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市過鹿坪鎮中心小學(413053) 趙立軍
農村土地流轉,既是推進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規模經營的基本途徑,也是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可是,部分農民對土地流轉有點舉棋不定,優柔寡斷。主要表現是:一是不愿意流轉。一些人雖外出務工但不愿放棄土地,他們擔心今后失業又失地,生活沒有保障。二是不容易流轉。有的對轉出方租金或承包費期望值較高,轉入方難以接受。三是不急于流轉。這個問題集中反映在城中村和城郊村。隨著城鎮化、工業化進程的加快,農民對土地的期望值越來越高,不少農戶想因土地開發征用獲得高額補償而不急于流轉。目前,就是有人進行了土地流轉,也大多是農戶間自發進行,流轉雙方多是親戚、朋友;這些私下流轉,流轉規模較小,不進行登記,不遵循一定的程序,沒有履行必要的手續,缺乏嚴謹的履約依據;有的還是“口頭協議”。總的來說,農民對目前的土地流轉還存在較大的疑慮和誤區。
所以,筆者建議有關部門加緊落實好農村土地流轉政策,規范土地流轉程序,妥善解決種田大戶、外遷農戶、外來戶、機動地等耕地的權屬問題,妥善對待農業結構調整、連片開發、農業板塊建設等與原承包農戶的土地流轉問題。此外,還可成立農民股份合作社,采取農民土地承包使用權入股、轉包和租賃等形式,讓經營者和農民實現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