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底職業技術學院南校區(417000)林蒲田
有人作過統計,1個人每吃3口飯有1口是蜜蜂等授粉動物的功勞。難怪愛因斯坦曾預言:“如果蜜蜂消失,人類將只能存活4年。”
據新華社報道,我國蜜蜂科研領域的一批專家于2008年11月18日表示,應當高度重視蜜蜂在農業生態環境中的作用,大力推廣通過蜜蜂授粉實現增產目標,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發展道路。
我國養蜂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雖然歷代詩人吟詠、畫家揮毫早就將蜜蜂和花聯系起來,然而科學地了解蜜蜂與花關系的歷史卻不長,直到18世紀德國學者科爾魯依特和斯普倫格爾才最早認識蜜蜂授粉的作用。到了1862年和1876年達爾文先后發表了“不列顛和外國蘭花植物蟲媒受精的技巧”和 “植物界異花受精和自花受精的效果”兩篇經典論文后,才給蜜蜂與花之間的關系給予了科學的解釋。
全世界已知由昆蟲授粉的顯花植物約16萬種,其中依靠蜜蜂授粉的占80%。如果沒有蜜蜂授粉,約有4萬種植物繁育困難、瀕臨滅絕。農作物方面,90%的果樹依賴蜜蜂授粉,目前人類所利用的1000多種作物和蔬菜大部分需要蜜蜂授粉。1只工蜂所黏附的花粉達2萬粒以上,遠遠超過其他昆蟲。當蜜蜂從一朵花飛到另一朵花進行花粉采集時,就完成了授粉,這對維護農業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的生態功能。通過蜜蜂為作物傳花授粉,即使不使用化肥和農藥,也能大幅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還可提高農作物的營養成分。
當前我國在大棚、溫室內幾乎沒有蜜蜂等授粉的昆蟲,農作物會出現結實率低、產量低、質量差的現象,雖然果農、菜農對作物采取涂抹激素等措施保花保果,但畸形瓜果數量多、口感不好,而且還會造成化學激素污染。而蜜蜂授粉可以使果實增大,畸形果率降低。
目前一些地方大量使用高濃度、大劑量的殺蟲劑,導致包括蜜蜂在內的授粉昆蟲數量銳減,農田生物多樣性不足,蟲媒花作物的生態平衡出現嚴重危機,這將意味著農作物的減產。
隨著農業技術的發展,人們更加認識到蜜蜂對農業生產的重要意義,蜜蜂為農作物授粉所提高的農作物產量和質量,所得的利益可超過蜜蜂產量價值的100倍以上。蜜蜂不與糧棉爭地,不與畜牧爭料,而是通過授粉增加作物產量,并為人們提供各種經濟價值高的產品,因此,蜜蜂不愧是 “空中農業”、“無煙糖廠”。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養蜂生產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