河北省唐山市醫療保險基金管理中心 河北唐山 063000)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思考與實踐
楊寶賢
(河北省唐山市醫療保險基金管理中心 河北唐山 063000)
城鎮居民 醫療保險 存在問題 措施
健康是國民素質的基礎,堅持以人為本,改善民生,必須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目前,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關注的民生問題。唐山市是 2007年國務院首批啟動試點 79家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城市之一,經過 3年實踐,探索了經辦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模式。針對當前該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的開展情況,分析闡述基層在經辦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旨在進一步做好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工作。
1.1 基層領導重視不夠 部分街道、鄉鎮、學校、社區等基層領導對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是惠及全民的政府實事工程這項工作依然認識不到位,經常由于工作人員緊張或經費短缺等原因被動應付城鎮居民醫保工作,對本街道的社區之間存在居民參保問題不積極進行協調;有的街道社區把這項工作僅僅作為勞動保障協助員的工作,致使社區專管員對此項工作存在消極抵觸情緒,工作中沒有積極性,使得許多工作非常被動,造成居民利益得不到保障,延誤城鎮居民醫保工作。
1.2 醫保政策宣傳不廣泛、不深入 有的社區在政策宣傳方面緊緊是張貼了一次宣傳單,有時宣傳單張貼的存續時間不到一天,沒有再次組織人員進行張貼,同時也沒有組織工作人員深入到住宅樓、居民家中進行宣傳,對于家中暫時無人的住戶沒有采取得力措施,特別是整體搬遷改造的居民區、正在平改階段城中村居民的參保續保的宣傳通知工作更是聽之任之,使得部分居民沒有按時參保。
1.3 基層居民醫保工作人員不穩定,同時兼管其他許多工作工作人員年齡偏大,文化水平低,特別是城中村醫保工作人員不懂計算機,不能操作電腦,對于本單位人員信息錄入工作自己不能完成,聘請其他人員錄入,經常出現應參保居民和實際錄入居民信息不一致,造成參保居民姓名和身份證號碼信息不符;應參保居民信息遺漏,誤錄入不應參保居民的信息等各種差錯,嚴重制約了居民醫保工作的順利開展。
1.4 對政策理解不透 有的學校、社區專管員對居民醫保政策淺嘗輒止,學習政策不深入,不能把政策很好地解釋清楚。如低收入家庭 60周歲以上老年人醫療保險費全部由財政補助資金承擔這項政策,很多居民誤以為年齡大的居民參保是免費的,到醫保中心要求退還自己已經繳納的醫保費;還有政策中規定除學生以外的城鎮居民以家庭為單位參保,有的鄉鎮或社區在組織居民參保時,沒有按照家庭為單位辦理參保手續。
1.5 對業務流程掌握不清 ①居民身份界定不清楚。有的鄉鎮、社區對居民的參保手續把握不準確,應該參保的沒有為其辦理參保手續,為有工作單位、戶口不在本社區以及享受異地養老金的退休人員辦理參保手續。②審核錄入居民參保信息不仔細。有的學校、社區將一個參保居民信息重復錄入或錄入未參保居民信息,而應參保居民的信息沒有錄入;將居民姓名錄入錯誤,有的姓名錄入完全是張冠李戴;將參保居民身份證號錄入錯誤,致使部分參保居民的個人繳費標準按錯誤年齡繳費。③申報信息不及時。有的鄉鎮、社區沒有按規定時間到醫保中心報送參保資料,使許多后續工作無法順利開展,居民不能按時享受醫保待遇。
2.1 未雨綢繆,深入基層宣講城鎮居民醫保政策 為了將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策送到百姓身邊,讓百姓明明白白參保,踏踏實實就醫。2009年年初,在總結前 2年辦理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基礎上,為保證廣大居民更加清楚的了解本社區的參保登記時間和申報繳費期、滯納金的計算方法等重要政策內容,解答居民對城鎮居民醫保普遍存在的疑惑,醫保中心根據街道辦事處和社區居委會的工作實際,提出深入社區進行政策宣傳和業務培訓的構想。根據社區工作人員每周定期到所屬街道辦事處例會的特點,大部分街道辦事處轄十幾個社區,街道對所屬的社區專管員很容易進行組織,若以街道辦事處為單位對街道勞動保障站站長、工作人員及社區居民醫保專管員進行政策和業務培訓,采用面對面培訓方式,對相關政策和業務有針對性地講解,培訓效果會相當顯著。在培訓過程中,與居民醫保專管員進行交流,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將社區好的政策宣傳方法、工作經驗等進行總結,然后在所有社區進行推廣。走入街道社區,宣講范圍遍及市本級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所有基層經辦機構,包括五區 13個鄉鎮 (含 337個行政村)、29個街道 (含 285個社區)和 262所學校。深入基層宣講取得了較好效果:①能夠對社區城鎮居民醫保工作進行具體指導,有針對性的解決街道、鄉鎮、社區在工作中遇到的各類問題;②拉近了醫保中心與基層領導、基層醫保專管員之間的距離,也使他們對城鎮居民醫保這項工作與我們達成了共識,即全心全意為城鎮居民服務是我們城鎮居民醫保工作的根本宗旨,把人民群眾對我們工作滿意不滿意作為衡量我們工作的標準。
2.2 精心籌劃,做好醫保費征繳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2.2.1 對工作人員進行崗位輪換。為鍛煉提高城鎮居民醫保工作人員的綜合技能,對本部門人員進行工作崗位輪換,每位員工對城鎮居民醫保費初審和人員信息接收工作全面掌握,成為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全能型人才。
2.2.2 增加人員數據信息采集軟件的部分功能。城鎮居民醫保征繳數據信息采集增加了各種查詢和打印功能,便于學校、社區等基層醫保經辦機構對錄入參保居民信息的核對工作。
2.2.3 精簡手續。在各參保學校、社區報送 2010年參保資料時,取消了手工填列的《唐山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員增加情況表》,簡化了對新參保城鎮居民信息的管理工作。
2.2.4 合理安排各區學校和社區報送時間??偨Y前兩個年度集中征繳居民醫保費工作情況,存在兩個問題:①居民登記時間沒有固定時間段,學校社區無法明確的告知居民,社區工作無所是從;②沒有具體安排學校社區到醫保中心報送時間,學校社區存在前松后緊,集中扎堆報送,排隊等待時間較長,中心征繳工作量極端不均衡等現象。2009年,我們將 9-10月份征繳期劃分為兩段,即學校社區辦理參保登記時間和學校社區整理報送信息時間。
2.3 耐心周到,做好參保咨詢解釋服務工作
2.3.1 窗口服務 -溫馨提示。工作人員在日常窗口服務工作中,在解答完咨詢或來訪人員主要問題后,針對咨詢或來訪人員應注意的事項或相關的政策,以溫馨提示語進行特別告知。
2.3.2 參保咨詢 -本領過硬。為保證 2010年醫保費征繳各個環節有條不紊地進行,工作人員對城鎮居民醫保政策、醫保業務軟件、居民參保應注意的有關事項等進行深入的學習和討論。
2.4 分工協作,做好城鎮居民人員信息的審核與接收工作
2.4.1 嚴格初審手續。在居民醫保費征繳工作中,實行初審加復核制度。在參保居民中一些特殊身份的人員個人不繳納醫保費,而是由財政全額補貼,為了嚴格審定居民的特殊身份,保證醫保費應收盡收,加強了初審工作。負責初審工作的同志認真細致地核對每一個特殊居民的個人信息與其低保證件、殘疾證件及低收入家庭 60周歲以上老年人證明信,對有差錯人員信息或攜帶參保資料手續不全的學校和社區做到一次性告知,以減少學校社區專管員往返奔波的次數。
2.4.2 認真接收信息。在接收參保居民人員信息數據時,因存在部分單位居民身份證號重復或是錄入錯誤以及有的學生家長在孩子所在的學校和居住的社區重復繳納醫保費等各種情況,進而導致其他參保單位的所有參保人員信息不能導入中心數據庫,對這些特殊情況,中心工作人員抓時間擠時間用逐一電話聯系各參保學校社區專管員,要求他們檢查身份證號的正確性,核實居民在學?;蛏鐓^參保的真實性,以便盡快導入該單位人員信息,共核對重復參保人員 500多人次,處理身份證號碼相同的參保人員 30多對,處理在前兩個年度參保居民信息錯誤等情況200多人次。
2.5 協調聯動,做好參保登記報送的協調和督導工作
2.5.1 領導高度重視。我市、局各級領導非常重視城鎮居民醫保工作,多次召開全市各縣區、財政、教育和銀行等相關部門協調會議,部署、督促和協調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市勞動保障局醫保處督促各縣區城鎮居民參保進度,市醫保中心組織市本級五區街道、鄉鎮、學校和社區城鎮居民參保登記和醫保費征繳工作。
2.5.2 區勞動局醫??瓢l揮橋梁和紐帶作用。市本級各區醫保科組織、指導、協調和督促本轄區的街道、鄉鎮、社區及學校醫保費的宣傳及征繳工作,在組織居民參保中起到了關鍵作用。路北區、路南區管轄范圍大、參保居民多、出現的各種問題較復雜,醫??祁I導時常親自來醫保中心或電話詢問本區參保情況,并協調本區參保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開平區和古冶區等其他各區醫保科能夠及時協調本轄區內集體戶口居民、新建住宅樓居民以及同一居住地有居委會和村委會兩套班子居民的參保歸屬問題,保障轄區內居民能夠隨時參保。
2.6 每周匯總,做好城鎮居民參保信息的統計與報送 每日在征繳結束后,醫保中心工作人員加班加點統計各類城鎮居民參保人數和個人繳納醫保費金額,由專人進行匯總,每周報送各級領導及相關部門。
2010年,唐山市本級城鎮居民參保單位 587家,其中學校237所,社區 286個,鄉鎮 14個,城中村 50個。城鎮居民參保人數 34.98萬,其中,學生類居民 17.48萬人,非學生類居民 17.50萬人;征繳居民醫保費 4 381.46萬元。城鎮居民參保率已經達到 97%,提前完成 2010年市本級城鎮居民參保征繳任務。
(2010-03-07 收稿)(陳 遷 編輯)
F 84
C
1008-6633(2010)04-5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