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荷塘區文化體育局(412007) 楊能華
《鄉村旅游與傳統文化》 (何麗芳),介紹了鄉村旅游產品設計與傳統文化的發掘、塑造以及保護方式,闡明了傳統文化在鄉村旅游中的作用。這本書不僅是一部旅游文化專著,更是一部旅游產品開發教材,讀了該書對我的主要幫助如下:
1.加強鄉村傳統文化資源的修繕和保護,是提升鄉村旅游文化內蘊的主要途徑 我區經過多方努力,對仙庾鎮的“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文昌閣進行了修繕,并啟動了“株洲市文物保護單位”仙庾廟的改擴建工程,使仙庾嶺的鄉村旅游文化內蘊大大提升,形成了“昔日仙庾圣地,古風依舊,如今聞名遐邇,新景喜人”的鄉村旅游地。
2.加速鄉村隱性文化資源的還原和重建,是提升鄉村旅游文化內涵的重要源泉 “老萊子墓碑”、先賢言子祠是我區重要的歷史文化資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旅游經濟價值,但目前僅僅停留在學術研究上。如果能修復老萊子墓,重建先賢言子祠,建造“老萊子孝文化館”,并在仙庾嶺修建“老萊子孝文化長廊”,使隱性文化資源的內涵得以彰顯,必將大大提升我區鄉村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3.加快鄉村民俗文化資源的整理和開發,是提升鄉村旅游文化吸引力的重要手段 在鄉村發展歷程中,我區形成了獨特的地方風俗與民間禮儀。如仙庾廟會系列活動、仙庾鎮及明照鄉的趕集、仙庾嶺天圣泉等3處傳說,婆仙嶺傳說中的18景觀,逢年過節的耍龍舞獅、唱花鼓戲、剪紙藝術等等,聚集了千百年來遺存下來非物質文化遺產,經久不息,代代相傳。大力開發地方風俗與民間禮儀是我區鄉村旅游吸引力和生命力的源泉,需加快整理和開發。
4.加緊自然景觀資源的人文化處理,是提升鄉村旅游文化意境的有效方法 我區婆仙嶺及新市一帶現有林木667公頃,森林覆蓋率達90.8%,融山、水、林為一體,原始植被保護良好,空氣負離子含量高,是不可多得的自然生態資源。但尚需要“人文化”處理,在迎合游客的懷舊心理、調動游客的“鄉土”濃情、誘導游客的“休閑”興趣、激發游客的“野性”沖動等方面,營造一種崇尚自然情趣、尋找故鄉情結、超然功利之外的返璞歸真的感覺。
5.加大 “農家樂”文化靈氣的塑造,是提升 “農家樂”民俗特色的最佳方式 我區現有的“農家樂”還缺乏塑造文化靈氣,沒有從民宅民院上賦予鄉村文化氣息,沒有從服務內容上拓展文化項目,沒有從農耕文化中挖掘體驗樂趣。因此,需要從地道的“鄉土味”中尋品位、上項目、樹特色、創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