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紅 常燕燕 楊海波
(華北煤炭醫(yī)學院圖書館 河北唐山 063000)
圖書館隨書光盤管理探析
楊 紅 常燕燕 楊海波
(華北煤炭醫(yī)學院圖書館 河北唐山 063000)
圖書館 隨書光盤 管理
信息存儲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使文獻信息的載體得以不斷更新演變。繼磁帶、軟盤之后,隨書光盤作為文獻信息載體的另一種新形式,附加在圖書中,對圖書內容做進一步解釋和演繹。隨書光盤集文字、聲音、圖像、影像、動畫于一體,可以幫助讀者增強對圖書內容的理解,提高閱讀效果,對圖書內容起著重要的補充作用,與圖書是不可分割的統(tǒng)一整體。據統(tǒng)計,目前出版的圖書附盤率已達到 10%~25%,而且有繼續(xù)增長的趨勢。隨書光盤在豐富圖書館館藏種類的同時,也為圖書情報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課題,如何更有效科學的管理和利用好隨書光盤,發(fā)揮其更大效用,是圖書館工作人員面臨的新挑戰(zhàn)。
最初的隨書光盤以計算機類為主,內容有程序實例、練習、效果以及其源代碼、免費應用軟件、系統(tǒng)平臺或仿真模擬環(huán)境等,而后擴展到其他工業(yè)技術類,如化工、建筑設計類書籍附帶的輔助教學軟件、應用軟件插件等,進而發(fā)展到社會科學類,如語言、文學和教育類書籍的電子版、教學盤或演示課件等,可以說隨書光盤已經覆蓋了幾乎所有的學科門類。隨書光盤具有以下幾大特征。
1.1 整體性與不完整性 隨書光盤是圖書與光盤的有機結合,圖書與光盤共同揭示某一知識內容,相互補充、緊密聯系、不可分割。圖書是光盤的基礎和說明,光盤是圖書的工具和延伸,通過可視性和可操作性,以多媒體的形式來解釋圖書內容,使呆板的文字生動起來。圖書和光盤具有整體性,如果沒有了書,光盤就失去了價值,如果沒有了光盤,書本就顯得欠缺,只使用圖書或光盤都是不完整的閱讀,書盤必須配套使用,這樣才便于讀者更全面地了解圖書的內涵。
1.2 先進性與時效性 隨書光盤的內容本領域內都是較先進較前沿的,其制作技術也同樣如此。也正是出于這個原因,隨書光盤的時效性也比較強,很多隨書光盤甚至也需要升級換代才能與學科內容相匹配。如果光盤在有效時沒有被借出,或者借出時內容已經過期或被淘汰,隨書光盤就失去了它本應發(fā)揮的作用。
1.3 便捷性與局限性 隨書光盤是用高分子材料制作的一種光存儲介質,具有體積小、攜帶便捷、存儲容量大、數據傳輸快、存儲壽命長、易于檢索的優(yōu)勢,但同時,光盤的特殊材質也決定了它無法直接閱讀、必須借助計算機等相關其他設備才能使用的局限性。如果讀者不具備計算機或相關設備,會造成隨書光盤的無效流通,降低使用率,影響圖書的閱讀效果。另外,如果在庫內保存或借出使用的過程中,盤片被劃、丟失,或者由于讀者的錯誤操作、隨意修改甚至刪除盤片內存數據,都會直接造成館藏資料的損失。
2.1 書、盤和藏,流通部統(tǒng)一管理 這種模式是圖書與光盤一起入庫,同時進入流通部門進行借閱。圖書索書號與光盤分類號一致,圖書按照分類索書號放在書架上,光盤由專門人員管理。圖書在書名頁上注明“附光盤”字樣,或在借出操作時在工作機上出現“是否需要光盤”的提示框詢問,如讀者需要則可以書、盤同借。這種方式的弊端在于在借出、歸還和日常保存光盤的時候,無法快捷檢測和保障借出光盤的質量,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隨書光盤極易毀損。
2.2 書、盤分藏,隨書光盤歸電子閱覽室管理 這種模式是圖書在流通部門管理,光盤進入電子閱覽室借閱。因為光盤只有通過計算機等相關設備才能借閱,而圖書館的電子閱覽室配備有讀者使用的計算機。但是,流通部門與電子閱覽室不屬于同一個部門,讀者往往在借了書以后,還需去電子閱覽室找盤,很不方便。如果讀者所借的圖書與光盤不是同時歸還,就造成了有書無盤或有盤無書的現象,從而影響借閱。
2.3 書、盤分離,隨書光盤網絡發(fā)布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fā)展,光盤資源實現網絡化管理已經成為現實,而第三種管理模式正是通過網絡實現了館藏資源科學管理。這種模式是將隨書光盤拷貝到專用服務器的硬盤上 (如磁盤陣列),通過網絡發(fā)布,供讀者在線瀏覽或下載使用。實現了讀者檢索光盤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省時、省力、方便、快捷,同一光盤資源可以供眾多讀者同時使用,最大限度實現了對光盤的保護和利用。
隨著知識經濟的發(fā)展,知識管理逐步滲透到圖書情報工作的各個方面,隨書光盤的管理系統(tǒng)也作為圖書館整體管理的一部分不斷發(fā)展和完善。知識管理要求圖書館發(fā)展必須與時俱進,積極參與 CAL IS共建,積極參與各圖書館聯盟合作,這就涉及到圖書館的服務受眾已經不僅僅局限于自己本館內的用戶群,還要考慮到隱性或者未來的館外用戶群。各隨書光盤服務系統(tǒng)的開發(fā)理念應是借助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各種功能的協作,實現隨書光盤這種特殊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滿足廣大讀者的信息需求。通過對隨書光盤的科學管理,可使讀者的信息需求得到最大限度滿足,信息資源發(fā)揮最大效用,相關的社會資源得到更好配置,圖書館的服務品質得到更多提升。
目前,隨書光盤的管理還不夠完善,館與館之間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著錄標準及與之對應的管理和利用方式,各館都是根據自己本館情況制定管理方針。盡管仍處于探索階段,但不可否認的是,隨書光盤作為直觀新穎的閱讀形式的確受到了廣大讀者的喜愛,因而,我們圖書館工作人員要在優(yōu)先考慮讀者利益的前提下,積極接納并科學管理這種新館藏。
[1] 袁文莉.隨書光盤管理服務模式的構建[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 2008,(30):76
[2] 劉美枝.高校圖書館隨書光盤管理與運用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yè), 2009,(3):216
[3] 常燕燕.聯盟建設 -圖書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然選擇[J].信息系統(tǒng)工程,2009,(12):117
(2010-03-08 收稿)(陳 遷 編輯)
G 255
C
1008-6633(2010)04-58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