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陽縣農業局(426100)鄧 恒
近年來,祁陽縣積極采取切實可行措施,大力扶持種糧大戶,有效推進了全縣糧食生產規模經營。2009年,全縣涌現了2公頃以上的種糧大戶3000余戶,3.3公頃以上的種糧大戶286戶,6.7公頃以上的種糧大戶39戶,大戶承包總面積達7200公頃。主要做法和措施如下:
1.宣傳發動力度大一是宣傳惠農政策,發動農民多種糧。每年年初,在各級惠農政策出臺后,縣委、縣政府及時組織各級部門,利用多渠道,采取多形式,大力宣傳中央、省、市支農強農惠農政策,讓“誰種糧、誰受益”的政策家喻戶曉,極大激發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二是積極推介先進大戶,鼓勵農民種糧。采取多種形式營造大戶承包種糧的濃厚氛圍,讓廣大農民切實感受到種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激發農民種糧熱情,引導糧農大種糧。三是引導大戶辦點示范,帶動農民種好糧。積極開展了“萬、千、百”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創辦糧食高產示范片,積極引導大戶到示范片包田種糧,有效發揮他們的示范輻射作用,用廣大農民身邊活生生的教材、實實在在的樣板來帶動他們種好糧。
2.搞好政策引導一是出臺土地流轉政策,解決租地難題。允許農戶通過租賃、轉包、土地入股等形式,將閑置耕地向大戶集中,實行規模開發。同時對拋荒2年以上的耕地,可以由發包方依法終止承包合同,強行收回承包土地,轉包給種糧大戶,較好地解決了租地難題。二是推行機械化作業,解決勞力緊缺難題。2009年,全縣共推廣農機具12.3萬臺,農機總動力達69.5萬千瓦,綜合機械化程度達39.2%。依托機械化生產,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種糧效率。三是發展訂單糧食生產,解決銷售難題。積極鼓勵種糧大戶依托龍頭企業發展訂單生產,建立“企業+基地+農戶”的生產模式,減少稻谷積壓,促成龍頭企業與種糧大戶結成利益共同體,確保企業與大戶“雙贏”。
3.技術服務到家一是推介優質品種。二是提供技術支持。引導種糧大戶踴躍訂購《湖南農業》及其他技術資料,積極為種糧大戶提供水稻優質高產栽培技術,并結合田間實際,深入現場進行技術指導。三是確保農資供應。春耕備耕期間,農業部門為種糧大戶開展送種、送肥、送技術的“三下鄉“活動。四是強化技術培訓。積極組織廣大基層農技推廣人員、種糧大戶和農村經紀人開展農業科技培訓。僅2009年,就培訓種糧大戶3000余人次,印發培訓教材3000余份。
4.加大資金扶持一是推行激勵機制,提高農民種糧信心。2009年,對20名種糧大戶進行了表彰,每戶獎勵2000元,其中對前16名大戶獎勵大型農業機械,最高獎勵價值達10萬元。二是實行貸款扶持,擴規模。縣財政每年拿出100萬元資金,對種糧大戶購買種子、肥料、農藥所需資金實行貸款“綠卡”政策,即銀行貸款,政府貼息。三是加大補貼力度,降成本。按照“誰種糧、誰受益”的原則,不折不扣地兌現中央糧食直補、良種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等各項補助資金。