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慧敏 楊 敏 張春蘭
(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醫院 內蒙古臨河 015000)
肌肉痙攣是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見并發癥,多發生在每次透析后期,患者肌肉痙攣疼痛,以下肢腓腸肌痙攣最多見,也可見于上肢及腹部、胸部。對持續性血液透析患者肌肉痙攣的原因進行分析,以期為護理提供依據。
2006~2009年,我院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18例,男110例,女108例,年齡18~76歲。慢性腎小球腎炎124例;高血壓腎損害44例;糖尿病腎病27例;慢性腎盂腎炎9例;狼瘡性腎炎5例;多囊腎5例;痛風性腎病3例;類風濕性關節炎腎病1例。所有患者行維持性血液透析均在3年以上,發生肌肉痙攣者135例,約占61.9%。
2.1 病因分析 ①透析過程中不恰當的除水、除水速度過快、除水量過大、低于基礎體質量以下的除水,以致使機體在短時間內消除大量水分而發生肌肉痙攣,一般以透析不充分者多見。②除水過程中血漿滲透壓下降,組織缺氧發生肌肉痙攣。③電解質異常,如低鈉、低鈣透析液導致機體低鈉低鈣而發生肌肉痙攣。④低血壓,透析使得血液中晶體成分及水分大量丟失,血容量不足,產生低血壓而導致肌肉痙攣。⑤透析時代謝性酸中毒及時得到糾正,游離鈣減少,肌肉興奮性增強,發生肌肉痙攣。
2.2 護理 ①做好心理護理。因肌肉痙攣時疼痛難耐,許多患者曾多次體驗過肌肉痙攣的痛苦,因此在透析時全身處于緊張狀態,更宜發生痙攣。指導患者身心放松,同時根據自己的感覺提早發現肌肉痙攣的先兆,及時給予處理。②做好透析健康指導。囑患者透析間期控制水分的攝入,體質量增加不易過多。另外充分透析可避免因一次性除水過多而引起肌肉痙攣。③醫生在設定透析除水量時不可過大、過快,避免基礎體質量以下的除水。④透析液制備時要特別注意鈉離子、鈣離子的濃度,不易使用低鈉低鈣透析液。⑤若透析中發生肌肉痙攣應及時變換體位,避免寒冷刺激,局部熱敷,減低肌肉興奮性,若血壓正常可以囑患者坐起,兩足平放著地減輕痙攣。⑥減慢除水量,降低血流量,補充10%氯化鈉注射液10~30mL或50%葡萄糖(非糖尿病患者)??裳杆俑纳瓢Y狀。⑦對透析時經常發生肌肉痙攣者可在透析前給予小量鎮靜劑,如安定5~10mg肌肉注射或靜注。⑧局部按摩,可有效松解痙攣。⑨針灸。少商、十宣、人中三棱針點刺放血;燈火灸攢竹、公孫、曲池、中沖穴,效果顯著。⑩若因酸中毒糾正后加重缺鈣而引起肌肉痙攣可在透析中靜注鈣劑,如碳酸鈣注射液10mL。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長期服用鈣劑,對防止透析時肌肉痙攣有效果。
全身肌肉放松有效率達16.3%;避免透析間期水分攝入過多、避免除水過多過快有效率達72%;變換體位、避免寒冷刺激、局部按摩熱敷有效率達33.5%;減慢血流量、減慢除水速度、補充氯化鈉注射液、高滲葡萄糖注射液、碳酸鈣注射液有效率94.2%;長期服用鈣劑有效率達22.4%;針灸有效率達30%。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肉痙攣的原因及機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確,但與不恰當除水,除水速度過快、過大,基礎體重以下除水、患者低血壓、透析液鈉離子、鈣離子濃度異常、患者低鈣等因素有關。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肉痙攣并非單一因素所致,可能是多種原因綜合作用結果,對于不同患者其原因也不盡相同,我們可以針對每位患者肌肉痙攣的不同原因采取相應的預防、治療和護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